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毛概_第二章课件

2015毛概_第二章课件


视 频 播 放
真理标准的讨论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 意义。 ●以邓小平的讲 话精神为指导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重
新确立了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 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 学论证。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
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的同时, 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本内容 的概括,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 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本章也属于总论的内容,是归结到精髓的角 度和高度来认识问题。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使 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 所在。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的历史发展,认识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对 思想路线的贡献;把握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懂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准确认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明确坚持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意义。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
批评“两个凡是” 。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
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领导和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大讨论,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 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 思想路线的含义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 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 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 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 的认识路线。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过程
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如 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 与分析。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 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 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 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建成的三峡大坝
中央领导人与三峡工程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 理论联系实际 1)理论联系实际的含义
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 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 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本章通过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讨论,从而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的核 心是实事求是。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目的
3)胡锦涛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 胡锦 涛特别强调: 必须大力弘 扬求真务实 精神、大兴 求真务实之 风。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重新确立并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 的历史发展 江泽民继续丰富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胡锦涛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毛泽东第一个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并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
1931年毛泽东在江西瑞金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一封 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概念。 ●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 会议决议》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 题。 ●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 文中,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 线” 的重要命题,从而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 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 们党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提出了新要求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导入
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说: “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 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 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 是派。”为什么邓小平要这样回敬西方某些政治评论家, 说自己是“实事求是派” ?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
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 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 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 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三要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 理论的基础作用。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任务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 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最基本的原则。但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了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党的领导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大政 治问题的高度。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在理论与实际的 关系上,中国共产党 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 两种错误倾向 : 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内容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中共七大会场
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共七大主席台上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 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 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并取
得了胜利。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 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 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 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尊重实践与尊重 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
● 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 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 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
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957年下半年以后, 毛泽东在实际工作的指导 中却程度不同地背离了他 所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 了严重挫折。因此,就有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任务。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文化大革命” 结束以后,在中国向 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 头,邓小平首先抓住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这一关键环节,大力 提倡实事求是。
第 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 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地看 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就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 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