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篇博文之后的评论,我放心了不少,就大胆的把我对凌家滩玉人的理解说出来吧。
这是我在网上随便搜的,玉人的照片,我主要是看的考古报告里的照片。
不知为什么,搜出来的照片大部分都是蹲姿的,蹲姿的是98M出土的,87M1出土的是站姿的。
我自己的体会,是87M1出土的三号玉人的姿势最好。
蹲姿的要求功夫大。
这个桩,关键是横竖力的均衡,找到横竖力,正好作用在腰胯部,非常好的活腰效果,腰活了之后,它还可以开两肋。
首先说脚。
脚是两个大拇指要抵在一起,后脚跟要分开。
后脚跟分开的度,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然后下蹲一点,膝盖稍微弯曲。
这时候,要把两个膝盖分开,两个髋关节向两边分开,用这个横向的力抵消向下蹲的力,找到这个平衡点,就站住了。
如果后脚跟分的过大,两个膝盖随着下蹲就抵在一起了,如果后脚跟分开的不够,两个膝盖一分开,就把下蹲的力卸掉了,总之,会找不到这个横竖力相抵消的关键点。
当找到这个横竖力想抵消的平衡点之后,会感到力量作用于后腰与胯的连接处。
就是蹲猴去活动的那个位置。
但这个桩的好处是,它同时还有横向活动的力,不像蹲猴就是纵向的力。
所以拉抻筋肉的效果比较明显。
如果腰胯连接处比较活了,应该就可以感到这个姿势在开两肋。
两只手就像图上那样,但是两只手掌的外侧应当紧紧贴在一起。
五指伸直可以,攥婴儿拳也可以。
头要正,不可先探后仰。
不用特别的去含胸拔背。
上身做到松直就可以了。
这个桩的精华,就是找那个横竖劲的交合抵消点。
大部分找横竖劲的,都是通过上肢去找,这个桩直接在下肢腰胯上去找,这是它高明的地方。
有人问,为什么上古的东西都是武术的?其实上古人无所谓武术不武术,他们就是合于大道。
我是从武术的角度,去解释他们的东西。
上古人做的玉器、青铜器,无处不反映他们心里的大道。
就像北京有一些建筑,是苏联50-60年代援建的,带有鲜明的斯大林风格。
因为那些设计制作的人带有斯大林心中的道。
同样的,上古人做玉器也带有他们心里的大道。
尤其是玉器,上古时很多都是与祭祀活动有关,不会胡乱做的。
新浪有开始抽疯了,不停的让我输入验证码,就写到这里吧。
补充:1、注意两脚内侧不可以抬离地面,要全脚掌着地,不要五指抓地。
2、裆要开。
两髋向两侧撑,至少裆要开一条缝。
3、竖劲下沉不可丢。
4、如果那个横竖劲找到了,很快肚子里会有开锅的感觉。
本文是写给玉人桩第一步已经练得比较好的人写的,如果第一步还没练好,不要练本文所述的。
风险自负!玉人桩的第一步是脊柱下沉,尾巴下插,两个骨盆向左右分开,以分开的横向之力抵消脊柱的纵向之力。
这样配合脚步的内八字,两个大脚趾相抵,来慢慢拉开两个骨盆。
以前讲过玉人四合,头足之合;肘胯之合;尾胯之合,双手之合。
尾胯之合就是第一阶,现在说说肘胯之合,双手之合。
当胯上的横竖劲找到之后,两个骨盆撑开,此时两只手的大拇指分别指向异侧胯,然后两手剩余部分合二为一。
此时两肩全无,那么两只手合成的这个球体,透过丹田放在尾巴骨上,尾巴骨是下沉的,被两胯横向分开托住,同样的,这个两手合成的球体,也是下沉的,因为肘与胯合,所以两胯横向分开力带动两肘有撑劲,与手球的下沉相抵消。
注意,要点是两肘的横向撑开是两个骨盆的横向撑开带出来的,不是自主的。
这是第二阶最重要的核心要点。
这就是把尾胯的横竖抵消映射到手与肘上来。
注意手球的下沉是尾巴下沉带出来的,两肘的撑开是两胯带出来的,这个必须守住。
否则就成了两肩用力了,那就练反了。
这么练,两个骨盆的横向撑开会慢慢到了胸口。
还记得后腰的两个腰窝吗?腰窝和乳头是对应的,两个腰窝的撑开也会呼应到前胸。
这个第二阶的练法,非常凶狠。
如果做对了,几分钟浑身出汗,尤其是两个腋窝的极泉穴,会大量排汗。
此时的排汗就是清理垃圾,和拉稀的效果是一样的。
极泉穴是个重要的垃圾通道,有的人喝酒很多,但一边喝酒一边腋下大量出汗,他就能不醉,就是他天生这个排出渣滓的地方的通畅的。
人都觉得肠子脏,屎尿脏,其实心脏比肠子脏,脑子比心脏还脏。
肠子最好清理,稍微有点功夫的都知道,拉几泡稀放几个臭屁就能把身体的垃圾清理出去。
但心脑的垃圾清不出去。
玉人桩的第二阶,就是清理心脏的垃圾。
一般人都觉得自己心脏没毛病,等你功夫到了就知道从下下周开始,我将进入高速忙碌状态,会离开博客一段时间。
其实最近也很忙,写博客的时间基本没有,唉,身不由己啊。
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时间做,不喜欢的事情天天做。
只好非常简要的说几句了。
朋友们见谅!上次说玉人归中,两只脚的情况,还记得吧?右脚大拇指合在左胯,左脚大拇指合在右胯。
要慢慢找出合的地方。
只要气下去地里了,肯定就会合上。
这个时候,手上有个隐蔽的小动作,咱们不是攥着婴儿拳吗?左手大拇指指向左脚大拇指和右胯合的地方,右手大拇指指向右脚大拇指和左胯合的地方。
如果找对了地方,玉人归中的要点做对了,会感到在左右两胯上那个相合的地方,出现窟窿,把相合的手脚的大拇指往里吸。
按说我应该等到朋友们再练一段时间的玉人桩之后我再说这个,但我接下去几个月事情太多,所以提前说了。
根据给我反馈的朋友们的情况来看,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练出来,所以不要着急。
两胯上的这两个地方,对未来极其重要。
在八卦掌里,管这个地方叫“仙门”。
良渚玉器上画的肚子上的那两只大眼睛,就是指这个。
当然,良渚先人画的是彻底练通之后的样子,但基础指的是这个。
朋友们先去练,练通了自己想这个地方怎么描述,我几个月之后再说这个地方的具体测量方法。
我原来还说过腰窝,腰窝和乳头是对应的。
这个仙门也有对应的地方,就是两个肩胛骨尖的后面。
肩胛骨往前的时候,那两个地方就露出来了。
记住这两对关系。
以后我再细说。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什么是圆裆?圆裆不是指两腿叉开,叉的再大也未必是圆裆。
圆裆是指的会阴的气动了,它自己撑圆了。
但圆的好不好,要看两个骨盆开的有多大!两个骨盆开的越大,裆就圆的越好。
所以八卦掌的掩裆而行,要求非常高。
两个骨盆分开的很大了,才可能做到掩裆而行。
有的朋友问,练玉人桩膝盖疼,怎么回事?看来我原来说的要点没理解。
我再说明一下。
玉人桩的横竖力,一定要在骨盆上,不要下到膝盖那里。
如果站对了,膝盖是不受力的,一点力没有,轻轻松松的,即使低一些,也是没有受力。
见下图。
纵向的箭头,就是下蹲的纵向力,横向的箭头,就是两块骨盆往两边撑开,抵消纵向下沉的力。
横竖劲留在小腹里。
玉人桩是把两个骨盆和骶骨的接合处练活了。
这是根源啊!这是直接在根源上下功夫!上古人下手狠,直指核心啊!玉人桩有三个忌讳:1)撅屁股;2)重心在脚外侧;3)头前探。
撅屁股就会泄了力,屁股要垂直于地面。
重心必须在两脚内侧,否则也会泄了力,练了没效果,头的后脑勺,必须和尾巴在一条线上,垂直于地面。
头禁止前探!头的重量,最好顺着脊柱下到两个骨盆中间,撑开骨盆!这个桩可是单重的根本啊!单重,就是两个骨盆分开了。
上古人功夫大要求高,他们要求两个骨盆像鸟的两个翅膀一样!这要求太高了,恐怕没人能练出来了,但起码,咱也得活一活。
武式太极和八卦掌里,都有一个所谓的抽腰眼的要诀。
就是虚腿的腰眼,摞在实腿的腰眼上。
这话是没说透!老前辈们毕竟保守。
这其实就是说两个骨盆活开了。
活开的结果呢,我给总结一下,就是一髋管两腿!你打拳,迈步子,是实腿的髋关节,管着两条腿,另一个髋关节没事,然后一换腿就换成另一个髋关节管着两条腿。
这东西,没人明说。
这是鸡步的核心。
正因为这样,你的力才能打出去,出手才狠,你打出去的力是两个骨盆的互换,你的力有根。
不信你去打个崩拳试试。
我原来说过,八卦可以浓缩成四卦,乾坤巽震,这个一髋管两腿,就是八卦变四卦的应用之一。
我说的那些抽象的八卦的道理,都是能变成实际应用的,别觉得我是闲扯。
上古的东西,是极好的。
随便一扒拉,都是宝。
最近太忙,好久没写博客了。
居然还有不少朋友坚持来看,感谢朋友们的厚爱。
接着聊几句玉人桩。
蹲玉人的时候,双肩松沉,一直沉到两个骨盆。
这时候,丹田里会油然而生一股升力,托着两手缓缓升起,升到图上所示的位置。
此时两手借着升力合成一只手,成为左骨盆托着右手,右骨盆托着左手。
两个大臂放置于身前,要盖住两个乳头。
这就是所谓的拳从口出。
以前说过,玉人桩头要正,头的重量顺着脊柱下沉到两个骨盆之间。
此时尾巴骨垂直指向地面。
松沉顺着尾巴骨直入地里。
如果做对了,地里自然有反弹出来的力量,如果两只脚开的角度对,地里反射出来的力量会到脚上。
顺着这股反弹出来的力量,左脚合于右胯,右脚合于左胯。
人的腰后部有两个腰窝。
这两个腰窝和前面的肚脐对应,是一个三角形。
(称之为A三角)玉人桩两只脚模拟的就是这个A三角。
两个脚后跟呼应两个腰窝,两个大脚趾顶在一起,呼应的是肚脐。
按照前面说的,等地里的反弹力量出来,左脚借着这股力量与右胯合了,右脚与左胯合了,如同有了一个虚拟的盘腿坐姿,此时两脚大脚趾在各自所合的胯的位置,去呼应两个腰窝之间的那块骨头,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称之为B三角。
然后这个B三角与A三角合在一起。
好像一个大卫星。
(Star of David)什么时候这个大卫星爆炸了,把两个骨盆炸飞上天了,就算找到门了。
很多人拳打的漂亮,但与先天炁一辈子无缘。
为何?他已经形成了不用丹田而把动作做漂亮的习惯了。
此习惯一旦形成,无论练什么,都是用不着丹田了。
玉人桩的优点,就是练习四肢回归丹田,不再自作主张。
上古之道,至简至深。
这里说的,都是极其表面的肤浅东西。
没有先天炁,一切都无从谈起。
玉人桩,我一直在犹豫是不是继续。
说实话,有的时候,真觉得在如今这个时代,说上古的东西是白浪费时间。
但总有一些朋友,告诉我从这里得了益处,一听到这些消息,就又觉得自己还是说一说。
玉人桩如果站得初始的酸痛过去了,就可以开始考虑下蹲一点。
如果姿势正确,下蹲一点立刻会产生酸痛感。
但要注意,下蹲时上半身保持正直,不可前仰后合,重心要保持在两脚内侧,两脚大拇指保持接触,而且两大腿一定要分开,不可以合上。
合上就锻炼不到了。
两肩一定松,想想那个长臂猿,两肩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才好。
下蹲的时候,注意头要保持正,头的重量一定落在骶骨上。
头一旦前探,立刻效果大打折扣。
蹲的时候,还是那句话,体会膝盖不受力,完全有骨盆的横向支撑抵消下沉的力。
此为关键中的关键。
不要一下追求蹲的低,过力了会受伤。
在下蹲的姿势中,就要开始体会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右脚归左骨盆管,左脚归有骨盆管。
右脚大拇指踩地,要好像踩在左胯的髋关节上,左脚大拇指踩地,要好像踩在右胯的髋关节上。
这个极其重要,是我从凌家滩的玉版上悟出来的。
只有骨盆和另外一只脚的大拇指通了,才能有一胯管两腿。
如果你的先天炁活了,一这么做的时候立刻丹田里会有反应。
蹲玉人桩的时候,什么皮肤上蚂蚁爬啊、针扎啊之类的感觉,不要去理睬它。
有的人可能还会觉得气开始自己转周天,没事,不要理睬。
有的人管那些叫气感,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气感。
都是后天气在动,不理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