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心理学第一章B

生理心理学第一章B


电突触
也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无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狭窄称为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特殊结构:桥,通道,允许小分子物质通
过。 电阻低,允许神经冲动通过,从突触前膜
到后膜。
电突触模式图
化学突触模式图
突触传递
神经-肌肉传递:化学传递突触的实例 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是突
突触
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 经元-肌细胞,神经元-腺上皮细胞
一个细胞-另一个细胞传递:突触传递 一个细胞内部信息传递:静息电位,动作
电位,传导。 沉默突触:仅具有突触结构,在正常情况下不
产生生理功能的突触称为沉默突触。Rat:7-
9day.?
突触的形态结构
典型的化学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触的一种形式。20世纪30年代就发现运动神经纤 维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乙酰胆碱加到肌肉上能够引起肌肉收缩。
箭毒对神经纤维并没有作用,对肌纤维也没有影 响,但是当蛙的神经肌肉标本被用箭毒溶液浸泡 后,电刺激神经纤维就不引起肌肉收缩。箭毒的 作用部位是在神经和肌肉的接头部位。
终板电位
在神经肌肉标本上,神经冲动一直传导到 轴突末梢,约在0.5-1ms, 并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肌纤维传导,最后 触发肌肉收缩机制。
特点:不具有全或无的性质。有总合现象。 没有不应期。以电紧张形式扩布。
非突触信息传递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将所含的神经活性物 质释放到周围的细胞外液中,再以扩散的 方式到达临近或远离部位的靶细胞。与靶 细胞特异性膜受体或胞浆受体相结合。对 靶细胞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突触膜:5-6nm。 突触前膜:胞浆面有致密的物质堆积,蛋
白质,呈梯形排列在底部,突触小泡。 后膜:胞浆面有致密的物质堆积。
突触间隙:10-30nm.
成分:糖蛋白,唾液酸,化学递质及其降 解产物 ,信使类物质。
圆形小泡:兴奋性神经递质 扁平小泡:抑制性神经递质 无颗粒:乙酰胆碱或氨基酸神经递质 颗粒小泡:单胺类递质
演示结束,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