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
一、生理心理学的性质
1.定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行为的生理过程,特别是脑的工作机制,因而又被称为生物心理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2.学科性质:生理心理学是介于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基本方法:
①干预机体
②干预行为
③观察行为与机体变量的共变关系
4.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根本目的:理解人类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起源、发展及其机制,并运用科学发现去改善人类生活或造福于其其他动物。
5.研究的视角和范围:
①行为类型:就是科学研究中所定义的行为模型
②通过比较行为学的方法
③从个体发育的角度
④通过生物学技术与行为学整合的研究方法
二、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自然选择: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
2.行为选择优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机能主义的概念
3.环境的强化学习:桑代克
四、神经系统发生变化的不同过程
①增殖:非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
②迁移:神经细胞移向指定位置
③分化:神经细胞演变成不同功能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
④突触生长:神经纤维之间建立联络
⑤凋亡:部分神经细胞被死亡基因调节导致程序性死亡
⑥突触重建:一些神经元突触死亡并再建立新的突触联络
前四个过程在出生前完成,后两个阶段以出生前后为主,但突触重建在出生后可保持更长时间。
五、脑发育的特点
1.从脑重的变化来看,在出生后的0-5岁脑的重量有个显著的增长
2.从发育的一般顺序上看,感知觉先于运动,运动先于语言,语言先于其他复杂的认知功能
3.脑的形态发育研究表明:
①人类出生后11个月,视觉皮层突触密度迅速增加,1岁时达到最大值
②出生后听觉皮层突触密度与视觉功能同步增长,4个月后达到较高水平,一直持续到4岁时达到最大值
③而与语言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突触密度,在5岁左右才达到最大值。
修剪完成后的大脑皮层的有效突触或灰质皮层的增加,认知功能提高的关键:7岁左右时大脑皮层越厚,智力程度越低
六、脑与行为关系的探索与发展
1.脑中心学说的起源:“心脏中心”学说
2.脑功能的整体论与定位论整体论
定位论:弗朗兹·加尔颅相学
3.实验神经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德国缪勒
4.脑与行为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