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存款业务一、创新存款业务的主要种类(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1、简介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期限一般为14天到一年,金额较大,美国为10万美元。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储蓄是一种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转让的大额存款定期储蓄。
发行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无论单位或个人购买均使用相同式样的存单,分为记名和不记名两种。
两类存单的面额均有1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100000元、500000元共八种版面,购买此项存单起点个人是500元,单位是50000元。
存单期限共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四种期限。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
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政府和其他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市场收益率高于国库券。
2、主要特点CDs主要特点是流通性和投资性,具体表现在:CDs具有自由流通的能力,可以自由转让流通,有活跃的二级市场;CDs存款面额固定且一般金额较大;存单不记名,便于流通;存款期限为3~12个月不等,以3个月居多,最短的14天。
(二)、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1、简介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 Account,简写NOWS)西方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型存款账户。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马萨堵塞州互助储蓄银行创办,是一种以支付命令书取代支票的活期存款账户。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即能像传统的活期存款那样使客户在转帐结算上得到便利,又可让客户获取存款利息。
这等于将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两者的优点集于一身,因而有较大的吸引力。
1980年美国国会批准所有的互助储蓄银行、储蓄放款协会、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 Account,简写NOWS)西方商业银行的一种新型存款账户。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马萨堵塞州互助储蓄银行创办,是一种以支付命令书取代支票的活期存款账户。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即能像传统的活期存款那样使客户在转帐结算上得到便利,又可让客户获取存款利息。
这等于将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两者的优点集于一身,因而有较大的吸引力。
1980年美国国会批准所有的互助储蓄银行、储蓄放款协会、信用合作社以及商业银行都可开设这种账户。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增加,同时又使其他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得到增加。
但这一账户由于模糊了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的边界,从而致使社会的货币流通量也获得增加。
2、概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种对个人和非盈利机构开立的、计算利息的支票账户,也称为付息的活期存款。
它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
开立这种账户的存户,可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对其存款余额可去的利息收入。
如1984年规定,对不满2500美元的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可以支付的最高利率限额为5.5%。
通过这一账户,商业银行既可以提供支付上的便利,又可以支付利息,而存款客户既得到了支付上的便利,也满足了收益上的要求,从而吸引了客户,扩大了存款来源。
(三)、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西方商业银行为竞争存款而开办的一种业务。
开立这种账户,可支付较高利率,并可以浮动,还可使用支票。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2500美元的最低限额;银行可以支付所能够支付的利率;10万美元的存款额可得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新增存款不受最低限额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就其存款利息是以公布的每日利率为基础进行随时计算的;向第三者支付时,不论是签发支票,还是电话通知,每月不能超过6次;提款或转账时没有最低限额要求,但如果每月的账面余额低于2500美元,银行就只支付普通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利率;银行具有要求客户提款时必须提前通知(至少7天)的权力。
这一账户的存款者可定期收到一份结算单,记载所得利息、存款余额、提款或转账支付的数额等。
(四)、自动转账服务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utomatic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s,简称ATS),是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由电话转账服务账户(Telephone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发展而来,该账户规定存款人可以在银行开立两个账户:有息的储蓄账户和无息的支票账户。
客户对支票账户上的平均余额有一个授权限额,客户的存款平时放在储蓄账户计收利息,当支票账户出现透支时,银行自动将资金从储蓄账户转移到支票账户上。
ATS账户使客户兼得活期账户和储蓄账户的双重优点,既可以利用活期账户开出支票对外支付,又可以利用储蓄账户获取利息收入。
ATS账户由电话转账服务账户发展而来,197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会员银行获准开办电话转账服务账户。
1978年,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授权商业银行提供ATS 账户。
ATS刚推出时公众反应热烈,但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习惯只使用一个交易账户,加之自动转账服务收费较高,随着20世纪80年代MMDA账户在全国逐步推广,ATS账户的需求有所下降。
(五)、协定账户协定账户(Agreenment Account)一种可以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三者之间自动转帐的新型活期存款账户。
协定账户是银行与客户达成一种协议,即存户授权银行可将款项存在活期存款账户、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或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中的任何一个账户上。
对前两个账户都规定一个最低余额,超过最低余额的款项由银行自动转入同一存户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上,以便取得较高的利息。
如果低于最低余额,也可由银行将同一存户在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上的一部分款项,转入活期存款账户或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以补足最低余额。
(六)、个人退休金账个人退休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简写IRA)个人退休金账户是美国商业银行1974年为没有参加“职工退休计划”的个人创设的一种新型的储蓄存款账户。
按照规定,只要工资收入者每年在银行存入2000美元,其存款利率可以不受《Q字条例》的限制,且可暂时享受免税优惠,直到存户退休以后,再按其支取的金额计算所得税。
然而,由于退休后存户的收入减少,故这笔存款仍可按较低的税率纳税。
个人退休金账户存款因存期较长,其利率也略高于一般储蓄存款。
(七)、股金提款单账户股金提款单账户(Share Draft Account,SDA)是一种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
也是逃避利率管制的一种创新。
建立股金提款单账户,存户可随时开出提款单,代替支票来提现或支付转账。
在未支付或提现前,属于储蓄账户,可取得利息收入;需要支付或提现时,便可开出提款单(支付命令书),通知银行付款,方便灵活又有利息收入。
(八)、零续定期存款续定期存款是一种可以多次续存,期限在半年以上五年以内的储蓄存款账户,类似于我国的零存整取。
这种存款对收入不固定的自由职业者有吸引力。
零续定期存款的特点:(1)、每次存入的款项的数额可多可少,日期没有限制。
(2)、存款按定期利率计算。
(3)、期满前3个月为搁置期,既不能存也不能取。
(九)、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指数存款证这是在通货膨胀下为保证客户的定期储蓄存款不贬值而推出的存款账户。
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必要性(一)加快业务创新是银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商业银行以“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为自身经营的原则,其中的“盈利性”原则体现了商业银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以公平竞争的手段、合法的经营、诚信的声誉、较少的投入来换取最佳的效益是商家的渴求目标。
以确保自身的优势为基础,不断的拓展经营领域是所有商业化企业的经营之道。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的蓬勃发展,同业间竞争不断加剧。
各家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竞相以优惠条件吸收存款,造成成本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贷款业务发面由于客户企业的经营不善,加之以银行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效益下滑。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加快业务创新是银行适应经济金融环境及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整体环境发展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银行不断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加速资金在国民经济中的融通,推动社会整体效益的改善;另一方面要求银行在业务创新的同时注重风险的防范。
二月四日,中国首部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法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此办法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法规条件,降低了政策风险。
随后,二月二十三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出台,对银行开展业务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国民经济的发展致使市场需求发生显著变化,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投资的需求不断增加。
突出的表现是新的社会阶层(所谓的中产阶级)的出现,该阶层的投资理财需求强烈,但苦于国内银行产品的缺乏和国外银行业务的限制,致使大量闲置资金流入炒卖房地产的行列,造成了局部经济发展的失衡。
这就要求国内银行在业务产品创新方面不断适应市场主流需求的变化。
(三)加快业务创新是国内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和与国际银行接轨的需要我国已成为WTO的正是成员,根据有关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这些表明入世后,国内银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
外资银行历史长,规模大,拥有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
国内银行业从竞争一开始就有着先天不足。
虽然拥有网点分布广泛、机构众多以及客户情感偏好等方面的优势,但外资机构在竞争中必然会避开这些弱项,以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到三资企业、进出口业务等方面。
而且外资银行一般也不会在传统业务上与国内银行业相竞争,而会将重点放在中间业务、高增值业务上。
这些客户与业务正是国内银行业手中为数不多的高质量客户与潜在的利润增长点。
如果失去他们,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迫于压力,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加强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国外同业的差距,以其在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一)固有观念与创新概念的冲突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银行长时期扮演政府的会计和出纳的角色,“铁帐、铁制度、铁算盘”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成为经济生活中的行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