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屈光不正眼的矫正基础知识

屈光不正眼的矫正基础知识

8
3.远视眼常伴有小眼球、浅前房,常见视乳 头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 乳头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以往 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 无变化,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pesudopapillitis)
4.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9
远视眼——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10
11
治疗
远视
屈光不正调节与集合引起的斜视 状态:
近视--------------外斜 ( 集合力减小,眼球无需内旋转) 远视 -------------内斜(集合力增大,眼球内旋转)
27
集合作用:定义:
双眼注视近目标,需要使用调节功能,同时 双眼向内转,瞳孔缩小以保持双眼均能注视一个 目标,这种生理活动过程 称 集合作用(辐辏作用)
屈光不正眼的矫正 基础知识
1
屈光要素:
屈光系统是由许多屈光单位组合而成的,
这些单位称为屈光要素,包括:
角膜、晶体的前后面 的曲率半径;
角膜、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的折射率;
角膜、房水、晶体、 玻璃体的位置;
眼轴的长度。
2
正视眼
定义:在调节静止时,外界平行光线经眼 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 心凹聚焦,称为正视眼(屈光正)
皮脱失,脉络膜毛细血管伸长,呈豹纹状。
黄斑变性:出血、新生血管、白色萎缩斑、黑色
Fuchs斑。
巩膜后葡萄肿:
网膜周边变性:囊样,格子样,裂孔,网脱。
玻璃体液化、混浊、后脱离。
16
近视眼——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楚 17
三、散 光
定义: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屈
光系统后,在不同的子午线上屈光力不 同,形成前后两条(不能在网膜上形成焦点) 焦线,称为散光。 可由角膜和及晶体产生
18
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 主子午线相互垂直者;
规则散光:不相垂直者; 规则散光分:
◙ 顺规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90° ± 30°位置的散光;
◙ 逆规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180° ± 30°;
◙斜向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
19
规则散光示意图
20
散光——看远看近都模糊伴有虚影 21
散光
病因:
角膜、晶体各经线曲率半径不同。
单纯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规则性
复性近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混合性散光

圆锥角膜
不规则性 角膜斑翳
多发性角膜异物 22
不规则散光:
由于角膜表面各经线屈光力不同且无规律 可循称不规则散光(例:花玻璃)。
23
散光矫正:柱镜矫正 不规则散光不能用柱镜矫正,可试用硬性角
29
不同点
老视和远视的区别:
老视
远视
和年龄相关的生理性调节 一种屈光不正,由于眼球的 力下降,导致近距离工作 屈光力过小,或眼轴过短所 困难,一般在40岁左右出 致,出生后往往存在; 现;
7
与远视有关的几个问题:
1.屈光性弱视:一般发生在高度远视且未在6 岁前给给予适当矫正的儿童;及早发现及早 矫正;视觉训练治疗效果好
2.内斜:(1)集合和调节是联动的 (2)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时,为获得清晰
视力,在远距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 离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隐斜或内 斜。
.
3.近点:眼睛在调节作用下,使用最 大的调节力,能看清的最近点。
25
4.静止状态 :指眼睛没有使用调节力的情况 下而言。
5.辐辏作用:亦称集合 。眼睛注视5米以内 的目标时,在调节的同时两眼为注视同一目 标,而同时内聚。目标愈近,使用调节力愈 大,两眼内聚的角度愈大。这种作用称之为 辐辏。
26
某些青少年发展到成年期,眼轴逐渐增长, 发展过快, 视力不能矫正,度数较高,
称为进行性近视或恶性近视。
眼轴每长1mm,近视增加3D。
15
临床表现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退行性变(病理性近视)
近视弧形斑:眼轴伸长,巩膜扩张快,脉络膜扩
张慢,而暴露出白色弧形巩膜斑。
豹纹状眼底:后极部巩膜扩张引起视网膜色素上
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
3
三、屈光不正(非正视眼)
定义:在调节静止时,外界平行光线经
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黄斑 中心凹聚焦,称为屈光不正。
4
一、远视眼
定义: 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从视网膜上发出的光线穿出眼球之后呈 发散光线其远点在球后,是虚焦点。
必须在睫状肌麻痹下,配戴凸透镜。 学龄儿童,每年验光更换眼镜。 轻度远视,视力好,无症状可不戴眼镜。 有视疲劳,内斜者必须戴镜。 中高度远视患者应戴充分矫正眼镜; 中老年人远视者要常戴远近两付眼镜; 配镜原则:矫正视力好,
度数高的镜片。
12
二、近视眼
定义: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
远点
5
分类
远视
按屈光成份 轴性 眼轴短、 小眼球
屈光性 晶体缺入、扁平角膜
按远视程度 低度 < +3.00D 中度 +3.00D—+5.00D 高度 > +5.00D
6
远视
与调节、年龄的关系: 远视-看近看远都不清楚,需要调节。
轻度远视; ①青少年调节力强,当屈光力不高时,可以
加强调节,得到明视(假正视、假近视) 可出现调节痉挛(隐性远视、潜伏性远视) ②老年人调节力下降,出现早花。 中、高度远视;(多为显性远视)。
膜接触镜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度数超过
2.50D以上者;因融像困难出现症状 由于人眼调节活动是双眼同时性的,度数较
高眼常处在视觉模糊状态,易引起弱视
24
常用术语介绍
1.眼的调节:眼睛要动用增加屈光力,
看清5米以内任何目标的过程。
2.远点:眼睛在静止状态下,所能 看
清的最远点。
经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成 为近视眼。
远点
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点。
13
• 分类
近视
按屈光成份 轴性: 眼轴长 多见
屈光性:球形晶体、圆锥角膜
按近视程度 轻度 中度 高度
< -3.00D -3.00D—-6.0近视分类
轴性近视─屈光力正常,眼球前后径(轴)过长。
近反射三联运动
看近时同时发生调节、集合及瞳孔缩小三联 现象。
调节越大集合也越大, 二者密切协同作用。(联动过程)
28
四、老 视
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核逐渐硬 化,弹性减弱出现的生理性调节力下 降而导致的近阅读障碍,称老视。 (俗称老花眼) 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 视觉问题,
老视不是屈光不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