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走近细胞[考纲明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单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P4—正文)(×)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均属于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
(P6—思考与讨论)(×)3.一棵松树无系统层次,一只草履虫属于细胞和个体层次。
(P6—思考与讨论)(√)4.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认为人工制造了生命。
(P6—拓展题)(×)5.蓝藻(又名蓝细菌),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P9—图-13)(√)6.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P9—正文)(×)7.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但有一个链状DNA分子位于拟核。
(P10—正文)(×)8.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
(P10—正文)(×)9.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P11—资料分析)(×)10.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P12—科学前沿)(√)1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P13—本章小结)(√)(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答案 D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 正确;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有选择性地从环境中吸收物质,B 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区的DNA 分子是大型环状的,不与蛋白质结合,C 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D 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0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02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宿主□03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依赖□04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依赖□05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结构层次细胞→□01组织→□02器官→□03系统→个体→种群→□04群落→□05生态系统→生物圈。
2.相互关系(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06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07单细胞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易错判断](P 6—课后习题改编)1.一个大肠杆菌对应细胞(个体)层次。
(√)2.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对应种群层次。
(√)(2)□08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0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特例(1)植物没有□10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单细胞生物由单个细胞直接构成个体,不具□11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
所以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12细胞层次,又属于□13个体层次。
(3)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14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
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4)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15系统,但不是□16生命系统。
三、构建病毒的知识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3.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对应群落层次。
(√)[特别提醒]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所有层次。
[深入思考]1.能否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提示不能。
病毒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离开宿主细胞,病毒很快会死亡,因此不能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培养病毒。
2.如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提示先用含有放射性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宿主细胞,再用宿主细胞培养病毒。
[易错判断]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一定就是原核生物。
(×)2.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藻。
(√)4.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都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只有核糖体。
(×)6.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7.蓝藻是一类生物,包括颤藻和发菜等。
(√)8.细胞的细胞核中也有RNA。
(√)五、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多样性(1)表现:细胞的形态、大小、种类等各不相同。
(2)直接原因:□01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3)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1)成分:组成细胞的□02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2)结构:都有□03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遗传:都以□04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4)能量:一般都以□05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5)增殖方式: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六、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答案①—b—Ⅱ②—c—Ⅰ③—a—Ⅲ2.基本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01细胞发育而来,并由□02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03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04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05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七、显微镜使用的有关知识1.目镜、物镜的判断以及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易错判断]有关细胞共性的描述1.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2.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3.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4.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特别提醒]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而不是“一切生物”,即不包括病毒和原核生物;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明确是通过分裂方式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统一性而非多样性。
[特别提醒]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a、b是□01物镜(□02有螺纹),放大倍数□03a>b,且镜头越长,距离载玻片越□04近。
(2)c、d是□05目镜(□06无螺纹),放大倍数□07d>c。
2.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08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如: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放大倍数为:□0910×40=400倍。
(2)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10宽度或长度的倍数。
若为圆形是指放大直径或半径。
(3)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的关系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变化――→反比放大倍数。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反比放大倍数的平方。
(4)增加视野亮度的方法:□11换大光圈、将平面镜换为凹面镜。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移动规律①成像特点: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
如字母“b”在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②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
如物像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12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填表)4.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1)“找”:在□19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2)“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20视野中央。
(3)“转”:转动□21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4)“调”: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22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特别提醒]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深入思考]1.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
如果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提示 20×1040=5。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如果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提示 20×⎝ ⎛⎭⎪⎫10202=5。
[特别提醒]污物位置的判断移动装片⎩⎪⎨⎪⎧污物移动→在装片上污物不动→⎩⎪⎨⎪⎧ 转动目镜⎩⎨⎧ 动→在目镜上不动→在物镜上转换物镜⎩⎨⎧ 消失→在物镜上不消失→在目镜上考点题型突破考点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题型一 考查病毒的结构和代谢特点1.如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和T 4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不具备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活细胞B.两者在增殖时核酸进入寄主细胞指导新病毒的形成C.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原料配制培养基,再用培养基培养病毒D.两者的遗传信息流动途径都会发生DNA复制答案 C解析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新病毒的形成需要亲代病毒核酸的指导,B正确;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时,应先用含有放射性的培养基培养寄主细胞,再用寄主细胞培养病毒,C错误;HIV为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为,T4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途径为,D正确。
题型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病毒不能繁殖后代②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蛋白质、核酸没有生命,但具备生物活性④稻田里所有的生物属于群落层次⑤一个变形虫只属于细胞层次A.③④B.①③C.②⑤D.②④答案 A解析病毒能在寄主细胞中繁殖后代,①错误;细胞是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错误;蛋白质、核酸只是化学物质,没有生命,但具有生物活性,③正确;稻田里所有的生物属于群落层次,④正确;一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⑤错误。
考点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1.下列各生物与相应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①噬菌体②蓝藻③大肠杆菌④草履虫⑤番茄⑥衣藻A.除①②③外,其余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以上生物中,只有⑤⑥两种生物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②③有拟核,其余的都没有D.除⑤⑥两种生物外,其余生物都需进行寄生生活答案 C解析①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但②蓝藻和③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A错误;以上生物中,⑤⑥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②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②蓝藻和③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拟核,①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④草履虫、⑤番茄、⑥衣藻都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除⑤⑥外,②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不需进行寄生生活,④草履虫也不需进行寄生生活,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