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第六章

财政学第六章


4)对分配数据的解释
•普查统计只包括家庭现金收入 •官方数字没有考虑税收 •收入按年度量的 •消费数据可能更好地评估境况 •界定观察单位存在问题
2.收入再分配的理论依据
1)简单的功利主义
W=F(u1,u2,· · · ,un)
社会福利函数假设条件
•人们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 •边际效用递减 •可获得的收入总量是固定的
福利补助。
5)由谁管理—联邦,还是州
6.增加收入的计划
1)教育
流行理论认为:贫困现象的根源 典型做法:良好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
2)就业和职业培训
原因:贫困原因在于缺乏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
典型做法:为职业培训提供财政资助。
本章小结:
•货币收入在家庭之间的分配相当不公平,且随着时间推移, 不公平程度越来越高。在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造成家庭 收入不公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户主的工资差异。 •收入再分配的理论依据包括简单功利主义、极大极小准则等。Fra bibliotek0.1
5.收入维持与工作激励
1)基本取舍关系
B=G-tE E=G/t 时,B=0
式中B为获得的补助,G为基本补助,t为补助减少比率
2)工作激励分析
月D 收 入 |斜率|=w
c 2w a 0

b w T 闲暇小时/月
时间禀赋
闲暇与收入选择中的预算约束
月D 收 入
|斜率|=w
G
收 入
E1 iii i
20 40 60 150
D
210
奶酷数量(磅/月)
实物转让比现金转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
其 他 420 物 品 数 300 量 月
168
136
H F E5 E4
/
B
82 126
D
210
奶酷数量(磅/月)
实物转让与现金转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
4)实物转让理由
·商品平均主义
·实物转让减少福利欺诈行为
·不仅帮助了受益者,也帮助了那些实物生产者
闲暇 工作
ii
0
F
T
闲暇小时/月
效用最大化的收入和闲暇选择
月D 收 入 ( 收 入 转G 移 支 付 )
|斜率|=w
0
= +
S
|斜率|=3/4w U
3/4w
Q 100美元 T 闲暇小时/月
V
F
TANF制度下的预算约束
3)工作要求
TANF规定,受益者必须参与某种活动。
4)时间限制
TANF规定,受益者一生只能获得5年的
4.福利支出概览
根据经济情况调查结果确定的主要项目支出 项目 医疗保险 现金补助 食品补助 住房补助 教育 服务 就业和培训 联邦 163.8 82.4 36.8 34.8 28.8 17.5 6.9
单位:十亿美金
州和地方 118.7 19.7 2.5 0.7 1.7 4.7 0.9
能源补助
2.0
•目前的现金补助计划是1996年实施的对贫困家庭的临时补 助(TANF)。 •任何收入维持制度都必定涉及许多问题,包括适当支持与良 好的工作激励、福利依赖、工作要求之间的冲突,以及是由 州政府还是由联邦政府管理。
•增加收入的计划包括教育,就业和职业培训等。
保 罗 的 边 际 效 用
e f
彼 得 的 边 际 效 用
MU彼得
c 0 a 保罗的收入
d
MU保罗
b
I*
0’ 彼得的收入
2)极大极小准则
W=min(u1,u2,· · · ,un)
3)帕累托效率收入再分配
托马斯· 霍布斯:许多因意外事故而不能凭他们 劳动来维持生活的人,不应成为私人施舍的对
象,而应有国家的法律提供生存所需的保障。
1987
1992 1997 2002 2004
3.8
3.8 3.6 3.5 3.4
9.6
9.4 8.9 8.8 8.7
16.1
15.8 15.0 14.8 14.7
24.3
24.2 23.2 23.3 23.2
46.2
46.9 49.4 49.7 50.1
18.2
18.6 21.7 21.7 21.8
CH6 再分配与 扶贫支出计划
目录
1.收入分配状况评估 2.收入再分配的理论依据
3.支出归宿
4.福利支出概览
5.收入维持与工作激励
6.增加收入的计划
1.收入分配状况评估
1)货币收入在家庭之间的分配
年度 1967 1977 1982 比重 最低的20% 次低的20% 中间的20% 次高的20% 4.0 4.2 4.0 10.8 10.2 10.0 17.3 16.9 16.5 24.2 24.7 24.5 最高的20% 43.6 44.0 45.0 最高的5% 17.2 16.8 17.0
货币收入在家庭之间的分配(部分年份)
2)贫困线
贫困线:是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一个固定实 际收入水平。
谁是穷人 组别 贫困率(%) 组别 贫困率(%)
所有人
白人
12.7
8.6
18岁以下
65岁以上
17.8
9.8
黑人
西班牙后裔
24.7
21.9
单身母亲
28.4
3)收入差异原因
• 户主的工资差异
• 财产收入(利息、股息等)
4)其他方面
·过程与结果,诺齐克(1974)
·流动性,Alesina and La Ferrara(2005)
·腐败,You and Khagram(2004)
3.支出归宿
1)相对价格效应
2)公共物品
3)实物转让评价
其 他 420 物 品 数 340 量 300 月
260
E3 A E1
F
/
U
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