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财政学第二章

地方财政学第二章


是某一级地方政府。与全国性公共产品相对应的,便是地方公共
产品。
扩张 4
地方公共产品
• 地方性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街道上的路灯是典型的地方公共品。 • *一是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是各级地方政府,而不应该是
中央政府; • *二是受益范围基本上被限定在某一个区域之内,并且这种受
益在本区域内散布得相当均匀;
析和解释人口流动问题的过程中,蒂布特模型只是说明了地方政
府公共预算对人口迁移所产生的作用。实际上,如果要建立一个
分析人口迁移的完整模型的话,那么,除了研究各个地方之间公
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差异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各地方之间就业机
会、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和气候、迁移成本以及人口密度等方面
的差异,这样才有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六,对于每一个地方来说,都存在着追求最优社区规模的
问题,低于最低规模的地方试图吸引规模适当的人口,以降低提
供公共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佳的社区规模。


按照蒂布特模型,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消费者是具有理性,
他们将会选择居住在最能满足其偏好的地方。
• 蒂布特模型的评析

蒂布特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性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在分
内容扩张:地方公共产品均衡分析

教学目标与要求
• 理解公共品均衡的内涵 • 掌握公共品均衡分析方法 • 理解并分析地方公共品的有效提供
• 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均衡

理论意义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 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受益范围都被限定在整个国家疆域之
内;

- 无论公共产品的内容如何,其受益在整个国家疆域内散布
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
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新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
边际成本。
内容扩张 2

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可以把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消费上
的非竞争性特征产品称为纯公共产品,而不完全具备这两种特征
者则为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和外部经济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
得相当均匀;

全国性公共产品之边际成本,是全国范围以内任何一位成员
所获得的受益量加上其他所有 N-1 成员所获得的受益量之和。这
一结果,必须与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相等。
• 地方公共产品的均衡
• 地方性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受益范围基本上被限定在本区域之内,并且这种受益
在本区域内散布得均匀; 另一方面其外部性要多于全国性公共产 品;

从纯理论的意义上讲,全国性公共产品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
突出特征。

特证之一: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被限定在整个国家的疆域之
内,无论国土面积大小,都是如此;

特征之二:公共产品的受益在整个国家的疆域内散布得相当
均匀,无论何种内容的公共产品及国土面积的大小,都是如此;

特征之三: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中央政府,而不可能
第一节 财政职能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 领会财政职能的内涵 • 理解财政职能的必要性 • 了解地方财政职能体现在什么方面
内容扩张 1
• 公共产品与政府提供

政府财政具有清别提供受益范围各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把公共产品的总体特征归结为两点:一是非排他性,即受排
第二章 地方财政职能

本章观点浓缩
• 与私人部门相对应的公共部门,在现代经济中 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在整个公共部门中,地方 公共部门又发挥着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特殊作 用。由地方公共产品自身的特点决定着,这类 公共产品的需求和提供是有别于全国性公共产 品的。
• 财政的一般职能=》地方财政职能
本章学习要求
及垃圾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乃至港口、机场、车站等。
• 社会服务

主要有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气象预
报、消防、公园等。

• 文化与传播媒介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图书馆、文化艺
术馆、博物馆、表演团体、文物与文化遗产的发掘等。
• 社会管理

主要是地方政府中的各种行政管理机构,公共秩序和公共安
• 蒂布特模型的评析
• 虽然蒂布特模型在实际中运用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蒂布特模型把竞争的思想引入到地方政府 提供地方公共品中,是地方财政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这是把亚当•斯密“看不见手”的作用领域的进一步 拓宽。由于政府具有天然的垄断性,如何科学规范化 的制约和控制政府,一直困惑着人们。蒂布特模型引 入了地方政府竞争的理念,为完善地方政府指明了方 向。

对于第一个特征,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第二个特征的存在,
从很大程度上讲,一是由于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之间有着密不可
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联系,区域间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经常
发生;二是行政区域之间的界限并非依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来划
分和规定,而是历史形成的。
• 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 * 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提供,包含着以适度的生产成本尽量满 足消费需求和偏好的深层次内容。公共部门对地方公共产品的供 给是一种经济活动,因而也就必须依照增强效率、满足居民消费 偏好的要求行事。
• • * 不同地区居民对这种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也存在着差异。中央
政府若出面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就必须考虑各个地区的需要,从 而选择一个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地方综合利益的“量”。
• 辖区规模与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 * 辖区,是某一级地方政府负责的地理区域。在这样区域内,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居民们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只有辖区内的居民才能够通过进行公共选 择,来影响本区内公共产品的提供。同时,地方政府为向本辖区 内居民提供公共产品所征收的税款也主要来源于本辖区之内。
由中央政府出面提供。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逆命题成立,即不
能够反过来说由地方政府提供的就是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
府提供的就是全国性公共产品。
• 不同类型的地方公共产品

为了便于进一步研究地方公共产品的均衡和供求问题,按照
功能和特征的差异做出分类:
• 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电力、电信、自来水、下水道、路灯
提供; • 3、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中央政府应在
一定程度参与; • 4、调节地区间和居民收入分配主要是中央政
府职责。
• 二、地方政府间支出责任分工
本章小结
• 由于地方政府有其自身的利益,如何保 证地方政府的目标服从国家的整体目标 和全心全意为当地公民服务,本章内容 力求给出解决方案。西方学者希望竞争 机制给予解决,蒂布特模型给我们提出 了一个理想目标,使用时还要注意它的 条件。
正文:地方辖区的最佳规模: 俱乐部理论的应用
• 这是地方公共产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 展。
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 济职能
• 一、地方财政和收入分配 • 二、地方财政和稳定经济职能
第四节 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
• 一、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
• 1、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 • 2、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
• *三是这类公共产品的受益者主要是本辖区内居民。
扩张 5


-在划分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时,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是,纯
公共产品并非肯定就是全国性的,准公共产品也并不一定就是地
方性的。拿路灯这一实例来说,它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
争性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地方性公共产品须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则
全机构等组成。无形的社会管理,还应包括政府的政策以及规制
等。
• 公共产品生产的“囚徒困境”与地方财政政策 的必要性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最常用来揭示利益矛盾的模型,无论
是公共产品的供应不足还是私人产品生产过剩,都会损及各区域
的利益,这种利益损失的实质在于:具有理性的各区域利益主体
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结果却导致了区域与社会整体无
的重要原因,它为政府干预和调节提供了依据。


社会成员是消费公共产品的主体,也是缴纳税款的主体。从
“交换说”的意义上讲,税收可以被理解为享用公共产品的“代
价”,而非纳税人的一种无谓的牺牲。因此,社会成员有责任以
受益者的身份,树立税收观念,增加纳税意识,积极地为公益事
业做出贡献。
扩张 3
•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偏好的地方;


第二,人们对各个地方的公共预算都有充分的了解,即完全
了解各个地区的公共支出收入的组合情况,并且能够对这种组合
上的差异做出反映,而不掩饰其偏好和需求;

第三,有诸多地方可供人们进行选择;

第四,不存在就业机会问题给消费者流动造成的限制;

第五,在各地方之间不存在公共产品和税收的外部性问题;
效率,这是区域经济关系“囚徒困境”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资源配置职能
• 一、地方性公共产品及有效供给

市场失灵与囚徒困境
• 纯公共品让市场提供会出现囚徒困境。虽然人 人都需要纯公共品,如果大家都出钱提供路灯 ,所有人的福利都会提高。问题在于,纯公共 品可以免费搭车,如果A出钱,B不出钱,A得 不偿失。而如果B出钱,A不出钱,A就可以占 B的便宜。结果是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是都不 出钱,路灯无法提供。因此,纯公共品,它们 所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公众即使不 付费也能从这些服务中受益。若让市场来供给 纯公共品性质的公共项目,会出现市场供给不 足或根本就不会供给。因此,需要政府提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