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012第十二章激励

管理学012第十二章激励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ERG理论的挫折-后退式分析方法
如果人们在试图满足较高等级需求中受阻, 较低等级的需求就会表现出来。人们从不满足 于平稳状态,总是在高需求和低需求之间波动。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传统观点 满意
双因素观点 满意
不满意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不满意 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
激励因素
成就 承认 工作本身 责任 晋升 成长
当一个人获得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 的结果之后,他不仅关心报酬的绝对量, 而且还关心报酬的相对量。
Op Ox
式中:O p I p
Ix

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Ox
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
自己对付出的感觉
Ix
自己对他人的付出的感觉
当上式不相等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如下式所示:
Op Ox Ip Ix
(1)
➢强化理论认为,当人们因采取某种行为 而受到奖励时,他们极有可能重复这种 行为;当人们因采取某种行为受到惩罚 时,他们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很小。 管理者应善于运用奖励强化人的行为。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把金钱作为激 励的重要手段。其实,激励的方法有很 多,如目标激励、参与激励、领导者激 励、关心激励、公平激励、认同激励、 奖励激励、惩罚激励等,管理者需要灵 活运用各种方式,才能有效激励员工。
1908~1970
分析方法:完成—前进式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高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低
马斯洛的需要等级
2.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Growth
成长的需要
Relatedness

相互关系和
Existence 谐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

奥尔德弗需求等级
马斯洛需要层次
成长需要
相互关系需要 生存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第十二章 激励
• §1 激励的含义和过程 • 一、激励的含义
• 1. 激励(Motivation) 心理学:某种动机产生的原因。 管理学:①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动机,
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 动或过程。 ②激发人的积极性。
二、激励的过程








强化
满足程 度
§2 激励理论与行为 胡萝卜+大棒
行为
奖励
行为修正
惩罚
好 结果

正强化
两大类型 负强化
斯金纳认为奖励可以激励员工的行为, 而惩罚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但是斯金 纳还是主张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多采用奖 励而少采用惩罚。
§3 激励实践
一、激励的方式
1.合理设计、分配工作
▪工作内容要考虑到员工的特长和爱好。 ▪工作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针对员工的需求给与合理的报酬
保健因素
监督 公司政策 与监督者的关系 工作条件 工资 同事关系 个人生活 地位 保障 与下属的关系
4. 麦克兰的后天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
归属需要 (依附需要)
权力需要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1.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M=V ·E
E高×V高=M高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效价:指一个人对这项工作及其结 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是效价和期望值的函数。 效价是个人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 期望值是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只 有在效价和期望值都很高时,才会产生巨大的 激励力。
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在组织中是否具有动力,关 键取决于员工是否认为他被组织公平对待,即 自己所得与付出的比率是否与别人的该比率相 等。如果自己的比率低于别人的比率,就会产 生不满情绪。
奖品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 奖励的多少应与员工的业绩挂钩。
3.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员工自我激励的能力。
➢通过思想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职业道德。 ➢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目标激励
公平激励
参与激励
认同激励
领导者激励
奖励激励
关心激励
惩罚激励
本章提要
❖ 一个人的行为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 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激 励过程。所谓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需要 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的过程。管理者 要激励员工,必须认真研究这个过程。
➢一、需要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四点基本假设:
(1)已被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行为
的能力。
(2)人类的需要会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3)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有足够的动力去
驱动满足高层次需要的行为。
(4)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比满足低层次需要的
途径更多。
Abraham H·Maslow
报酬

看到了努力所取 得的相应报酬的
概率
对任务本身的 理解能力
外在的 报酬
结论
激励与绩效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 关系。要使激励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就必须考虑到奖励内容、组织分工、 目标设置、公平考核等等一系列的综 合因素,并注意个人满意程度在努力 中的反馈。
三、状态型激励理论
1.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基本观点:
Op Ox Ip Ix
(2)
把自己目前的与过去的进行比较:
Opp Opl (1)
I pp
I pl
Opp Opl
I pp
I pl
Opp Opl
I ; pp
I pl
(2)
(3)
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基本观点:无论是人或动物都会采取一 定的行动,当行动的结果对他有利时,他就 会趋向重复这种行为;当行动的结果对他不 利时,这种行为就会趋向于减弱或消失。
本章复习思考题
• 1、激励的过程是怎样的? • 2、需要层次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 3、按照双因素理论,什么因素才能真正激励
员工?为什么? • 4、根据期望理论,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哪些
因素? • 5、根据公平理论,当个人认为不公平时会有
❖ 马斯洛按需要性程度将个人的需要分为 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 需要、尊重需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 为,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排 列。只有当低级需要得道满足后,才会产 生高级需要。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把影响人的行为的 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类。保健因素 只能产生满意,不具有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才 会使人产生满意感,从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E中×V中=M中 E低×V低=M低 E高×V低=M低
期望值: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 E低×V高=M低
的估计。
期望











个 人 目 标
个人 需要 满足
激励力
效价和期望值对激励力的影响
2、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式
报酬的价值
从事一个特定任 务的能力
看到了公 平的报酬
努力
工作成就 内在的 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