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在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京杭大运河航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转变运输增长方式--即在继续发展公路、民航的同时,加快铁路、水运的发展已提到重要议事议程。
当前,在铁路、公路、航空各种运输方式中,水运的绿色、环保优势日益凸显,今天,运河依然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通过对京杭大运河交通竞争力的研究来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水运在特定货种以及沿岸城市运输系统中的的优势,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本课题将立足国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方向,针对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关联比较的研究,通过对京杭大运北通航现状、京杭运河沿岸城市货运量生成及运输特点的分析,建立一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评价分析,对怎样提高京杭大运河在运输特定货种以及沿岸城市运输系统中的的优势提出解决措施。
2. 交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2.1 什么是竞争力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它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笼统地说竞争力有大有小或强或弱。
竞争力是对象在竞争中显示的能力。
因此它是一种随着竞争变化着的有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
竞争力包含在对象的现在,但它是对象未来可以展示的能力。
要测定竞争力需要确定一个测定目标时间。
2.2 如何评价竞争力要评价竞争力,需要确定一个比较竞争力的群体,根据目标时间在竞争群体中的表现评价它。
测定和评价竞争力可以采用未来研究方法,但竞争力测定的是对象“现在”中包含的“未来”。
3.京杭大运河运输发展现状3.1京杭大运河通航河段及现代运输发展概况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起(涿郡),南到(余杭),途经、两市及、、、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 1 (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主要通航河段见下表。
表3-1 京杭大运河主要通航河段京杭运河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
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中华人民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
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构成了以为中心的、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
反复论证了近20年的京杭运河二通道工程,终于开工了。
12月18日,京杭运河二通道八堡船闸引航道工程奠基,意味着“二通道”从纸上蓝图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交通部门称,“这条全长39公里、总投资估算为77.5亿元的二通道,是解决现有京杭大运河(段)堵航、环保以及运输功能降低的‘杀手锏’。
”从1989年提出京杭运河“二通道”方案到18日正式开工,该工程反复论证了近20年。
交通港航部门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进行了“二通道”线位综合分析论证、方案预审、线位初定,以及与相关县市的协调、上报项目建议书、组织工可研究等大量工作。
仅“二通道”的线位问题,就先后有过东、中、西三套方案。
东线:起自杭申线的余杭区博陆,穿320国道、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01省道、杭浦高速公路,穿绕城高速公路、德胜路、下沙路,在八堡附近入钱塘江;中线:经主城区从三堡入钱塘江的现有通道。
起自北星桥,经拱宸桥,越武林门北路桥、艮山铁路桥,从三堡船闸出钱塘江;西线:起自北星桥,西穿勾运路、104国道,经三墩穿绕城公路、天目山路,经屏峰在花牌楼与绕城公路置换,出龙坞、望江山至新浦沿出富春江。
运河二通道建成后,京杭运河航道等级将达到三级,届时1000吨级的船舶可从东平湖直达,运力提升40%。
行家分析,以开发区的电煤运输为例,电厂每年需要大量的发电用煤,如果全靠铁路运输,电煤从煤矿到电厂每吨将多花10至20元的运费,如果全部走水路,10万吨煤就能省下100万至200万元的成本。
随着二通道开通,市区航道将可用于旅游等,现有京杭大运河(段)堵航、噪音环保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今天,运河依然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河水运网络“一纵、两横、两网”中唯一的纵向通道,也是北煤南运和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大通道。
3.2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货运量生成及运输特点京杭大运河流经区域按现在的行政区划,沿岸经过城市依次为、,的(香河)、,的、聊城、、枣庄,的、宿迁、、、、、、,的、、、、4个城市,共21个地级以上城市。
<2>学界一般将1840年以前的中国称为传统社会,之后称为近代社会。
对运河城市来说,可以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中断为标志,将运河沿线城市划分为前后两个发展时期。
在此之前,所有的运河沿岸城市都可以称之为“传统运河城市”,在此之后,都可名之曰“近代运河城市”。
而按近代以来的区域发展水平,笔者将上述运河城市划分为“发达运河城市”和“欠发达运河城市”两组类型。
第一组类型为发达运河城市:、、、、、、、、、、一共11个城市;第二组类型为欠发达运河城市:、、、聊城、、枣庄、、宿迁、、一共10个城市。
这样的划分是相对的,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主要按2004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人均国总产值等指标划分。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各省市统计公报资料、《2005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2006年版)、《2005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杜2006年版)等计算整理。
人口为2003年底数据。
按2005年CDP总量排列,运河区域城市的排名依次为(单位亿元):(6814)、(4006)、(3663)、(2918),(2805)、(2446)。
2005年,运河省市在全国的CDP捧名为、、、、、6省市分别排在全国的第2、3、4、6、10、20。
前4省都达到万亿以上。
按城市排名也非常靠前,第2、第5、第6、第8、第9。
运河城市2000亿元以上的有6个,1000亿元以上的有5个,1000亿元以下的8个。
表3-3 京杭大运河城市在各省和全国的地位最近一百五十年来,运河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性,发达运河城市至今仍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为中国城市的精华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欠发达运河城市,虽然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制约,和发达运河城市相比,其经济差距仍然很大。
运河城市发展现状比较呈现严重不平衡性。
因为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发展严重不平衡,各城市货物运输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别,不同城市对京杭大运河的利用程度有高有低,运河沿岸主要城市货物运输情况具体见下表。
表3-4 运河沿岸主要城市货物运输情况表运河沿岸城市通过运河主要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煤炭矿建材料,北方地区生产的煤炭向南方,主要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运输,是中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
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华北地区是煤炭主要产区,煤炭生产大于消费,是煤炭输出区。
华东和华南地区煤炭消费大于生产,是煤炭输入区。
这种煤炭产消分布格局决定了华北地区,特别是、北部和蒙西部煤炭,向华东和华南地区,主要是、、、、等省市运输。
北煤南运运量大、运距长,主要采用铁路、海运和河水路运输。
京沪、京九、京广、焦枝等铁路、沿海、长江和京杭运河水路运输线都是北煤南运的主要线路。
4. 京杭大运河沿岸其他运输通道交通发展现状4.1 京杭大运河沿岸主要运输干线(一)铁路运输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199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 6.43万公里,其中国家铁路营业里程为5.76万公里,地方铁路营业里程0.67万公里。
除之外,各省、市、自治区都为铁路所联通,形成了以“九纵十横”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全国铁路网络系统。
我国南北主要铁路干线有:1.京沪线京沪线北起, 经、、、、, 南抵我国最大城市—, 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全长1 462km, 1968 年建成。
京沪线贯穿了我国三大直辖市, 沿途大都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带, 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因此成为我国目前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2.京九线京九线北起, 经、、、、、、、, 南至九龙的一级双线铁路, 全长 2 397km。
加上两条联络线, 总长2 536km, 1996 年开通运营。
京九线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工期最短的铁路干线。
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缓解当负荷过大的京广铁路, 以及促进京广铁路以东贫困地区的发展。
3.京哈—京广线京哈线由经向北, 经、、到的铁路, 全长1 388km, 1912 年建成。
京哈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 连接了我国的华北与东北地区, 是东北三省的核心铁路干线。
京广线由向南, 经、、、, 直达祖国南大门—省的, 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流域, 连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全长 2 324km, 1957 年建成。
京广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中枢干线, 是我国铁路网中南北向的“脊梁骨”。
(二)水路运输我国南北主要水运干线即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历史最悠久、航道最长、运量最大的运河,为我国南北物资流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今天,运河依然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河水运网络“一纵、两横、两网”中惟一的纵向通道,也是北煤南运和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大通道。
它的北端连接着、枣庄、、、等煤炭基地,南端连接着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
一方面便利了煤炭的外销,为产煤区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保证了长三角地区便捷的煤炭供应,保障着这一地区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