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目的基因克隆

第5章 目的基因克隆


197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horana 等人首次报道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 核酸的全人工合成基因
H.G.Khorana(1922-)
一、DNA人工合成的原理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利用人为操纵的化学反应,使核苷酸间形成正确联接 发展历史:H-亚磷酸酯→磷酸二酯法→磷酸三酯法→ 亚磷酸三酯法 固相亚磷酸三酯法:目前最通用的一种合成寡核苷酸的 方法,是在偶联于固相支持物上的连接臂末端通过逐个 加上核苷酸来实现的,其一个合成循环周期分为四个步 骤 ——去保护(deprotection) 、偶联(coupling)、封端 (capping)、氧化(oxidation)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方法
扩增目的基因已知序 列下游3’端未知序列
oligo(dT)作为锚定 引物 用DNA末端转移酶, 在cDNA 3’ 末端加上 Poly(dA)尾 与此Poly(dA)相 对应的Poly(dT)作 为锚定引物
扩增目的基因已知序 列上游5’端未知序列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五章 目的基因克隆
第一节 PCR扩增法获 得目的基因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节要点
RT-PCR法 RT-PCR的步骤 三种不同引物引导的RT-PCR 已知基因N端部分序列RT-PCR 其它PCR法 反向PCR 锚定PCR 连接介导的PCR 盒式PCR RACE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人工合成基因
基因的人工合成是在寡核苷酸化学合成的基础上建立的, 通常的策略是将需要合成的基因分成若干个相互重叠的片段, 先利用化学合成法分别合成这些小片段,然后让这些片段退火 配对,最后利用连接酶和聚合酶将这些片段连接成完整的基因 序列。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经典3’RACE操作步骤
即锚定引物TTT(T)nIP-OP,含oligo(dT) 序列 、外侧引物区O P和内侧引物区IP
以mRNA为模板,用反转录引物合成3’端cDNA第 一链,在5’端引入了OP和IP序列 以基因特异引物GSP1和外侧引物OP进行第一轮 PCR扩增 以第一轮PCR扩增的产物为模板,以基因特异 引物GSP2和内侧引物IP进行第二轮PCR扩增 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或克隆于适当载体进行 序列分析
反向PCR原 理示意图
2. 锚定PCR
扩增对象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 锚定PCR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的基因特异引物 也称之为单侧特异引物PCR(SSP-PCR), 是根据已知目的基因的一小段序列信息来快速扩增已知 序列上游或下游片段的技术
引物
引物1 引物2 即锚定引物,根据序列的共同特征设计的非特 异性引物,非特异性引物所起的作用是在其中 一端附着。与锚定引物结合的序列称为锚定序 列。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TTT(T)n-IP-OP:锚定引物 IP:内侧引物区 OP:外侧引物区 GSP:基因特异引物
经典3’RA CE 原理示 意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经典5’RACE操作步骤
以基因特异引物GSP1作为反转录引物产生cDNA 第一链 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的作用下,在cDNA 3’ 末端加上Poly(dC)(或Poly(dA))尾
容载(kb) 9-24 33-47 100-1000 75-100 50-350 100-300 70-200
稳定性 + + — + + + +
嵌合性 — — + — — — —
DNA 制备 易 易 难 易 易 易 易
植物转化能力 — — — — — —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BAC (Bacte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vector 细菌人工染色体载体结构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连接介 导的PC R原理示 意图
4. 盒式PCR
方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在普通PCR过程中加入了一个 Cassette(盒)
人工合成的带有限制 性内切酶的粘性末端 的双链DNA分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特点
Cassette在设计时其5′末端没有磷酸基团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mRNA

采用亲和层析法
oligo(dT)纤维素 柱分离纯化真核 mRNA
反转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将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 反转录的引物 :三种

基因特异引物(gene specific primer,GSP) 三种引物扩增特异性 多聚寡核苷酸引物(oligo (dT) primer)
3’端之间的未知序列 3’RACE
“十,根据锚定序列引入 方式的不同,RACE分为经典RACE和新RACE 经典RACE :以锚定序列作为引物,3’RACE 中在反转录时引入第一链cDNA,5’RACE中在 合成第二链时引入第二链cDNA 新RACE :锚定序列在反转录以前以寡聚核 苷酸RNA的形式连入mRNA中
方法
反向PCR 锚定PCR 连接介导的PCR 盒式PCR RACE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 反向PCR
扩增对象
用于扩增已知目的基因序列侧翼的DNA片段
操作过程
酶切
连接环化 PCR扩增 测序分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RS: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GSP:基因特异引物
利用锚定引物(5’OP-IP-oligo(dG))(或 5’OP-IP-oligo(dT ))和基因特异引物GSP1进 行第一轮PCR扩增 以第一轮PCR反应的产物为模板,以基因特异 引物GSP2和内侧引物IP进行第二轮PCR扩增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经典5’RACE 原理示意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 一般流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 一般流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分子量环境样品DNA的准备
对象细胞收集
细胞的低熔点Agarose凝胶包埋 (琼脂糖栓 Agarose plug) 细胞裂解、内切酶消化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大片断DNA的回收与浓缩 (>100 kb)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的DNA片段的3′末端和Cassette的5′末端的 连接部位形成缺口
在第一次PCR的第一个循环,从Cassette引物 CP1开始的延伸反应在连接部位终止,限制了 引物 CP1和引物 CP1同一引物之间的扩增, 减少了非特异性PCR扩增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CP:Cassette引物 GSP:基因特异引物 (正义引物) AGSP:基因特异引物 (反义引物)



随机六核苷酸引物(random hexamer primer)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PCR扩增

以合成的cDNA单链为模板,采用基因特异引物进 行常规PCR扩增

过程: 上游引物与cDNA第一链退火,在DNA聚 合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第二链
以cDNA第一链和第二链为模板, 用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
盒式P CR原 理示 意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5. 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5’端之间的未知序列 5’RACE
通过反转录和PCR技术进行cDNA末端快速扩增,得到基因转录本的 未知序列,从而获得mRNA完整序列的方法
过程和分类
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 用PCR扩增出 cDNA内某一已知 序列位点到其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 三种不同引物引导的RT-PCR
RNA 提取
反 转 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PCR 过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3. 已知基因N端部分序列RT-PCR
扩增对象
目的基因的DNA序列未知,但其编码蛋白的N端部 分氨基酸序列已知
扩增方法
新型5’RACE操作步骤
CIAP处理总 RNA, 使 rRNA 、 tRNA或 5’ 端不完整 无帽的mRNA去磷酸化脱掉5’磷酸基团 TAP处理全长的mRNA,去掉其帽子结构,保留 5’端的一个磷酸基团 设计锚定序列,具OP和IP区,用T4 RNA连接 酶,将具有锚定序列的一段短RNA寡核苷酸与 去掉帽子结构的mRNA进行连接 设计两条引物GSP1和GSP2,GSP1在GSP2的 外侧,以第三步中形成的杂合体为模板,利 用引物GSP1为反转录引物合成cDNA第一链 用GSP1和OP,GSP2和IP进行巢式PCR
根据氨基酸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和oligo(dT)进 行RT-PCR
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 设计的针对编码每个 氨基酸的所有碱基组 合的混合物
简并引物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已知基 因N端 部分序 列RT-P CR示意 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其他PCR法
适用对象
获得的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不完整,仅知道基因上 一小段序列信息时
DNA小片段→全长基因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退火-连接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多步退火-延伸-连接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