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方温经散寒法治疗皮肤病研究进展_赵有利
经方温经散寒法治疗皮肤病研究进展_赵有利
余年 , 近半年来加重 , 饮水若不将杯口加温、 唇触之则 迅即唇周漫肿如馒。面白畏寒 , 口周、 左耳垂、 眼睑周 围、 四肢等处多发性柔软大块隆起 , 大如馒头 , 色白, 按 之无痛, 搔抓后迅即增大 , 并伴有紧绷及麻木感 , 舌淡 嫩, 苔薄白 , 脉沉细。诊断血管性水肿 (赤白游风 ) , 治 宜疏风 散寒、 温 经活血。方 以当归四逆汤加 味, 3 剂 后, 未再出现白色漫肿。加减后续进 3剂 , 遇冷未见复 [ 9] 发。随访无恙 。 2 . 10 过敏性紫癜 寒凝血瘀证 外感寒邪 , 损及肝阳 , 肝虚生寒 , 血凝不畅。胡氏 等治杨某某, 证见暗红色出血点, 下肢尤甚, 渐成紫斑 , 精神萎靡 , 面色苍白, 四肢欠温 , 舌淡 , 苔薄白 , 脉沉弦 细。证属肝阳失血 , 寒凝血瘀。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 验。累计治疗过敏性紫癜 18 例, 均获痊愈 , 其中 5~ 10d 痊愈者 4 例 , 10~ 20d 痊愈者 8 例, 20 ~ 30d 痊愈 [ 19] 者 6例 。 2 . 11 多形性红斑 寒湿瘀结证 阳气不足 , 感受风寒 , 素体脾虚 , 寒湿搏结。丁氏 治邵某, 3 年前四肢起发多形性红色瘀斑 , 按之硬而胀 痛, 遇冷加重, 肘膝以下关节肿胀冷痛, 胸闷气短 , 饮食 减少 , 大便溏薄 , 舌紫暗 , 苔白腻, 脉沉微细。诊为多形 性红斑。证系寒湿阻络 , 瘀血凝滞。治宜散寒祛湿、 温 [ 18] 经通 络 , 予当 归 四 逆汤 加 味, 14 剂愈 。此 外, 熊 [ 20] [ 16] [ 10] 氏 、 王氏 、 何氏 亦用此法治疗多形性红斑 , 均 取得较好疗效。 2 . 12 雷诺氏病 寒凝脉阻证 寒邪侵袭 , 经络阻隔 , 气滞血凝 , 四末失煦。李氏 治一程姓男患 , 遇风寒手足面部呈青紫色, 愈冷青紫愈 重; 遇暖青紫减轻, 渐转红润。舌色苔薄白, 左脉沉涩 , 右脉缓而无力。证属寒邪外袭, 血行不畅, 手足面部失 去温煦所致。诊为皮痹 ( 雷诺氏病 ) , 治宜温经散寒 , [ 21] 养血通脉。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 治疗收效 。此外 , [ 16] [ 22] [ 23] [ 24 ] 王氏 、 朱氏 、 李氏 、 张氏 分别用当归四逆汤 加减治疗雷诺氏病 , 疗效颇佳。 2 . 13 手足皲裂 寒凝血亏证 风寒燥冷 , 血脉阻滞 , 肌肤失养 , 枯槁皴裂。马氏 治曹某, 女 , 33 岁。手足皲裂 , 裂 口处渗血, 手足从不 出汗 , 四肢逆冷 , 脉沉而迟, 月经衍行。证属肝血虚寒 , 肾阳衰微 , 遂合当归四逆与四逆汤加生 川乌 6g , 制附 子 25g (先煎 1h) , 入蜂蜜 2 匙 , 肉桂 ( 最后 20m in 放 ) 。 [ 25] 连服 20剂愈 。 2 . 14 冻疮 寒凝血瘀证 寒胜阳虚 , 寒凝气血 , 阴气闭内 , 阳气绝外。胡氏 治刘某, 冻疮多年, 足趾尤甚 , 指尖溃烂 , 双手及耳垂亦 发。舌脉无异常。宜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兼祛湿。当 [ 26] 归四逆汤加羌活、 红花, 先后服 30 剂 , 未复发 。此 [ 27] [ 28] 外, 王氏 在文献中亦有所论述 , 庄氏 用当归四逆 汤治疗冻疮 50 例, 治愈 25 例 , 有效 18 例 , 无效 7 例 , 总有效率 86% 。 2 . 15 寻常型银屑病 寒湿血凝证
2010 年第 27 卷第 1 期 V o l 27m ation on T rad itiona l Chinese M ed ic ine
95
经方温经散寒法治疗皮肤病研究进展
赵有利, 王玉玺 ( 指导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作者简介 : 赵有利 ( 1971 - ), 男 , 现为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 2007级 中医外 科学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 2009- 03 - 11 修回日期 : 2009- 05 - 20
皮肤变硬 , 系由胎禀不足 , 肾气虚弱 , 寒凝肌腠, 瘀血阻 滞所致。投以温经汤 加补骨脂 , 1 剂症减, 原方加丹 [ 4] 参, 继进 1 剂, 诸症悉除 。 1 . 5 雷诺氏病 寒凝血脉证 阳气不足 , 寒邪阻络 , 气血凝滞 , 血脉不通。梁氏 治王某, 手指及掌部皮肤苍白 , 继而青紫、 潮红, 局部冷 麻、 刺痛, 面色少华 , 月经周期多延迟, 量少色淡, 舌淡 , 苔白 , 脉沉细涩。证为气血两虚, 寒凝血涩, 脉络失养。 治以温经汤化裁, 治疗 23 例 患者, 治愈 7 例 , 好转 12 [ 5] 例, 无效 4 例, 总有效率 82 61 % 。 2 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 当归四逆汤主之 。 用于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痛、 荨麻疹 ( 寒冷性 、 巨大型、 丘疹 性、 水肿性 、 慢性 ) 、 过敏性紫癜 、 多形性红斑、 雷诺氏 病、 手足皲裂、 冻疮 、 寻常型银屑病、 副银屑病 、 皮肤瘙 痒症 、 红斑肢痛证、 寒冷性脂膜炎、 结节性红斑等病 2 .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寒客经脉证 气血不足 , 阴寒凝滞 , 余毒未尽 , 经络不通。唐氏 治杨某, 头面部患带状疱疹 1 月余, 经 治疗疱疹结痂 后, 留色素沉着 , 患处疼痛难忍。现左前额与面颊部呈 阵发性刺痛, 面肌紧 束, 不敢言 语, 面部喜 温, 四肢发 冷, 面色无华, 舌质淡、 苔薄白 , 脉沉细无力。以当归四 逆汤加白芷, 1 月后疼痛消失。统计 32 例, 结果 15 例 [ 6] 痊愈 , 13 例有效, 4例无效 , 总有效率 87 5 % 。 2 . 2 慢性荨麻疹 血虚寒厥证 素体血虚 , 复受风寒 , 营卫失和 , 肌肤瘙痒。徐氏 治白某, 全身可见蚕豆至巴掌大苍白色风团及抓痕, 血 痂, 眼睑浮肿, 皮肤划痕征阳性, 伴见面白无华, 四肢不 温, 舌淡、 苔薄白, 脉细弱。诊为荨麻疹 ( 慢性 ) 。治宜 养血祛风、 散寒 止痒、 调和 营卫。方用 当归四逆汤加 味, 3剂后瘙痒减轻, 仅出现少数风团 , 依原方再进 10 [ 7] [ 8] 剂, 诸症悉除, 随访 至今未再复发 。此外 , 查氏 、 [ 9] [ 10] 苏氏 、 何氏 也曾运 用当归四 逆汤治疗 慢性荨麻 疹, 疗效皆显著。 2 . 3 慢性顽固性荨麻疹 血虚寒厥证 刘氏治胡某。患病 10 余年 , 经常出现形状不一、 大小不等的风疹块 , 瘙痒难忍 , 尤以双手臂肘关节至腕 关节部最甚, 久治不愈。每遇寒冷即作 , 即便热天触及
96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 m ation on T raditiona l Ch inese M edic ine
2010 年第 27 卷第 1 期 V o l 27 , N o 1, 2010
冷水 , 双手臂很快出现风疹块 , 其痒难忍 , 舌质淡嫩, 苔 白薄 , 脉细弦 , 辨为血虚风闭 , 寒入经络 , 治宜温经散 寒、 养血祛风止痒。予当归四逆汤加味 , 服 6 剂后 , 症 状明显减轻, 触及冷水不再起疹块 , 原方药不变 , 又 12 剂而 愈。 经 6 个 月 寒 冷 冬 天 随 访, 多年 顽 疾 已 痊 [ 11] 愈 。 2 . 4 丘疹性荨麻疹 血虚寒凝证 腠理虚疏 , 复感寒湿 , 气血相博 , 外现肌肤。赖氏 治一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 发生在双下肢 , 丘疹时隐时 现, 疹色淡白, 疹块在晨起或遇冷水时加剧, 不敢下水 , 伴见面色少华 , 舌淡苔白, 脉沉细。治宜温经散寒 , 祛 风止痒。予当归四逆汤原方, 连服 3 剂 , 症状消失。后 [ 12] 用圣愈汤调治 , 未复发 。 2 . 5 巨大型荨麻疹 血虚寒凝证 血虚受风 , 风邪外袭 , 卫气失固 , 遂发瘙痒。刘氏 治李某, 男 , 18 岁 , 冒雨受寒后眼睑沉重, 似有物悬微 痒, 畏寒肢冷, 乏力 , 左上眼睑局限性肿胀 , 边界不清 , 正常皮色 ,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诊为巨大型荨麻 疹, 治宜养血散 寒, 祛风通 络。方以当 归四逆汤加升 麻、 炙黄芪 , 3 剂明显减轻, 痒止。继用 6 剂以资巩固 , [ 13] 随访未复发 。 2 . 6 寒冷性荨麻疹 寒凝厥逆证 阳虚体质 , 久病不愈 , 屡感寒邪 , 客于肌肤。罗氏 治马某, 3 年来每遇冷风、 冷空气、 冷水刺激时, 四肢及 头面等皮肤裸露部位随即起风疹团 , 瘙痒难忍, 遇热可 缓解 , 颜面、 指掌皮肤略暗, 触之冰凉 , 脉沉细而缓 , 舌 淡苔白。诊为寒冷性荨麻疹之寒凝厥逆证。治宜温经 通脉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 先后 26 剂上症已完 全消失, 继用当归四逆汤原方送服金匮肾气丸调理善 [ 14] 后, 随访未见复发 。此外 , 郭氏认为, 此证由血虚生 [ 15] 风, 风邪外袭所致, 予当归四逆汤化裁治愈 。王氏 治疗脾阳不振 , 气血不足之寒冷性荨麻疹, 应用当归四 [ 16] 逆汤加味 , 服 10 剂未复发 。 2 . 7 产后寒冷性荨麻疹 血虚寒凝证 产后血亏 , 风寒外袭 , 生风瘙痒。史氏治孙某 , 素 体较差, 因产后受凉 , 即遍体风疹疙瘩重沓隆起 , 遇冷 即发 , 瘙痒不堪。头面、 颈、 四肢既背部均有散发性白 色扁平疹块, 部分融 合成片, 搔 之遂起, 舌 质淡, 苔薄 白, 脉弦细。诊断为冷激性荨麻疹, 治宜养阴和营、 散 [ 17] 风祛寒。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 6 剂症状消失 。 2 . 8 水肿性荨麻疹 风寒血厥证 素体阳虚 , 寒邪久恋 , 引动风邪 , 走窜愈烈。丁氏 治疗张某 , 风疹 ( 团 ) 频发 1 年, 多发于面部口眼周围。 发至咽喉气管 , 则呼吸受阻。白色疹块 , 遇寒加重 , 面 色虚浮, 四肢厥冷, 溲清便艰, 饮食减少 , 身体倦怠 , 舌 淡润 , 脉微细。诊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性荨麻疹。证为 阳虚血弱 , 风寒夹湿而痹阻, 治宜温阳利湿、 疏风通络 , [ 18] 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味, 先后 24 剂愈 。 2 . 9 血管性水肿 寒凝经脉证 风寒外袭 , 经脉闭阻。何氏治江某, 患 荨麻疹 10
摘 要: 以温经汤、 当归四逆汤两首具有代表温经散寒法的经方进行逐一论述 , 针对近 10 余种疾病进行 20 余种证候分析, 简单加以概括 , 并进一步总结上述方剂在皮肤科中的具体应用 , 以便更好地运用温经 散寒法治疗皮肤病 。 关键词: 经方; 温经散寒法; 皮肤病 ;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 2406( 2010) 01- 0095- 03 经方乃方书之祖, 辨证之宗; 经方约而多验 , 用药 专而效宏。温经散寒法即以温热、 辛散药物为主具有 温阳通脉、 散寒通络作用 , 用于治疗六经伤寒证。 杂志 温经散寒法在经方中被普遍运用。兹结合近几十年来 国内有关中医期刊的报道 , 将以温经散寒法灵活运用 经方治疗 皮肤病的 研究进展 进行归纳 总结, 供同道 参考。 1 温经散寒、 祛瘀养血, 温经汤主之, 用于治疗带状疱 疹后遗神经痛 、 黑病变、 新生儿硬肿病、 雷诺氏病 、 荨麻 疹等病 1 .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余毒未尽证 病程日久 , 素体虚弱 , 厥血受寒 , 余毒未尽。李氏 治一男性患者 , 症见皮色暗, 夜间遇冷痛著, 肢末不温 , 腰膝酸软 , 舌淡苔薄白。治宜温经散寒 , 祛瘀通滞。方 [ 1] 拟温经汤加味 , 先后服 10 剂愈 。 1 . 2 荨麻疹 冲任失调证 冲任虚寒 , 阴血不足 , 瘀血阻滞 , 月事加重。王氏 等治一女性患者, 荨麻疹反复发作 2 年 , 夜间、 浴后、 经 前加重, 皮疹呈团块状。月经周期正常 , 量多 , 无血块 , 行经 9d , 伴口干 , 五心烦热 , 证属血虚寒凝, 风邪阻滞。 治以温经汤 加减, 经 对临床 80 例病案统 计, 痊愈 56 [ 2] 例, 好转者 20例 , 无效者 4 例, 总有效率 98% 。 1 . 3 黑病变 冲任不调证 冲任虚寒 , 肝肾受损 , 气虚血滞 , 面肌失荣。唐氏 等治一女性患者, 面部色素沉着 2 年 , 呈片状黧黑 , 左 颧部及须部明显。经量偏少且紫暗 , 痛经。舌质紫暗 , 苔白腻, 脉沉涩略无力 , 诊断黑病变 ( 黧黑斑 )。辨证 为血虚瘀滞, 冲任不调, 宜补益气血 , 调经散寒。治以 [ 3] 温经汤加减, 先后 13 剂而愈 。 1 . 4 新生儿硬肿病 阳气虚衰证 先天不足 , 元阳衰微 , 寒凝气血 , 肌肤僵硬。彭氏 治一出生 7d 夏氏男性患儿, 该患儿生后 3d 大腿、 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