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最新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调研报告

2018年最新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调研报告

最新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纺织行业是我国支柱行业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纺织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

纺织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

另一方面,作为服装等日用产品的主要原料,纺织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将决定着服装等产业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

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保持物价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始终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

纺织行业也随之保持快速的增长。

因此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04年以前纺织行业产值占GDP 比重都在9%以上。

不过,从2005年开始该比重下降至7%左右。

2005年至今该比重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2007年更是达到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上升至%。

2008年该比重虽然有所回落,也达到了%。

从纺织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水平也可以看出,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4-2008年纺织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占GDP比重变化二、2008年纺织行业运行分析(一)行业扩张放慢员工数量降低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企业数达到29222家,员工数达到万人,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此外,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资产规模超过14000亿元,行业负债达到8917亿元,行业规模较大。

但是,2008年纺织行业扩张速度明显放慢,资产和负债增速均降到了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4-2008纺织行业主要规模指标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长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预计纺织行业规模的扩张速度在2009年仍将继续放缓。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8纺织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情况(二)行业供需增速放缓产销基本平衡随着金融危机加剧、全球经济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纺织行业景气度直线下降,国内纺织业产值增速减缓。

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9383亿元,增速降至15%。

从需求情况看,受到外贸环境变化拖累,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增速降至五年来最低点的%。

好在二者放缓趋势一致,使得纺织行业产销率水平在2008年前11个月仍然达到%,和2007年同期持平,产销基本平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8纺织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8纺织行业产销率变化(三)出口环境仍未改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008年1-12月我国纺织品累计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环比下降个百分点。

从五年来的变化趋势看,2008年出口增速明显下滑。

总体看全年12个月纺织品增速都不高,2月和11月两次出现同比下降的现象,12月份也仅仅和2007年同期持平。

可以看出,虽然下半年国家两次调整出口退税水平,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作为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加工大国,中国的纺织行业出口并没有明显改善。

数据来源:第一纺织网纺织品出口额及增速变化进口方面,2008年1-12月我国纺织品进口总额亿美元,同比下降了%。

而从纺织产品进口的月度变动情况看,进口同比增速波动明显,11、12月份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速都出现了负增长。

全年只有10月份进口增速较高,也仅有8%。

数据来源:第一纺织网纺织进口额及增速变化趋势虽然出口环境仍然较差,但是我国纺织行业整体还是属于贸易顺差较大的行业。

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进出口顺差达到亿美元。

而从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看,纺织品顺差逐年上升。

2004-2008年纺织行业进出口金额情况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2004-2008我国纺织品进出口及贸易顺差变化趋势(四)产品产量出现分化附加值水平决定趋势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不同产品生产情况对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在纺织行业的产品中,2008年1-11月产量增长最快的是非织造布,产量增速达到%,另外一个增长较快的产品是丝,产量达到190013吨,同比增长%。

产量超过10%的产品还有帘子布。

此外,纱产品产量增速也达到了%。

出现同比下降的则有苎麻布、亚麻布和丝织品。

其中,苎麻布产量基本和2007年同期持平,下降仅为%,下降较多的则是亚麻布,同比减少了%。

总体看,纺织行业产品结构中,低端产品涨幅趋缓甚至出现产量下降,而丝及非织造布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增速较快。

这也是未来行业产品发展的一个趋势,附加值高的产品增速要远大于附加值低的品种。

三、2008年纺织行业效益分析(一)经营效益下降明显我国纺织行业2008年经营效益下降明显。

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收入、利润增长率均为近五年来最低,而亏损额增速却达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点。

具体来看,2008年1-11月行业销售收入为18562亿元,增速仅为%,前11个月行业利润增速不足10%,亏损额增速却高达60%以上。

2004-2008年纺织行业经营效益指标(二)纺织行业盈利能力基本持平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增速下降等影响,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和2007年同比有所下降。

不过销售毛利率和资产报酬率这两项主要指标均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

整体看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基本和2007年持平。

近年来纺织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三)纺织行业营运能力不断提升虽然2008年上半年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其管理能力却有所提高,说明企业在面临行业困境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通过降低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这种模式也将成为纺织行业再次复苏的基础。

近年来纺织行业营运能力分析(四)纺织行业偿债风险较高近年来,纺织行业资产负债率逐年减少,2008年1-11月保持在60%左右。

同时2008年1-11月的产权比率也比前几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不过,2008年前11个月的纺织行业产权比率仍然达到%,处于较高水平。

同时,由于行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也导致了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比比2006和2007年有一定退步。

近年来纺织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五)纺织行业发展速度减缓从发展能力看,2008年1-11月纺织行业各项指标增长率较2007年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销售收入增速仅为%,五年来增速首次低于20%。

利润增速、资产增速和应收帐款增速均不足10%。

说明无论是行业的规模扩张速度还是行业的效益增长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发展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需求的下滑导致行业经营困难,盈利能力的下降又直接导致了行业投资增速的减缓,从而发展能力中的各项指标形成恶性循环,都出现了下降趋势。

近年来纺织行业发展能力分析四、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纺织行业2008年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趋紧、外贸增速趋缓等不利影响而发展减慢,行业处于低谷。

相当数量的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而从政策环境、外贸环境、产业链及行业运行情况判断,2009年纺织行业将出现一定程度复苏迹象,发展情况优于2008年。

具体来看,国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出台了扶持政策,在2009年初更是通过了纺织行业振兴规划。

这些政策从资金供应、产业升级、贸易环境等方面都有效支持纺织行业的复苏。

出口退税的不但上调也极大恢复了纺织出口企业的信心,并将对行业利润水平的回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预计2009年政策因素有望成为纺织行业复苏的强心剂。

另外,随着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逐渐深入,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回暖,行业资产规模也将重新有较大增长。

不过,目前纺织行业的重要风险来源仍然来自于下游需求的变化。

整体预测2009年纺织行业外贸环境仍然处于震荡阶段,难以恢复到较高水平,市场需求主要依赖国内需求的增长。

因此,预计纺织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和2008年基本持平。

另外,虽然原材料价格从下半年开始已经趋于稳定,2009年纺织原材料价格也不会出现2008年的大起大落现象,原材料压力不大。

另外,通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纺织行业已经逐渐克服由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人力成本影响。

而且纺织企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改善企业管理效率,稳定企业运行成本。

总体判断2009年成本变动对纺织行业风险影响能力不断下降。

最后,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这都有助于提高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优势,在应对国际国内不利因素时基本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五、纺织行业风险分析尽管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纺织行业的稳定发展,陆续出台的一些扶持政策也有助于行业走出低谷。

但是,也应该看到纺织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风险来源。

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带来的成本增加、下游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等。

2009年纺织行业产业政策以扶持为主,通过产业规划和行业集中等方式有效降低纺织行业的经营风险。

出口退税回调政策将刺激纺织及服装行业的出口回暖。

纺织行业,政策方面的主要风险来源于《劳动合同法》对于人力成本的提高和节能减排政策对于企业环保成本的增加。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势必大幅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人力成本。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一直是纺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但是随着员工工资提高比例的硬性要求及用工形式的根本性改变,人力成本将上升至少5%。

而对于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5%不到的纺织企业来说,面临更严重的生存压力。

而节能减排政策主要是对纺织印染企业限制产量,严格控制水排放标准,将会增加企业环保方面的投入,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

根据纺织行业的供求关系来看,我国纺织行业内销比重不断提高,国内需求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因此,对于纺织行业供求风险主要来自于出口需求的变化。

尽管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出口退税回调政策的出台,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但是应该看到,国际外贸环境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由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服装消费需求下降仍然成为供求关系中重要的风险来源。

同样,外贸环境中的贸易壁垒、环保指令等因素都将影响到我国出口比重,进而加大纺织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从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判断,2009年纺织行业最主要的风险来源就是需求增长速度。

信贷部门在2009年对于纺织行业风险分析应该主要关注纺织外贸需求复苏程度和内需拉动作用的强度。

六、纺织行业授信策略建议总体看,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会为纺织行业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纺织行业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实力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

同时,受到需求增速趋缓、外贸环境恶化、人力和环保等政策成本上升、局部地区和部分子行业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还是会面临一系列诸如市场竞争加剧、出口难以复苏等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