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律失常课件PPT课件

心律失常课件PPT课件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 成人窦性心率>100次/min
•病因:
健康人运动和情绪紧张 酒、茶、咖啡和药物
•临床表现:
可没有症状或主诉心悸
心电图特点
• 窦性P波,P波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 • P-R间期和QRS波均正常
处理要点
• 主要是针对病因 • 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用于减慢心率
临床表现 房性期前收缩
•临床表现
• 可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 • 频发早搏可使心排血量降低
心电图特点
•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 P'-R间期>0.12秒 • 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心律相同 • 期前收缩后常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房早处理要点
去除诱因,积极治疗病因 药物治疗: • ①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10~20mg,3-4次/日 • ②异搏定40~80mg,3-4次/日
图等
心电图
•临床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有标准 导联(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 aVF胸导联连接(白色)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 左第五肋间与锁骨 中线相交处 V5 腋前线与V4水平线 相交处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 线相交处
预激综合症
冲动形成窦异性心常动过缓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博
早博(异位心律)
房性 房室交接性 室性
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有负责正常心电 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 。
心脏正常的传导系统
• 60~100次/分
窦房结
心房肌
房室结
心室肌
护 理 评估
病因
发病 机制
临床 表现
辅助 检查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致命性 心室扑动时心室有快而微弱无效的收缩 心室颤动时则心室内各部分肌纤维发生更快而不
协调的乱颤 两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均等于心室停搏
临床表现
• 迅即出现心脑缺血综合征(即Adrms-Stokes综合征) • 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继以呼吸停止。 • 检查时听不到心音也无脉搏
Pˊ波
ts
3 T波方向与
QRS方向相反
(图3~6)
室性期前收缩
• 过早出现QRS波,宽大畸形,时间多≥0.12秒 •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面相反 • 其前无相关的P波 •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扑动与颤动
1 心房扑动 心 2 心房颤动 房
1 心室扑动 心 2 心室颤动 室
心房扑动心电图
• ①P波消失、代以锯齿样心房扑动波(F波),形态、间距及振幅绝 对规则
• ②频率每分钟250-350次 • ③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2:1 • ④QRS波群形态多与窦性心律相同
心房颤动心电图
• ①P波消失,代以心房颤动波(f波),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不 规则
• ②频率每分钟350-600次 • ③ QRS波群一般是正常的,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护理措施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 律、起源部位、传导速 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过早搏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 心房颤动
冲动传导异常
窦房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点
心室扑动
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150-300次波幅大而较规则的正弦波 (室扑波)
心电图特点
无血液动力 学障碍
首选利多卡因
其他可选:普罗帕酮 、胺碘酮、溴苄胺
室速治疗
若低血压、休克 心绞痛、晕厥
复发持续 性室速
以上两类药物对低血压和心力衰竭者忌用 • ③洋地黄类,适用于伴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所致的房性早搏,常
用地高辛0.25mg ,1次/日
2 房室交接性期前收缩
1异博起源房室结 2出现倒置Pˊ波 3多为完全 性代偿间隙 (图3~5)
3 室性期前收缩
1 提前出现的大
而畸形QRS时限
﹥0.12S
2 QRS波前无
(一)健康史评估
症状
重点是评估脉搏的频率、节律及、
体征
心率、心律和心音的变化。①窦缓
②期前收缩时③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④心房
颤动时,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
⑤心室颤动时,脉搏摸不到,心音消失。BP测不到。
辅助检查
•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
一项无创检查
•其他检查:动态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试验、食管心电
扑动与颤动概念
发生于心房或心室的,一种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快的主 动性异位心律。 • 心房扑动:心房异位起搏点的频率达250-350次/分,心 房收缩快而协调 • 心房颤动:频率>350-6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 心房扑动: 频率 150-300次/分 • 心室颤动: 频率 150-500次/分
P波 时间 宽度不超过0.11秒 振幅 肢导联<0.25mv 胸导联<0.2mv
P-R间期 0.12~0.20秒
QRS波群 0.06~0.10秒
Q波 振幅不超过同一导联中R 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
S-T段 向下偏移不应超过0.05mv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
• 1、P波规律,且来自窦房结(Ⅱ、avF直立,avR倒置) • 2、P波后必有QRS波群(P-QRS-T顺序出现) ,P-R间期0.12~0.20s • 3、正常成人频率60~100次/min
能障碍:阿托品,麻黄素或含服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
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 2房室交接性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
• 简称早搏,也称期前(期外)收缩 • 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激动所致 • 病因
• 生理性: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 • 病理性:二尖瓣损害、器质性心脏病 • 药物作用、电解质紊乱
窦性心动过缓
•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 • 病因:
• 健康成人、运动员、睡眠状态 • 其它原因:颅内压增高、低温等 • 药物 • 器质性心脏病
• 临床表现:可有胸闷、头晕、晕厥等
心电图特点
• 窦性心律,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P-R 间期差0.12S以上)
处理要点
• 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不需治疗 • 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伴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