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杆菌【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疾病的病原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带小孩去打“白百破”疫苗,什么是“白百破”疫苗呢?其实“白百破”疫苗主要是指白喉杆菌、百日咳、破伤风这三种病原菌的疫苗。
一般来说,3个月到6岁的儿童需要接种疫苗。
对于“白百破”疫苗我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他们之中的“百”,“百”指的是百日咳杆菌,它明一种灭活的百日咳杆菌,是一种具有百日咳杆菌的免疫原性没有毒性的疫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百日咳杆菌是人类百日咳的病原菌。
百日咳杆菌为卵圆形短小杆菌,大小为0.5~1.5×0.2~0.5um,属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无鞭毛、芽胞。
革兰氏染色阴性。
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两极异染颗粒。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营养要求较高,需用马铃薯血液甘油琼脂培养基(即鲍~金氏培养基)才能生长。
经37℃2~3天培养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色、不透明的菌落,周围有模糊的溶血环。
液体培养呈均匀混浊生长,并有少量粘性沉淀。
生化反应弱,一般不发酵糖类,但分解蔗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h2s和吲哚,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
感染百日咳后可出现多种特异性抗体,免疫力较为持久。
仅少数病人可再次感染,再发的病情亦较轻。
粘膜局部的分泌型lga具有阻止细菌粘附气管粘膜细胞纤毛的
作用,其抗感染作用比血清中的抗体更重要。
细胞免疫在百日咳杆菌感染中的作用还不甚明了。
百日咳杆菌感染后,需隔离病人,隔离期自发病起七周。
预防以自动免疫为主,在我国常用白百破(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杆菌ⅰ相灭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pt)三联菌苗,接种对象为一岁以下幼儿。
接种后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目前使用的死菌苗在一定的副作用,在安全性、免疫原性方面均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治疗可用红霉素、氨苄青毒素等。
以上就是百日咳杆菌的主要作用,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百日咳杆菌疫苗是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疫苗,接种这种疫苗以后,我们身体可以产生对抗百日咳杆菌的抗体,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要求接种这此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