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名:***
学院:文学院
班级:汉教10 级
学号:**********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李思瑶
摘要: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礼貌原则也是言语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

本文通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语境,对礼貌原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礼貌原则语用学语境
一、引言
自古以来,汉语或者其它语言,尽管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表达礼貌和敬意的思想却是如出一辙。

为了使言语行为在更融洽和谐的氛围下进行,说话者通常使用礼貌原则以便更容易达成交流的目的。

而礼貌本身,不仅凸显了个人的言语能力,也深层地反映了个人的道德和素质。

中国历朝历代都对“礼”极为重视。

历代皇家法律中一般都有“大不敬”罪。

“大不敬”罪源于汉朝,迄于民国建立。

所谓“大不敬”,指的是臣民对皇帝或皇室有不恭的言辞、行为。

此罪是重罪,臣民一旦触犯,绝对都会判死。

礼貌不止在君臣君民中的地位突出,在亲朋好友中也是如此。

《三国演义》中的许攸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且许攸是官渡大战中曹操的功臣,两人一直亲密无间,但许攸仍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曹操小名,甚至因曹操的主意不太正确而当众骂曹操很蠢,令曹操在自己的那些臣子面前大失颜面。

对此曹操怀恨在心。

曹操曾下令许昌城内不许饮酒,而许攸却不以为意,公然反对曹操的命令,大喝特喝。

至此,曹操不得不借许褚之后杀了许攸。

古人亦云:“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由此可以看出,礼貌及礼貌原则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及言语行为都涉及着礼貌原则,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简单介绍,结合实际语境,以寻求一种更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增强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生活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礼貌原则的由来
(一)、礼貌的定义
关于礼貌原则的定义,在当前研究的各个方向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实现目的(Politeness as a real-world goal)。

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

(2)、礼貌是一种语体(Politeness as the register)。

语体是指“与社交语境有关的系统性变体”(Lyons,1977)。

或者只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aliday,1978)
(3)、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Politeness as a pragmatic phenomenon)。

这种观点如今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Thomas,1995)。

(二)、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许多学者们注意到,谈话双方未循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所以探讨合作原则必须要考虑礼貌原则。

语言学家(G.N.Leech)曾指出:“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补的关系,礼貌原则可以援助合作原则。

由此,对礼貌原则的研究也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三)、礼貌原则的准则
(1)、得体原则(Tan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例如:
1、停车!
2、我想下车。

3、麻烦你能停一下车么?
以上三句的礼貌程度依次递增,显然第一句是不礼貌的,听话者从1中受益最少,受损最多。

而从3中受损最少,周一最多。

所以第三种语言行为更多地体现了礼貌原则。

(2)、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有利于自己,不利于他人的观点。

例如:
4、路这么难走,开你的车去呗!
5、路这么难走,开我的车去吧。

例4的说话人多考虑自己,让他人吃亏。

例5则多考虑他人,多让自己吃亏,这凸显了礼貌原则。

(3)、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贬损他人的表达。

例如:
6、那个女人真胖。

7、那位太太真是珠圆玉润。

从听话者的角度,例7的说话者做到了尽量赞赏别人的赞誉准则。

然而例子7违反了赞誉准则,不太礼貌。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多贬低自己,少赞誉自己。

例如:
8、这是我送你的礼物,好好收着,好几千块呢!
9、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例8的说话人大加赞誉自己的礼物,违背了尽量贬低自己的谦逊准则。

例9没有赞誉自己,而是尽量贬低自己,做到了谦逊原则,显得很礼貌。

(5)、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

例如:
10、甲:太好了,今天转播球赛!
乙:是吗,真棒,我最喜欢看球赛啦!
该例句中充分体现了一致原则,让气氛愉悦的同时也加强了说话双方的感情交流。

而如果对方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件事,而回答是“我最讨厌这个了,无聊。

”这样就会破坏气氛,还会使谈话对方都大为扫兴,不太礼貌。

以上的准则就是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在交际中经常要遵守的准则。

这些只是大体准则,不能一概而论,还有根据语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礼貌策略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生活中有很多行为和言语都是不礼貌的,因此要多加注意。

比如,问女士年龄;用手指指别人;一直盯着别人看等等。

除了注意一些不能做的行为,还要注意生活礼仪,例如用餐是否得当,穿衣是否得体。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面部表情,语气,以及身体语言等等。

不得不说,礼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下介绍的是言语中体现礼貌原则的一些具体策略。

(一)进行对话时,要多运用微笑以及信任的语气
微笑时博得好感的重要武器,微笑本身就是一种礼貌,体现了对听话人的尊重。

而信任则更能让听话着觉得舒服,从而达到更和谐的对话关系。

(二)更多地运用委婉语
能满是赞美的妙语。

当意见产生分歧时,不得不发表个人意见,这是最好使用一些措辞谦和的晚宴,以便不产生忠言逆耳的效果。

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委婉语会使人舒服感觉友善,尤其在表达拒绝,批评,请求等等。

(三)尽量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礼貌级别是一个连续体,在一般情况下最直接的表达就是最欠礼貌的,而最间接的表达则是最礼貌的。

这就如同使用委婉语,避免生硬刺耳直白的用词。

也就是说,语言手段越间接,话语就越显得礼貌。

四、总结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礼貌原则也是言语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

深刻认识到礼貌原则的重要性,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简单介绍,结合了各种语言环境进行分析,以便寻求一种更加便利和谐的人际交往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