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栽培学课件-3

水稻栽培学课件-3


2014年7月2日
第1页
2. 叶的生长-叶位分工

本田(大田)期叶片分为3组(崔继林):
第1组为第7~12叶,与分蘖、长根关系密切
第2组为第13~15叶,对茎、穗的影响最大
第3组为第16~19叶,主要影响灌浆结实
2014年7月2日
第2页
3. 分蘖的生长
主 茎 分 蘖
2014年7月2日 第3页
(1)分蘖的分化与生长
第38页


2014年7月2日
(1)抽穗开花过程-2
2014年7月2日
第39页
(2)米粒发育-胚的发育
1精核+卵→合子,数小时静止→第1次横向 分裂→ 2天后形成→ 梨形细胞块→至4-5天, 分化出生长点、胚芽鞘原基等→ 6-8天,第1 叶原基分化形成→ 10天左右,胚形态完成, 基本具发芽能力。
2014年7月2日
第12页
(1)茎的结构与功能-3
b. 茎内输导组 织走向和联络n-2叶、n-1 号分蘖大维管束联 系最密切
2014年7月2日 第13页
(1)茎的结构与功能-4

茎节是稻体内输气系统的枢纽。在茎节与叶鞘基部的连接处, 有一群细胞间隙很大的薄壁通气组织。其上方与上位节间及 叶鞘的通气腔相连,下方与下位节间的通气腔相连。节网维 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以及横隔壁的细胞间隙均较大,经这些 组织使叶鞘基部的通气组织和髓腔相连。节部的通气组织还 与根的皮层细胞间隙相连。这样,构成了一个从叶到根的相 当完善的输气系统。从气孔进入叶部的氧或光合作用放出的 氧,就依赖这个系统输入根部,供根部呼吸和向环境泌氧之 用。
2014年7月2日 第32页
穗分化的过程-6
颖花的长度接近最终长度1/2时,其花药内大量的花粉 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当颖花长度达最终长度85% 时(5mm左右),大量四分子出现,减数分裂完成。 此期伸长迅速,穗长由3~4cm伸长到10cm。2天左右。 此期对逆境最敏感。
2014年7月2日 第33页

自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后期起颖花 原基不断增加,至雌雄蕊形成中期前后达最 大值。 减数分裂期间,因部分颖花原基停止发育而 退化,分化发育颖花数减少,约至出穗前7- 10天,不再退化,颖花稳定。
第36页

2014年7月2日
7. 开花受精与结实
2014年7月2日
第37页
(1)抽穗开花过程-1

抽穗:穗上部颖花的花粉及胚囊成熟后1-2天,穗顶露出顶叶 鞘1~2cm,称为抽穗。全穗抽完5-7天。水稻抽穗即可时开花, 第3天左右开花最旺盛。全田15%、50%、85%的茎蘖抽穗则 分别称为始穗、抽穗和齐穗。
开花过程:适宜温度23-35℃,湿度50-90%。开花时花丝伸 长,浆片由于CO2作用形成酸性环境,吸水膨胀可达原大小的 3倍,推开内外颖。 花时:一般籼稻10-11时,粳稻约迟半小时至1小时 活力:一朵花开颖约30分钟,柱头活力可延续数天,但花粉 离开花粉囊5分钟即可能失活。
2014年7月2日
第7页
(2)分蘖的有效与无效

有效分蘖:主茎开始拔节时,具有独立根系、可自 养的分蘖(>4叶),最终可成穗。
无效分蘖:主茎开始拔节时,无独立根系、不能自 养的分蘖(<3叶)。 动摇分蘖:有3张叶的分蘖,条件好可最终成穗, 条件不好则死亡。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此期之前长出的分蘖有效, 其后长出的一般无效。N(品种总叶数)-n(伸长 节间数)。
2014年7月2日
第9页
4. 茎的生长


茎由节和节间(两个相邻节的中间部分)构成。
叶片均着生在节上,每片叶包括芽鞘、不完全叶均各 自对应一个节。 水稻的前中期,节与节聚在一起,距离很近,或者说 前面大部分节间都不伸长;自拔节期开始,最后几个 (一般4-7个)节间陆续伸长,株高迅速增大。 稻株上的叶、分蘖和不定根都由茎上长出,茎具有支 持、输导和贮藏功能。
2014年7月2日 第30页
穗分化的过程-4
穗上部发育最快的颖花原基,其内、外颖原基上方 分化出6个雄蕊原基突起和一个居中的较大雌蕊原 基突起。此后顶部的颖花外颖原基长成风雪帽状, 包裹花器大部。此期幼穗长5~6mm。3~4天。
2014年7月2日 第31页
穗分化的过程-5
颖花进一步发育,当颖花长度达最终长度的四分之 一(1.5~2mm)时,造孢细胞分裂形成花粉母细 胞,同时雌雄蕊原基上出现柱状突起。此时幼穗长 1.5~3.0cm。2~3天。
茎端生长锥基部,顶叶原基的对面分化出环状 突起-穗颈节,其上是穗轴。持续2天左右。
2014年7月2日 第28页
穗分化的过程-2
生长锥上出现新的横纹-从第一苞的腋部起,由下 而上各苞的腋部长出圆头状突起,为一次枝梗原基。 4~5天。
2014年7月2日 第29页
穗分化的过程-3
一次枝梗原基逐渐长大,其基部出现很浅的苞的横 纹和小突起,即二次枝梗原基。其上再分化出小突 起为颖花原基,二次枝梗原基和颖花原基着生的部 位,长出许多白色苞毛。 5~10天。
拔节期:倒(n-2)叶抽出期,n为品种的伸长节间数。
2014年7月2日 第16页
拔节期公式的推算
基部向上第 n伸长节间伸长= 基部向上第 n-1伸长节间伸长= 基部向上第 n-2伸长节间伸长= 抽穗 孕穗 倒1叶抽出
………………………………………………….
基部向上第 1伸长节间伸长(拔节)= 倒?叶抽出
2014年7月2日
第40页
(2)米粒发育-胚乳的发育
1精核+2极核→初生胚乳核→ 3小时左右, 分裂,此后约每小→ 时分裂一次(无细胞壁) → 3-4天,游离的胚乳核→在胚囊形成两层 靠胚的地方胚乳细胞长出胞壁→ 外层细胞不 断分裂增殖向内推挤→ 10天左右,分裂结束, 进入充实阶段 淀粉、蛋白质充实到胚乳细 胞。
第25页

2014年7月2日
6.穗的发育
(1)形态结构 圆锥花序,由穗轴、一次枝梗、 籽粒 二次枝梗、小穗梗、小穗组成。
二次枝梗
一次枝梗
2014年7月2日
穗轴
第26页
(2)穗的分化发育
a.
穗分化的过程 整个分化过程持续24-36天,江苏省中稻 品种多在30天左右。
2014年7月2日
第27页
穗分化的过程-1
第20页
根、叶生长的同伸关系
n叶抽出=n叶节根原基分化=(n-1)-(n -2)叶节根原基发育=n-3叶节发根=n-4 叶节根出一次分枝根=n-5叶节根出二次分枝 根
注意: 拔节后,发根盛期与其上方的第4叶抽出期相当
2014年7月2日 第21页
根系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离土表0~10m的土层中(约占80 %),特别是0~5cm的表土层分布最多,耕 作层以下分布很少。 自移栽初期至生育中期,根系主要向斜下方 发展;抽穗期根系的分布与中期相比分布在 土表和深层的根系增加。
2014年7月2日
第5页
水稻叶、蘖的的发生有以下规律:


n叶抽出≈n-3号分蘖的第1叶抽出
分蘖的第1叶抽出后,其出叶速度与 主茎叶片大体同步 主茎上发生的分蘖称为一次分蘖,一 次分蘖上可再发生分蘖(二次分蘖), 其抽出与母茎的关系,也同于主茎与 分蘖 叶蘖 同伸 关系

2014年7月2日
第6页
叶蘖同伸示意图
分蘖的概念:由稻茎基部的节(分蘖节)上的 腋芽(分蘖芽)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的。
一般芽鞘节和不完全叶上不发生分蘖


茎秆节上的芽一般不萌发(潜伏芽),特殊 情况下发生,成为高位分蘖。
2014年7月2日
第4页
分蘖原基的形成与分化发育:
第n叶组织分化后期,其上位风雪帽状幼叶的叶缘 下方出现小突起即分蘖原基 细胞分裂殖,依次 形成分蘖鞘原基、第1、第2叶原基,成为分蘖芽, 此时其母茎同节位叶抽出 母茎同节位叶向上 的第4叶抽出时,分蘖的第1叶抽出。
穗分化的过程-7、8
四分子分散→小球状花粒→经1次有丝分裂生成1 个营养核和1个生殖核→1个生殖核再经1次有丝分 裂生成两个精子。 颖花抽出前1~2天,花粉粒充实完成,呈淡黄色。 8~12天。
2014年7月2日 第34页
穗分化时期的鉴别


叶龄余数
剥穗,观察
2014年7月2日
第35页
颖花分化数的消长
2. 叶的生长-出叶

稻株营养生长期(幼苗期除外),相邻的各 叶片分化进程保持着大体稳定的顺序关系, 即:心叶内包着3个幼叶和1个叶原基。
心叶(正在抽出的叶,假定为n叶)正在抽出 =n+1叶(心叶后面1张叶)叶片伸长 =n+2叶处于组织分化后期 =n+3叶处于组织分化前期 =n+4叶处于原基突起状

黄根、褐根:在根的中部和基部的老熟部分,泌氧 能力减弱,使得根际氧化圈缩小到到根的表面,使 被氧化成的水合氧化铁化合物沉积在根的表面,故 根表有黄褐色或赤褐色的铁膜。
第24页

2014年7月2日
稻根的颜色与活性-2

黑根、水渍根:在土壤还原性极强的情况下,因土 壤有机质种类不同,会大量产生有毒的硫化氢等有 害有机酸,而根系的泌氧能力不足以氧化这类物质, 这些物质沉积于根表或侵害根体,使根呈现黑色、 青灰色或被毒死呈水渍状。 因此,是否具有黑根、灰根、水渍状根及其数量多 少,常被作为根系是否健康和土壤通透状况是否良 好的重要指标。而把黄白根的比例作为根系活力状 况诊断的指标。
2014年7月2日
第41页
(2)米粒发育-灌浆路径
2014年7月2日
第42页
(2)米粒发育-两种灌浆类型
水稻因品种不同,有同步灌浆和异步灌浆两种 类型:
同步灌浆:一般在小穗型品种中出现,如武育粳3号 等。其强势粒、弱势粒在启动灌浆、迅速灌浆和灌浆 结束等时间上较接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