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信用服务和风险转移工具

19-信用服务和风险转移工具

信用服务和风险转移工具【本讲重点】第三方信用服务风险转移工具【导言】企业不可能靠自己解决所有信用管理问题,况且也不专业。

就象你打官司要请律师一样,请专业信用管理公司和专业的金融机构帮助我们解决信用管理问题,更高效,更专业。

有些中国企业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美国人惊奇中国公司能够不请任何一家中介机构的帮助就签订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合同,所以他们会疑问“中国人胆子真大?”有些外国企业苦于找不到风险规避工具,一个小型法国企业的财务总监,就曾十分不解地向我求助“你能不能帮助我找到在中国规避风险的工具,我们愿意为此付费,而不是去花那么大的力气去了解和管理客户,因为我们的业务量不大,完全靠自己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是不划算的。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企业可利用的信用服务种类和目前我国这些服务的现状。

第三方信用服务1.资信调查对客户、合作伙伴、债务人、供应商等进行信用和其他信息的调查,以帮助企业做出授信或追账等决策。

(1)目前国内可提供的资信报告种类◆基本信息报告◆普通信用报告◆深度信用报告◆专项调查报告◆资产调查报告◆后续信用报告◆经营者个人信用报告(2)目前国内有一定规模的资信调查公司◆邓白氏(外资)◆华夏信用(内资)◆新华信(内资)2.商账追收目前,国家不允许律师事务所之外的其他企业代理追账业务。

有的资信公司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追账业务。

国外,这项业务很成熟,美国就有上千家追账公司。

3.大型征信数据库目前,尚没有足够大的征信数据库,可以让企业随时查询客户信用信息。

但是,国内各主要资信报告提供商都有自己的征信数据库。

4.信用管理软件知名信用咨询公司有各自不同的企业信用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5.信用管理培训华夏国际企业信用咨询有限公司开展公开信用管理培训和针对企业的内部培训。

6.信用管理咨询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设立信用部、制定信用制度和信用政策、规范信用管理流程、设计信用分析模型和信息化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

风险转移工具1.信用保险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保险与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一起被并称为四大保险业务,而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信用保险的主要构成部分已经有了近百年历史。

据统计,1999年全球出口信用保险总量高达3500亿美元的规模,目前在全球国际贸易中,有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在日本、法国、德国和韩国,这一比例分别达到39%、21%、13%和18%。

可以说,出口信用保险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快速发展,使得出口商们可以选择灵活的贸易支付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提高出口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起步于198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开展了此项业务。

13年来,两家机构累计承保的出口贸易额达180亿美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外经贸的发展,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的发展。

但和国外市场相比,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明显滞后。

2000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当年出口额的1%左右,投保企业数不足出口企业的8%。

具体而言,这种落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险种较为单一,并且缺乏出口信用保险的立法保障和专门经营机构。

另一方面,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重视明显不够,出口贸易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业务规模与出口规模相比很不对称,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国内信用保险市场还在蹒跚而行的时候,外资保险公司却早已将目光盯住了这块“肥肉”,法国科法斯、德国格宁,这些国际信用保险业的巨头无一不对中国市场垂涎三尺,因为它们看到了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广阔空间。

其中,科法斯公司还没有取得保监会的执照,但已经在企业信用评级上开始做文章,旨在为今后开展信用保险业务打下良好基础;而德国格宁,早在去年就在上海成立了格宁信用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为中外公司在信用管理方面提供广泛的咨询服务业务。

不难看出,外资保险采取曲线介入,意在外围抢滩信用保险市场。

2.保理基本概念保理业务,又称保付代移业务,是指卖方以赊销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卖方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的综合金融服务。

保理业务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

作为一种新颖的贸易融资方式,近20年来,保理业务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据统计,1991年全球发生的保理业务总额为2660亿美元,到了1998年已经突破5000亿美元,在西欧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尤为迅猛,在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发达国家,国际保理业务已经占其保理业务总量的30%以上。

1987年10月,中国银行与德国贴现和贷款公司签署了国际保理总协议,这标志着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正式登陆,1992年2月,中国银行加入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

2000年3月,中国银行首家推出了两项国内代理融通业务:发票贴现业务和综合保理业务。

同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购买了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10亿元人民币应收账款,这是国内最大一笔保理业务。

目前,我国加入F CI的商业银行仅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两家,据FCI统计,1999年我国保理业务量仅为3100万美元,其中中国银行一家就占了2/3强,由此可见,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不仅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很不平衡。

国际保理业务由于迎合了赊销、承兑交单托收等贸易方式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得到广泛运用。

尤其对商业银行而言,开办保理业务不仅丰富了业务品种,拓宽了市场范围,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润。

作为出口保理商的银行,除了可以获得发票金额0.l%-0.4%的佣金外,还可以通过向出口商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收益。

对进口保理商的银行,由于承担买方信用风险,因此佣金比例更高,一般为发票金额的0.41%,并可以收取30美元左右的银行费用和一定的单据费用。

目前中信、光大、招商等多家商业银行都已经开始涉足国际保理业务这一领域。

【自检】请根据你自己的认识对保理与信用保险业务进行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目前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普遍形成,赊销已经成为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信用证等传统的贸易结算方式的使用率只有10%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保理业务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在赊销方式中的广泛运用。

保理业务是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负责信用销售控制、销售分类账管理和债款回收的业务;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是一种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它承保了出口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过程中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

据统计,1999年全球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总量分别达到5700亿美元和3500亿美元的规模,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看,两者都能为出口商赊销产品提供风险保障,但这两种业务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表22-1 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的区别对照表业务名称保理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比较项目保障程度典型的保理业务,都是无追索权的,出口商在批准的信用额度内可以获得100%收汇保障。

出口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通常获得70%—90%的风险保障,这一方面体现了保险机构稳健经营的原则,另一方面是由于保险机构为避免滋生道德风险。

保障范围担的是进口方不能履约的一切风险,保理业务开展的主要地区都是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政局比较稳定,政治风险相对较小,因此保理商更注重商业信用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提供的保障既有商业信用风险又有国家风险,并且对这两种风险都有明确的细分。

由于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进口国在很多情况下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且政局动荡,所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更重视对国家风险的评估,一些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往往都建有动态的国家风险评估系统。

保障效果保理是以保理商自身的实力为出口商提供担保。

一般来说,保理商多为商业银行的附属机构或是规模较小的专业保理公司,其抗风险能力无法与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相比。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非盈利性的险种,保险人通常是国家设立或支持的金融机构,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体现了国家对出口贸易的扶持。

保理业务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之上的,如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信息服务系统一方面依靠伯尔尼协会各成员国之间建立的信息网,另一方面依靠自身的信息系统。

由于出信息服务系统方面(FCI)的E DIFACToring系统和国际保理商集团(IFG)新开发的IFDEX2000系统,它们能使其成员在几分钟完成对某一买家的资信调查和授信。

因此,保理信息服务系统具有速度快的优点。

但它的服务范围目前还只局限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授信体系仍未建立,目前我国一直未开展进口保理业务就是这个原因。

口信用保险机构要全面地评估商业信用风险和国家风险,所需收集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体系、外汇管理政策、人文环境和企业资信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出口信用保险的信息服务系统具有信息面广的特点,能为风险评估难度较大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资信调查,有助于出口企业拓展新市场。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信息服务系统的缺点是评估周期长、成本高。

出口商融资方面保理业务主要为出口商提供短期融资,出口商可在票据到期日以前先从保理商处获取80%的出口货款,其余20%俟票据到期后收取。

出口信用保险本身不带有融资性质,但出口商可以利用其开立的出口信用险保单顺利地从银行融通资金,若进口商采用汇票结算,还可以向银行进行票据贴现。

综合服务水平方面保理业务是完全建立在商业化运作基础之上的,能为出口商提供高水平的综合服务。

费率较低(一般不超过发票金额的1.5%),手续简便。

赔偿期限短,为从货款到期日起90天。

能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带有国家扶持性质。

出口信用保险通常为120至150天。

不能提供财务管理与追收及账目记录管理财务管理与追收及账目记录管理出口商品范围方面一般而言适合做保理业务的商品,是金额小、批量多的消费品,如服装、针纺织品、鞋类、小家电、玩具、皮革制品、灯具、文体用品、箱包等,这些产品可直接进入进口地商店销售且进出口双方对产品质量易达成共识。

因此保理通常面对的是中小出口商。

做出口信用保险的商品范围很广,除了消费品外还包括大型机电产品和资本及半资本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