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于中国改革比较

俄罗斯于中国改革比较


“休克疗法”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私有化。大规模私有化,取消对私营活动的限 制,通过私有化和对现有国有企业实行严厉的控制, 约束国有企业。
二、自由化。一次性大范围地放开物价,而且力争 一步到位,形成自由价格制度,为经济市场化创建 必要条件。 三、稳定化。实施严厉的财政金融政策,紧缩银根, 削减赤字,平衡预算,稳定价格。
中国与俄罗斯改相同的历史起点 改革模式的路径差异 两种改革路径的后果比较 总结
①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 执政的国家; ②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③都是公有制占统治地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一统 天下的所有制结构; ④都有着几十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经验教训; ⑤都是幅员辽阔的大国; ⑥都期望通过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⑦改革都具有相同的国际环境等等。
渐进式改革强调改革保持平稳过渡,重视 改革顺序选择,把改革的风险在一个较长的过 程中释放出来,以避免或减少新旧体制转换过 程引起剧烈的社会震荡和恶性通货膨胀,保持 经济平稳增长。
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农村后城市的原 则。渐进式改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改革 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 统一起来,避免发生大的社会动荡。 二、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增量、后存量的 改革原则。“增量改革”或“体制外改革”, 是在原有计划体制旁边或周围发展起新体制或 新的经济成分,以此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和 逐步改革整个经济体制。
无可否认,“休克疗法”曾经给俄罗斯的经 济造成过巨大的伤害,但就此否定“休克疗 法”,那么便忽视其长远的,积极正面的影响。 “休克疗法”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俄罗斯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变化。
一、俄罗斯基本上确立了私有制,所 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俄罗斯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 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
中国1976年以来历年GDP增长率:
中国的改革进程,在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 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改革进程中,中国的经济实现了 平稳的增长。1978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 增长接近10%,居世界首位;并且由原来占世界贫 困人口的1/4降低到1/20。市场开始发挥资源配置的 基础性作用。当然,渐进式改革的副作用也一点点 显现出来。GDP的增长也同时带来了今天的贫富差 距过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贫富 差距和俄罗斯的贫差距从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两种改革路径的后果比较 :
俄罗斯:
6000 5000 4000
GDP
3000 2000 1000 0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份
系列1
回顾俄罗斯进行“休克疗法”后的经济状 况,从1991年到199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 值逐年下降19%、12%、15%、4%、6%,其 下降幅度之大使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将近20 年。1992年,俄罗斯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下 降了56%,国民收入下降到了1976年的水平。 而由其改革带来的问题还包括贫富差距的进 一步扩大。
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都是向市场 经济过渡,但两国在改革的性质和方式的选择上有 着本质的区别。
俄罗斯:休克疗法
中国:渐进式改革
所谓“休克疗法”是指改革过程中的硬 着陆,是经济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突然转 变为市场经济,试图一夜之间消除旧体制, 建立新体制。由于这种改革措施具有很强的 冲击性,社会经济会受到极大的震荡,甚至 处于“休克状态”,故将俄罗斯的尽快实现 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称之为“休克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