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好一所学校 造福一方百姓

办好一所学校 造福一方百姓

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温县自古人杰地灵,这里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卜子夏的故里。

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有一所办的红红火火的民办学校,校园内垂柳依依,绿草茵茵,鲜花簇放,处处美不胜收;一幢幢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鳞次栉比,高标准的教室、实验室、语音室使学校充溢着现代化的气息。

这就是开温县民办教育先河的温县新宇学校。

殊荣连连业绩辉煌
2002年7月,温县新宇学校乘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东风应运而生。

7年来,温县新宇学校强力实施“科技兴校、名师强校”的发展策略,全面启动创建名校工作,教职员工在学校创始人马有根董事长的带领下,同舟共济,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校生已由建校初期的200多名猛增到3000余名。

该校在2002年荣获“县级文明单位”“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信息化教学先进单位”等称号的基础上,2003年又荣获“焦作市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绿色学校和温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殊荣。

2007年与2008年,该校连续两年获得焦作市民办教育先进学校一等奖,并授予焦作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称号。

2011年又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学校光荣称号、焦作市民办教育质量大奖并奖现金13万元。

名师名校创新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培养合格的学生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新宇学校汇聚着温县教育界的众多精英,董事长马有根是一位上世纪7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也是一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

他曾先后荣获过河南省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殊荣,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新宇学校建校之初,马有根就把打造一支名师队伍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点工作。

他对教学丰富的名师一道了求贤若渴的地步,为求贤才、访名师,他磨破了鞋底,跑细了腿。

原县教育局副局长李鹤祥、县实验二中校长张友谊、县职教中心党支部书记白长胜等一批教育界的前辈纷纷加盟。

再加上学校冲千名应聘教师中心精心挑选出类拔萃者。

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发奋进取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因材施教,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

新宇学校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科学管理和教师的勤奋努力。

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世纪情况,教师对学生实施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分层次备课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教案中针对成绩低、中、高三类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安排不同的课后作业。

分层次授课教师通过分层次的提问和课堂练习,让学习好的“吃得饱”,学习中等的“够得着”,学习差的学生也能“消化得了”。

分类辅导这是最能体现分类特点的环节,对学习差的学生重点辅导,由浅入深地
为他们弥补知识缺漏,让他们迎头赶上。

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重在开发其非智力因素,培养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由中转优。

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则是一方面知道他们打牢基础,横向拓宽,一方面鼓励冒尖,纵向加深。

分类布置作业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重在巩固基本知识,选做题则面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重在培养他们达到大纲规定的较高要求。

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创新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学校评价教师首先看责任心、事业心,看教师是否愿意弯腰是垃圾、带头打扫卫生,是否能主动陪护学生去看病,是否会接待家长,教学成绩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的提高幅度。

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看重表现,树立只有不到位的教育方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

创新和谐快乐的课堂学校改变多年来教室的黑板、桌凳、讲台的设置形式,拆去讲台和高堂桌,增加黑板,师生平等和谐,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一块在黑板上书写的学习园地;学生自习时分小组围坐,营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氛围。

教学流程初步形成了“目标——自学——反馈”“活动多、练习多、激励多”“明确目标、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巩固练习、达标检测”的模式,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创新课堂我参与、我进步、我快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不光会写、会讲、会表演,更进一步会谭杰与拓展;同时要求教师将备课教案改为学生学案,克服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弊端。

启动“读经识字”特色活动让学生诵读经典美文、唐诗宋词,练习硬笔书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此项活动学校采取不同年级选学不同范本,每周语文课安排一节集中学习,每天上午上课前学生展示背诵,每月学校普查评比一次。

表现还哦的学生利用课间、升旗集会时间面对全校师生背诵。

每周一节写字课,学生每天写你、硬笔书法字一页,学校对班级评等级,发证书给予奖励。

厚德载物,用情感浇铸爱心工程“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选择适用学生的教育”,这就是新宇学校的教育观,对学生实施的“爱心工程”,则是新宇对教育改革的一项创举。

爱心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
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师生帮扶对象每个教师承包3名学生,每位教师都要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做好培养过程的记录。

与学生家长互通信息以便对症下药,形成教育合力从领导做起,学校每位领导承包一个年级,同时承包3——5个学生。

制定帮扶学生的具体措施分五个阶段:第一,通过个别谈心、走访家长、主题班会等方式以情感人,从而转化他们的思想,立下“战胜自我”之志。

第二,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实施赏识教育,使他们体会到战胜自我的欢乐。

第三,巩固阶段。

通过写成长档案、专题作文、回忆录等方法,将现在的成长与以前的消沉作比较,一以前的旧我称帝告别。

第四,通过师生结对子、成立优秀生和学困生互帮小组,从行动上“战胜自我”。

第五,通过表彰大会以及优秀学生的经验介绍,实现自我完善。

在施教过程中,学校积极倡导成功教育和激励教育,要求老师对学生倾注真情和爱心,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贯穿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向教师传授“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教育得法,皆能成才”的教学法宝和“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法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对学困生给予特殊关爱,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

文化灵魂润物无声
校园文化铸就了新宇学校发展的灵魂,这就是令人感受最深的一点。

让学校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每个角落都闪现美,这就是新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追求。

该校在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上舍得投资。

精心设计,文化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一致,浑然一体,体现出了和谐校园的理念。

每一条格言,每一句话都琢磨推敲,都经典深刻且耐人寻味,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

校园大门口,“做中国最好最受黄英的老师”、“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家长夸奖”,道出流星雨学校教师的工作目标。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奋力打造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的特色学校”是新宇学校每一位教师的愿望。

文化墙更是该校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校园从北到南的墙壁上有近30快版面,既有校长寄语、办学理念,又有新课标的课堂要求;既有教师的必备素质,又有学生的一日规范。

“人世间,贵在和;和生爱,消隔阂。

对双亲,要孝敬;尽孝道,扬美德······”这是有校长马有根和师生们共同创造的“三字经”,还有“惜时篇”“明理篇”“勤奋篇”,使师生们时刻感悟颇深,明白怎样做人;“作文擂台”书画作品展“”文明寝室评比“,更让学生学习生活有比有赛。

该校投入巨额资金修剪的八角亭、休闲广场、”怡馨园“读书长廊,为校园增添了亮色;即便是垃圾桶,也色彩斑斓,摆设整齐划一,与路灯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大气,既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又美化环境。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五谷杂粮天天吃,身体强壮不挑剔“”一粥一饭,须知皆浸透汗水“,餐厅里的标语提醒着学生勿偏食,要节约。

”“室洁书香有梦亦有志,和谐向上共创文明寝室”“家的感觉在这里更好”,寝室里醒目的标语,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创上被褥整齐一致,床下鞋子一条线,桌上用品一个向,学生的生活好习惯在这里得以养成。

班级文化建设是新宇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今已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主、认可教师协调合作、学生积极参与的班级文化建设格局。

有的班级抓住“勤”字做文章“勤思考,勤笔记,勤举手,一勤天下无难事”,培养学生做勤快之人;有的班级从“学会尊重,爱心常在”入手,升华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的班级提出“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要求学生谦虚向上。

新宇学校还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班有主题班会、野炊、远足活动,年级有篮球、乒乓球、拔河、诗歌朗诵、演讲等比赛,学校有迎新年、庆六一大型文艺晚会和春秋两季运动会,诸多的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又使学生在锻炼中增长了才干。

正是“水乳交融”的校园文化建设,如缕缕春风,似丝丝春雨,滋润着新宇学校师生们的身心,是学校环境变美了,学生懂事了,气氛和谐了,校风、班风、学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新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成就也引起了市县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吸引周边县市众多中小学校参观学习,全县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特地在该校召开;学校优美的环境,浓郁的书香氛围,令与会者赞叹不已。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在新宇学校,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教职工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的精神,感受到了董事长马有根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不屈不挠的执着于追求。

我们相信,新宇学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