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图档:模具设计规范
1.目的:为达成冲模设计、加工准确、通用,快速之目的,确保模具及样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2.范围:适用于在厂内自行开发产品及客户委托设计的模具设计。
3.定义:
3.1冲压模具:利用其生产五金等冲压产品,适用于冲压机生产用的模具。
4.权责:
权责内容详见模具设计流程图(请参考附件一)
5.作业流程:
5.1模具设计流程图(请参考附件一)
6.作业说明:
档名前加模具编号,如XXXXX-L01A,共用模用B表示,则在第一套完整图号后加互换产品之展开图,料带图。
互换之零件等,编号为XXXXXB-L01A。
XXXXXB-03等;复制模用N表示,若有多套,分别用N1,N2,N3。
标件图为最后一张即第y张。
<图号>,<档名>
统一。
建议:整套模具只能有一个总图,总图用XXXXX-ALL命名,所有图档都在总图里完成,确认无误后存出,尽量保持总图为最新版本。
注:除客户要求外,模具模号一般以产品料号为准。
6.2.
注:模板素材尺寸公差为+0.3~+0.5 6.3.标(零)件及配合
*1。
下模入子刀
口到边距离
>/=4.0;建
议下模入子
比脱板入子
单边大1.0
导
料板>0.5,
脱板入子不
用避位。
*2。
端子类刀口
用两段式
(8+17),
上8.0用W
C,下
用SKD11,
冲子用WC,
刀
口
直线
位1.5斜1.
0度
落屑对于特
别小的冲子,
刀口可直线
位0.0斜0.
2度落屑。
注:一般五金配件以伍全公司目录为标准。
*3。
脱板入子挂肩均统一为4.0。
*4。
入子大小不得小余4*5(过小不便于加垫片或敲出)。
*5。
零件之间滑动要求时,一定要放单边间隙,一般为0.01。
*6。
敲击孔模座统一钻Φ5.0,垫板钻Φ3.5,特殊情况允许钻或割Φ2.1。
*7。
对于铁壳或铜壳,刀口做整体式,冲子刀口材料用
SKD11/SKH9/ASP23HRC62,脱板刀口入子,及夹板入子浮升块用
SKD11;成形冲子入子均用SKD11/SKH9/ASP23。
6.4.作图规范
6.4.1.颜色:
除虚线.中心线等特殊线为便在打印时以区别其粗细外,其余线均以随
图层决定颜色,标注线之文字与指引线用绿颜色.当正式出图时,除标
注.虚线.中心线等特殊线外,其余全部随图层色,图档设变时,将设变部
位用其它颜色区分开来。
6.4.2.图层:
6.4.3.标注
模板之销孔,导柱孔,入子框口,以3位小数标示
磨床加工之尺寸,以3位小数标表
铣床加工,落料孔,脱背板过孔,挂台,让位,其它非重要尺寸,
以1位小数标示。
模板之坐标标示以左下角为坐标原点,模座以此点为原点,除脱背板外其余各板叠加原点相同。
6.4.4.打印:
内容线宽备注
标注文字字高模仁1.0,模板3.0
说明文字字高模仁3.0,模板5.0
标注线
虚线,中心线
示意线0.15
剖面线
图框
模板,零件0.25
标注说明与版面之详细规格,参照标准样本
6.4.5.设计注意事项
1.产品图是否正确,公差是否合理,是否合付冲压工艺?如产品宽度±0.02,在放公差时,建义放到最下线-0.02或-0.01,这样可减少修模次数。
2.展开是否正确,有无反向,有无考虑公差补偿?
常见展开计算公式:1):当r/t<=0.50时k=0.25当0.5<r/t<=1.0时
k=0.25~0.30
当1.0<r/t<=2时k=0.30~0.35当2.0<r/t<=4时k=0.35~0.40当r/t>4.0时k=0.40~0.45
如果是90°成形且R/T<1.0时,一般作清角处理:补偿量直接
&=0.4~0.45T.
3.排样是否省料.送料是否顺利,成形是否稳定,浮高H是否合理?
4.刀口有无过接,是否会有毛头产生?建义两刀口重切长L应在
0.05<=L<T范围内较佳
5.有无考虑冲子,入子,刀口强度:冲子太弱时,需要补强,可通过PG,脱板入子做双重保护结构,也可缩短冲子长度来增加冲子刚性;夹板脱板
入子壁厚S>=2.0一般做3.0;刀口S>=3.0,一般做4.0。
6.工站先后顺序是否安排合理,非稳定工步是否有改良余地。
7.对非稳定之尺寸有无调整?对于精密端子高低PIN,轴向偏:建义一定要加调整。
8.有无遗漏工位?
9.入子大小是否合理,有无防呆?入子要求有一定的强度;防呆一般通过倒C角来控制装入方向。
10.有无考虑入子共享性?前后工步若相同,建义零件做成一样
11.有无考虑入子的加工性?零件形状尽量要设计简单,加工容易:能磨不割,能割不PG,形状尽量简单,缩小加工时间。
12.折弯.撕口处有无脱料装置?90°折弯,若公差较小(±1.5°)时,一般要分两部成形,前后折弯点偏离1/4πR,后一步要加脱料装置;撕口成
形一般先要压料,再撕口成形,且要做顶料装置,否则材料会卡在里
面。
13.有无考虑避位即其对工位造成的影响?为了加快组模进度,要避位的地方一定要画出来:一般避位单边+0.5即可,精密避位0.05~0.1。
14.落料是否顺畅?落料框口要足够大,不然会造成崩刀口或断冲子,根
据实际经验对于高速冲床模具现规定:刀口垫块落料周边比刀口边缘
MIN矩离大0.5,下垫板大1.0,下模座要大1.5~2.0且落料框口不要
与螺丝孔干涉,实在干涉时可通过移开螺丝孔或落料框口倒C角来
避免。
15.是否有调整扇形装置?
16.标件是否符合通用性?
17.是否有防入子跳出装置?当下模刀口做双层结构时,其刀口尽量要用导料板压隹,若压不住可把刀口加长或用斜楔压住,也可把双层入子
用燕尾槽抠紧连成一体,这么厚的入子很难跳出来。
18浮高是否合理?成形之后的局部形状在送料时,后面是否有成形入子或浮块把它挡住。
19.检查产品图纸公差是否合理?一般下料尺寸最小公差为±0.02,成形尺寸为±0.03~0.05。
20模板图在标注时,有高精度要求入子孔边框用3位数表示,穿线孔,落料孔,以及铣床加工部位1位数表示,铣床加工部位尺寸必须标注
清楚,线割孔只需标出穿线孔位置,其边框不需标注穿线孔一般画
Φ2.0,当边框<3*3时,穿线孔一般不画,其边框一定标出来,防止铣
床加工人员误钻,一般用打孔机打出穿线孔。
21.零件图是否表达正确,完整,零件尺寸标注时,各个视图原点是否在同一点上,这样便于看图和校对尺寸对于零件图上重要尺寸包括角度要
用三位小数表示,非重要尺寸用一位小数表示,便于加工人员加工,
节省时间(成形研磨角度尺寸必须标明)。
6.4.6.模具標准TYPE:
A-TYPE(附件一)精密端子
B-TYPE(附件二)精密彈片,精密五金
C-TYPE(附件三)彈片,五金
D-TYPE(附件四)彈片,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