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科索沃独立看国际法上的自决权

从科索沃独立看国际法上的自决权

从科索沃独立看国际法上的自决权[摘要]在当代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政治领域,关于民族自决权问题的研究总是能够吸引广泛的注意力。

而在非殖民化结束后,如何处理自决权与国家领土完整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复杂而尖锐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选择以科索沃独立的视角来分析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索沃独立民族自决分裂主义The Study About International Law of Self-determination on Kosovo IssueAbstract: In contemporary area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issues about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lways attract wide attention. Especially,In the end of decolonization,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s facing a complex and acute problem. Based on this, the analyze about self-determination on the independence of Kosovo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The independence of Kosovo;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Separatism目录引言 (4)一、科索沃独立以及是否适用民族自决权的争论 (4)(一)科索沃独立的背景 (4)(二)科索沃独立——不是民族自决 (5)二、民族自决权与分裂主义 (6)(一)民族自决权的发展 (6)(二)民族自决权与分裂主义的区别 (7)三、科索沃独立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对少数者保护的看法 (8)(一)科索沃独立对我国处理“台独”的启示 (8)(二)对少数者的国际保护的看法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1)引言民族自决权,在初期形成国内的政治和法律概念时,就开始了理论界的争论。

至二战后,民族自决权成为国际法上的重要原则,但有关的争论仍在继续,甚至愈演愈烈。

殖民体系瓦解后,国际社会出现的一些新的思潮和现象,使人们开始对民族问题及其相关的民族自决权出现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诸如:殖民体系瓦解后的民族自决权是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民族自决权可否适用于主权国家中的少数人?实施民族自决权如何防止国家分裂等等。

随着科索沃的单边宣布独立,民族自决权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一、科索沃独立以及是否适用民族自决权的争论弹丸之地的科索沃,却承载着太多太久的恩怨情仇。

一个原本相对单纯的民族问题,在大国的参与下,塞、阿两族的科索沃地位之争逐渐变得国际化和复杂化了。

2008年2月17日,它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而独立,这一大胆的举动,再次触动了国际政治舞台的敏感神经。

科索沃单方面独立将给地区安全乃至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就此因为存在严重分歧而变得十分紧张。

对此,各国对科索沃的独立反应不一。

它的独立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国际法律秩序,引发了国际法领域的诸多问题。

而通过追溯科索沃的历史,探究它的独立缘由,则可以对其独立所涉及的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问题做了相关的阐述。

(一)科索沃独立的背景科索沃是原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位于塞尔维亚南部,其中90%的居民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其余多为塞尔维亚族人和黑山族人。

通用语言为阿尔巴尼亚语。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一直在谋求科索沃独立。

从1999年以来,科索沃一直在联合国的托管之下。

科索沃的地位问题一直随东西方代表不同文明的大国的关系而起伏不定。

塞尔维亚人认定它是自己的“圣地”,因为塞尔维亚在12世纪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最强盛的国家,而阿尔巴尼亚族人只是在奥斯曼帝国入侵和塞军败退北方后才大量迁入的。

而阿尔巴尼亚族人则坚持认为,公元前4~5世纪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部落伊利里亚人是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自古以来就是阿族的领土。

这样,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要求真正的自治独立,而塞尔维亚人又不会轻意舍弃他们十分珍爱的“故土”,科索沃这颗巴尔干的“定时炸弹”时刻存在着爆炸的危险。

而这种斗争延续长达近千年。

随着阿塞之间的武装冲突升级,科索沃也成为了有关国家军事干涉的借口。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因为南斯拉夫拒绝签订有损其国家主权的“朗布依埃协议”,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

轰炸了78天后,在俄罗斯的调停下,科索沃问题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权限中。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244号决议,使科索沃一直处于联合国的托管之下。

2005年11月,科索沃未来地位谈判正式启动,但因各方分歧较大,多轮谈判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7年8月,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授权下,启动新一轮会谈,谈判仍以失败告终。

2008年2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讨论科索沃局势,但依然未能打破僵局。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议会在首府普里什蒂纳举行特别会议,议员们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科索沃独立宣言,单方面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而独立。

由此可见,科索沃问题是历史形成的一个难题,它既经历了上下两千多年的曲折演变,又遭受过列强的蓄意摆布,至今在许多争端上仍难辨是非。

(二)科索沃独立——不是民族自决由于自决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语言、历史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自决权成为具有不同背景和思想根源的复杂概念。

“自决原则或者说自决权的法律含义现在还不是完全清楚的,尤其是因为在某些方面它似乎与国际法的其他规则相抵触的。

”①围绕着自决权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颇多的争议,从而使自决权问题的探讨就像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②而自决权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它涉及政治学、宪法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法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其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民族自决的概念急需给予定义而且对其内容几乎无一致看法。

”③卡塞斯教授为了解决分离与国家领土完整的冲突而进行的内外自决权划分的论述,应该说,代表了如今的主流观点。

内部自决权,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各民族拥有平等地位,均享有发展本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管理本民族社会事务的权利。

外部自决权是与内部自决权相对而言的。

所谓外部自决权根据传统的概念主要是指被压迫民族,包括殖民地人民和其他在外国统治下的民族,摆脱被压迫的地位,获得独立的权利。

④随着非殖民运动的基本结束,外部自决权的内容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但无论如何,外部自决原则主要涉及的仍是人民或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外部自决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即使并不局限于将外部自决权理解为殖民地人民获得独立的权利,也仍然超不出国家间关系这个传统的范围。

就科索沃而言,它虽然以阿族为主,与塞尔维亚在历史上也是分分合合,但现在它不是①[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分册)[M].王铁崖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78.②Antonio Cassese,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J].A Legal Reappraisa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1.③[美]路易斯.亨金:国际法:政治与价值,张乃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75.④白桂梅.国际法上的自决[M]. 中国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殖民地,也不由外国人占领(虽然1999年后由联合国托管),只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所以它根本没有什么行使对外自决权的问题。

实际上,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这是分离而非自决。

分离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脱离该国成为另一个国家,可能是建立新国家,也可能是与另一个国家合并成为其一部分。

可见,分离是对一个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破坏。

而自决却不一样。

正如上文所述,国际法文件在规定自决权的同时,一般都会规定自决权行使不得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所以,国际法的自决不包括分离。

⑤在当前,如果国际社会要维持既有的国际法体系和正常的国际秩序,那就必须限制和阻止任何破坏这种体系和秩序的社会力量,其中包括分离主义。

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曾明确指出,“联合国过去从未接受过、现在不接受、而且我相信永远也不会接受某一国成员的一部分分离出去的原则。

”不过,分离权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中都是存在的。

但分离权应该是国家享有的同意其治下的部分领土和人民分离出去的权利,即同意分离权,不管这种同意是主动同意还是被动同意。

前者如前捷克斯洛伐克主动赋予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分离权,后者如巴基斯坦赋予孟加拉国的分离权。

但就科索沃而言,根据1999年6月联合国通过的1244号决议,从法律上说它依然是塞尔维亚领土的一部分。

虽然科索沃阿族一直在谋求独立,但塞尔维亚政府只是赋予其高度自治权,并没有给予其分离权。

从这方面说,科索沃在未获塞尔维亚同意的情况下,其擅自宣布独立从国际法上说也是不能被予以承认的。

因为它违背国际法的精神,危害了国家主权,破坏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统一。

二、民族自决权与分裂主义(一)民族自决权的发展自决的概念历史悠久,根植于美国和法国革命,正式提出于俄国十月革命,充分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世纪60和70年代的非殖民运动。

⑥民族自决权被作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列入基本人权的范围是在二战之后,特别是非殖民化运动之中,其得到了《联合国宪章》、《国际人权文书》以及其他国际法文件的确认。

因此,民族自决无论最初作为政治纲领被列宁提出,还是后来发展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人权,均与非殖民化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然后,在非殖民化运动之后,非自治领土、托管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所剩无几,各殖民地人民和其他被压迫民族基本上获得独立。

但是,尽管殖民统治已基本肃清,各国在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但因为国家还有大小、强弱和贫富之分,国际关系中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存在着以强凌弱,以富压贫;还存在着民族斗争和民族分裂。

譬如:⑤范宏云.论国际法上的分离权[J].武汉大学学报, 2008, 1.⑥白桂梅.论内部与外部自决[J].法学研究,1997(3),115-116.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南斯拉夫国内的民族矛盾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各民族苦心支撑了70多年的南斯拉夫联邦,在民族分杀、“民族净化”、难民如潮的腥风血雨的内战中分崩离析,南斯拉夫各民族开始经历空前的民族灾难;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口解决科索沃阿族、塞族的民族矛盾,防止“人道主义的灾难”悍然对南联盟实施狂轰滥炸,不仅没有真正解决科索沃的民族冲突,反而给南联盟及科索沃的人民带来了新的更大的灾难,当地各民族的权利进一步受到侵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