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史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史综合检测卷(一)含答案

综合检测卷(一) 中国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解析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更替方式,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世袭,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等级制度,符合宗法制,故C项正确;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D项错误。 答案 C 2.战国时有思想家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然而,同为“显学”的儒、墨两家诸多思想却多有相异之处。下列属于墨家言论的是( ) ①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体现了墨家节用的思想,故①正确;“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体现了墨家讲求实际功利的思想,故②正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体现了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故③错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体现了墨家尚贤思想,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秦汉时期中央政府担心郡守的权力太大,与己不利。于是每郡派一个官员去监视他。该官员的职务是( ) A.郡尉 B.枢密使 C.监御史 D.刺史 解析 郡尉为秦汉时期郡守佐官,掌军事,故A项错误;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主管军事,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担心郡守的权力太大”、“每郡派一个官员去监视”可知是掌管监察权的监御史,故C项正确;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且监察区域是州,东汉后期职权不断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故D项错误。 答案 C 4.唐朝窦冀在描述某书法家的作品时作诗云:“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该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柳公权 C.怀素 D.颜真卿 解析 王羲之善行书,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故A项错误;柳公权善楷书,以骨力劲健见长,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狂僧挥翰狂且逸”,怀素为僧,且善狂草,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故C项正确;颜真卿善行书、楷书,楷书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故D项错误。 答案 C 5.《续通志·职官四》这样描述古代某中央机构:“起于唐末,五代特重其职,至宋而专掌财赋,皆以重臣领之。”该中央机构是( ) A.尚书省 B.门下省 C.枢密院 D.三司 解析 材料“至宋而专掌财赋”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时增设的三司使(三司的长官),其分割了宰相的财权,故选D。尚书省、门下省是唐代的行政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事,故A、B、C排除。 答案 D 6.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指出:“11~13世纪(宋代),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一个新世界诞生了,其基本特点已是近代中国的特点。”符合其观点的是( ) A.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B.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C.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 解析 材料强调宋代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变化。A项出现在汉代,故A项错误;B项出现在唐代,故B项错误;宋代经济生活中,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C项正确;D项出现在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C 7.有学者认为:“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此学者“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主要是基于朱熹( ) A.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了天理高度 C.建立了系统而独特的心学理论 D.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解析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将儒学上升到哲学化的高度,并形成严密体系,故A项正确;此前北宋五子已将儒家伦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故B项错误;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故C项错误;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完成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故D项错误。 答案 A 8.明朝正德《松江府志》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一空,其衣食全赖此。”此史料反映出田家( ) ①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②雇佣附近妇女从业 ③需要缴纳沉重的税务 ④家庭生活十分艰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妇女“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说明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故①正确;妇女来自家庭而非雇佣,故②错误;“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一空,其衣食全赖此”体现赋税沉重,家庭生活十分艰辛,故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清初某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为政之道,必先田、市”。从上述的材料信息中可以得出( ) ①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②他的经济思想与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相似 ③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 ④他的思想是对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继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根据“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可知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故①正确;根据“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可知他主张农商并重,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类似,故②正确;根据“夫富在编户……不可以为国矣”可知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故③正确;他主张农商并重,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相悖,故④错误,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0.鸦片战争后,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一份提议:“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中方让出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 D.传教士传教权 解析 领事裁判权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非法特权,故A项正确;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故B项错误;协定关税是指交易双方在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关税由双方商定,故C项错误;传教权是指信仰宗教的人可以到另一国家去宣传其信仰,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古往今来每个王朝将要崩溃时,常会出现文天祥式的英雄。王朝的腐朽无能反衬出他们的可敬可歌。在黄海海战中涌现的类似英雄有( ) ①丁汝昌 ②叶祖珪 ③邓世昌 ④刘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丁汝昌、叶祖珪、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的英雄,故①②③正确;刘永福是反割台斗争中的英雄,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2.20世纪初的一份政府文件中称,“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来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发布这个命令的最可能是( ) A.满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解析 留辫是维护满清统治的重要标志,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体现革命后社会面目焕然一新,要求全社会实行剪辫运动,故B项正确;北洋军阀是封建军阀专制,剪辫与否对其统治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国家中剪辫成为普遍风俗,无需政府强制执行,故D项错误。 答案 B 13.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地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李欣淑的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李欣淑积极向上的心态 B.《临时约法》对自由的规定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D.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 解析 社会现象是指“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而非李欣淑本人,故A项错误;1917年段祺瑞击败张勋后没有恢复《临时约法》,因而材料中现象不可能是因为《临时约法》的规定,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抨击封建伦理道德,使中国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从而就有李欣淑等人追求女性解放的举动,故C项正确;女校等新式教育的发展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条件而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C 14.孙中山于1919年10月《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中说:“试观今次学生运动,不过被激而兴,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者即强也。”孙中山所称的“绝伦之巨果”应该是( ) A.罢免曹、陆、章职务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 解析 罢免曹、陆、章职务是在巴黎和会期间,故A项错误;学生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标志,且与孙中山的政治立场不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推动着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故D项正确。 答案 D 15.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折线图。据此可得出( )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③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由折线图可知甲午战争后(1895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从折线趋势来看这一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