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第二章 第三节 卤代烃附答案

人教版选修第二章 第三节 卤代烃附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致冷剂。

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A. 有4种B. 有3种C. 有2种D. 只有1种2. 下列一卤代烷,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CH3CH2Cl B.(CH3)2CHCl C.(CH3)3CCl D.(CH3)3CCH2Cl3.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腿部受伤常喷洒一种液体物质,使受伤部位皮肤表面温度骤然下降,减轻伤员痛感。

这种物质是A.碘酒B.酒精C.氟里昂D.氯乙烷4.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B.甲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C.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5.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两反应A.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B.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C.产物相同,反应类型相同D.产物不同,反应类型相同6.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液体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原子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7. 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发生一氯取代反应后,可生成2种同分异构体,则原C3H6Cl2应是A.1,2—二氯丙烷 B.1,1—二氯丙烷 C.1,3—二氯丙烷 D.2,2—二氯丙烷8.卤代烷C5H11Cl的结构有八种,其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烯烃的结构有A、二种B、三种C、四种D、八种9.有机物CH3-CH=CH-Cl 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⑤聚合反应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全部 B.除⑤外 C.除①外 D.除①、⑤外10.溴乙烷中含有少量乙醇杂质,下列方法中可以除去该杂质的是A.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到170℃,使乙醇变成乙烯而逸出B.加入氢溴酸并加热,使乙醇转化为溴乙烷C.加入金属钠,使乙醇发生反应而除去D.加水振荡,静置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离去水层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11.由2—氯丙烷制得少量的CH2OHCHOHCH3需要经过下列几步反应A .加成→消去→取代B .消去→加成→水解C .取代→消去→加成D .消去→加成→消去12. 下列关于氟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态氟氯烃都是比空气轻的烃B. 氟氯烃化学性质较活泼,易液化,易挥发 C .氟氯烃大多无色无毒D 平流层中氟氯烃的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层的循环反应 13.在卤代烃RCH 2CH 2X 中化学键如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B .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C .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D .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14. 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2CH 3CH 2Br +2Na CH 3CH 2CH 2CH 3+2NaBr ,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A .CH 3Br B .CH 3CH 2CH 2CH 2Br C .CH 2BrCH 2Br D .CH 2BrCH 2CH 2CH 2Br15.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Cl,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B .能使溴水褪色C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 2反应D .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 醇溶液反应16.下列卤代烃发生消去后,可以得到两种烯烃的是A .1-氯丁烷B .氯乙烷C .2-氯丁烷D .2-甲基-2-溴丙烷 17.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CH 3BrB .CH 3C CH 3CH 3Br C .C CH 33CH 3CH 2Br D .CH 3C CH 33CHBr C CH 3CH 3318.某气态烃1mol 跟2molHCl 加成,其加成产物又可被8molCl 2完全取代,该烃可能 A .丙烯 B .1,3-丁二烯 C .丙炔 D .2-丁炔 19. 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 A .丙烷>乙烷>甲烷 B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C . 一氯乙烷>一氟乙烷 D .1—氯戊烷<1—氯丙烷 20.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 ,然后再滴入AgNO 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气体生成则可发生了消去反应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发生了消去反应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 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A .甲 B.乙 C.丙 D .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三、填空题21. 学习卤代烃的性质时,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 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 ;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盛水试管(装置)的作用是 。

(2)若你用另一实验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李明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 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 3 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

小明由此得出溴乙烷与NaOH 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钠。

老师和同学都认为这样不合理。

若请你用实验验证该反应中生成了溴化钠,你与小明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方法是 。

(4)用波谱的方法能方便地检验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根据你学到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使用波谱的名称和波谱仪器记录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 。

22.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NaOH ,乙醇Br 2的CCl4溶液(1)A 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2)①的反应类型是 ;②的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 (1) 甲苯 →TNT (2) 丙烯 → 聚丙烯(3) 2-溴丙烷→丙烯 (4) CaC 2→乙炔 (5)2-溴丁烷→2-丁烯24.卤代烃在NaOH 存在的条件下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例如OH -等阴离子)取代卤代烃中的卤原子。

例如:CH 3CH 2CH 2—Br +OH -(或NaOH )─→CH 3CH 2CH 2OH +Br -(或NaBr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溴乙烷跟NaHS 反应:(2)碘甲烷跟CH 3COONa 反应:25.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克/厘米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

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 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 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烧瓶a 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反应温度是170℃,CH 3CH 2OH℃浓硫酸170→CH 2=CH 2↑+H 2O ;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

(2)安全瓶b 可以防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 是否发生堵塞。

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 中的现象: 。

(3)容器c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5)c 装置内NaOH 溶液的作用是 ;e 装置内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答案卷姓名21.(1)目的现象作用(2)反应原理;(3)实验方法;(4),。

22. (1)A ,。

(2)①;②。

(3)④。

23.(1)(2)(3)(4)(5)24.(1)(2)25.(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5)_____21. (1)该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乙烯(或验证溴乙烷与NaOH 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 ;现象是 高锰酸钾溶液红色褪色 ;盛水试管(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气体中少量的乙醇 。

(2)反应原理是 CH 2=CH 2 + Br 2 → BrCH 2CH 2Br 。

(3)你与小明实验方法分别是将混合溶液用HNO 3酸化 、 向溴乙烷中加酸化的AgNO 3溶液进行对比 。

(4) 使用波谱的名称和波谱仪器记录的结果分别是 核磁共振氢谱图 、 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3 。

或红外光谱图 、 发现—OH 、C —H 、C —O 振动吸收 。

22. (1)环己烷 (2)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3)Br Br 乙醇△+ 2NaBr + 2H 2O23.略24. (1)CH 3CH 2Br + NaHS→CH 3CH 2HS + NaBr(2)CH 3I+ CH 3COONa→CH 3COOCH 3+ NaI 25. (1)CH 2=CH 2+Br 2 → CH 2BrCH 2Br ;(2)b 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甚至溢出;(3)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 气体或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4)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 ②实验过程中,乙烯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5)吸收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吸收挥发出来的溴,防止污染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