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摘要】一个人能否走上成功之路,将取决于这个人个性品质
的优劣。少年儿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学生进行良好个
人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小学语文
教学培养学生个性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营造宽松气氛,唤起
学生自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激发情感,
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尊重独特见解,启发学生异众;开展良
性竞争,鼓励学生进取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个性
一、个性的涵义
个性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
定的特性。个性包含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是
个性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为行为特异性的心理特
征部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性包含需要、动机、兴
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共同构成个性的整体。一个
人总是在个性倾向性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活动中表现出特定的个性
心理特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人的个性发展。
个性的塑造和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心理卫生问题,然而也是语文教师
在教学中不能不重视的研究方面。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
“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
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少年儿
童的成长、发展,主要是由他所处的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和所受的
教育决定的。小学生的性格、个性尚未定型,正处在形成的过程中,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最近出现的许多有突
出才能的少年儿童,尽管他们的成长条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
同的,那就是他们均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
看到,学习好的学生大都自信,有股韧劲,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做
就要把它做好,表现出顽强的意志。而厌学的学生,并非智力差,
而是缺乏自信,自控能力差,不能抗拒挫折,战胜不了自己的学习
惰性,表现出意志力薄弱。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
标志就是他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
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可
以说,一个人能否走上成功之路,将取决于这个人个性品质的优劣。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快节奏、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在的少
年儿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应对学生进行良好个人品质的
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
1.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
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
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代老师要唤回学生
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
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
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在许
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
驱动下,他们才获得最终成功的。
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程的课堂
舞台上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
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
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
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
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自学时要求学生
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
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
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
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激发情感,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
的一种态度体验,而人的行为是要改变客观事物以达到预定的目
的。积极争取的态度,会促使人们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的。所以
说,良好的情感是个性培养的动力,良好个性的培养是在潜移默化
中完成的。
4.尊重独特见解,启发学生异众。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
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
性特征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
许学生有不同答案,允许学生个性张扬,让学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见,
进行创新。
5.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进取。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而且由竞争而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
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素质。
我们必须结合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
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
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6.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持桓。现在许多小学生对自己感兴
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但兴趣受到客观原因(困难、挫折)的阻
挠时,就半途而废了,这种没有持恒心,没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是不
会攀登科学辉煌顶点的。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杰出成就,最重要
的一点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
懈的精神。因此老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给学生树立典
型,培养他们的这种品质。
总之,尊重人的精神和个人价值观的多样化是现代教育的基点,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
然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