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
PARK 04
幼儿的情绪:
哭
哭本身不是情绪,而是一种行为 表现,当哭作为情绪表达方式的时候, 它更多表达的是负面情绪。
哭
婴儿的啼哭:
•饥饿 •发怒 •疼痛 •恐惧和惊吓 •不称心 •招引别人 •生活经验不足、生活能力低下、力不从心
哭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 绪表现就是哭。
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 逐渐带有社会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 啼哭会减少。
笑
医学家指出: 聪明的孩子对外界 事物发笑的年龄比 一般儿童要早,发 笑的次数也更多。
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 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又称内源性的笑。 女婴比男婴次数多,在睡着时发生得最普遍。可以在没有外 界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也可由各种广泛的刺激引起。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 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1、小班幼儿喜欢身体接触,希望
老师摸一摸、亲一亲、牵着手。
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重视、注 意、表扬。 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 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欢
动物也有情绪
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现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 属于什么? 情绪,是外显的、暂时的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 属于什么? 情感,内隐的、稳定的
案例一:开学第二天早上,成成被小然不小心撞了,他大声哭着说是小然不小心撞了他,我就安慰了一下也没放在 心上,并接着组织幼儿学习新的韵律早操。后来我不经意间发现成成脸颊上青了一块,才意识到事情可能有点严重,再 看他很不开心的撅着嘴,我就马上过去细细地询问了他以及小然事情的经过,他们都说了不小心撞的,那我就让小姑娘 道歉了,但是他还是情绪低落,我软硬兼施、又哄又骗的,他还是一直委屈的直掉泪,我就请他坐到边上冷静一下。慢 慢的他看着我们学操也不哭了,但是让他一起来学他就又撅着嘴不高兴。等到我叫小朋友去小便喝水了他又犯倔了,怎 么哄和施压都没用,就一直坐在边上生闷气。后来还是师傅强硬地拉着他去吃饭,他才在我们的哄骗下慢慢吃完了饭菜, 吃完饭后情绪就好起来了。下午我观察他时情绪已经好了。 案例二:一天早上晨间锻炼时,突然听到成成大声的哭了起来,我走过去询问他,他说是小坤打了他,于是我就去 问小坤,他说是成成先打了他。这时我就问成成:“你有没有打他?”成成说:“是小坤先打了小诺。”于是我说: “小坤打小诺是不对,但是你也不可以打他,你打他了就是你不对。”成成就撅着嘴站在了边上不玩了,等到去做操时 他又开心了。 案例三:这天下午放学前,画画突然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成成打我。”还没等我开口说话,成成已经抢着对画 画说:“我已经跟你说对不起了。”然后小姑娘也就去排队没说什么了。 案例四:前两天放学,我走在成成的后面,手不小心甩在了他的背上,他说:“老师你碰到我这儿了。”我说了声 对不起,他抬起头笑着说:“没关系。”
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成成是一个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 且他不会管理他的情绪。通俗点讲就是他可以打别人,但是其 他人不能碰到他,如果把他弄痛了更是以大哭作为他告状的方 式。但是从以上四个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改变,从一开 始他不能排解悲伤的情绪到能够平静地表达出他人对他的“伤 害”并能微笑面对,这是一个帮助他去克服以自我中心并学会 管理情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鼓励、放大、强化 他偶尔一次的“谅解”行为,同时在他突出的地方,如上课能 认真听讲、动脑筋思考、学本领快等方面多表扬,给予他榜样 的带头机会,帮助他建立自信心,从而帮助他明辨是非,学习 控制他的负面情绪。
3.怕生(6个月左右出现) 婴儿的感知和记忆力的发展,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 产生对陌生人的恐惧、不安。
4.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 随着想象和活动能力的发展, 2岁左右的孩子本能的对黑暗 等让他感觉不可知、无法把握的、陌生的事物和情境产生害怕情 绪。
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 并企图保持与另一 个人亲密的身体联 系的一种倾向。
有利的变化——积极(肯定)的体验 不利的变化——消极(否定)的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
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绪发生早 情绪人和动物所共有, 情绪是低级、简单的体验
情感
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发生晚 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情感是高级、复杂的体验。 稳定性、持久性 比较内隐,不轻易流露
区 别
情境性、暂时性 外部表现明显
语调激昂,节奏轻快
语调低沉,节奏缓慢 语言生硬,态度凶狠
4、 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
婴幼儿时期是个性奠基期,个性结构中最重要的心理 特征是性格,性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情绪情感,
儿童早期情感发展,对个性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
俗语:三岁之貌,百岁之才。
三岁看老相,七岁定终身。
03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THANKS 谢谢欣赏
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三四周起) 人的声音和人的脸特别容易引出他们的微笑。 到第8周时,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
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月左右) 婴儿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对陌生人带有一种警惕 性的注意。这种有差别的微笑婴儿最初的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发生的标志。
联
1、情绪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2、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系
• 3岁前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 生理需要是否满足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 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思考:为什么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
01
情绪情感的概述
热身活动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看那,大家一起都来拍拍手; 如果感到生气你就跺跺脚, 看那,大家一起都来跺跺脚; 如果感到伤心你就轻轻哭, 看那,大家一起都来轻轻哭; ……
猜一猜: 在愤怒、生气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 成水后,将其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将 会发生什么?
结果: 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
面部表情
眉开眼笑 目瞪口呆 咬牙切齿 张口结舌 两眼无光…
体势表情
捧腹大笑 紧缩双肩 坐立不安 振臂高呼 手舞足蹈…
言语表情
尖锐、急促、 声嘶力竭; 缓慢而低沉…
表情一——脸部变化
认一认
表情一——面部表情
高 兴 惊 奇 生 气
悲 伤
恐 惧
轻 蔑
表情二——手势
表情三——语音语调
高兴时
悲伤时 愤怒时 爱抚时 语言温柔,和颜悦色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马的实验研究:将人 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 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发现:
心平气和
悲愤
愤怒、生气
儿童成长中关注的两大方面
智商(IQ) 情商(EQ)
成功=20%IQ+80%EQ 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定义:
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
依恋
婴幼儿依恋发展的意义:
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 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 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 助婴儿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04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与培养
一、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1.道德感 3岁
2.理智感
3.美感
5岁
二、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案例分析
依恋
依恋是指婴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 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联系。是存 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 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强烈持久的 情感联系。
依恋
依恋的特点:
特点一: 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 时,儿童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和满足。
依恋
依恋的特点:
特点二: 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他人都 更能抚慰孩子。
依恋
依恋的特点:
特点三: 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 边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恋行为, 寻找依恋对象。
依恋
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喜欢看所有人的脸,甚至是假面具。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偏爱母亲,不反感他人。
案例分析
〔案例二〕
案例分析
〔案例三〕:刚开学,小班活动室内”热闹”极了。到处都是 千姿百态的哭声,有放声大哭,径直扑向活动室门口的。有 抽抽戚戚摸鼻涕的。有默默流眼泪的。老师试图安慰,但人 数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活动室充斥着声嘶力竭的大哭大 闹:“我不要来幼儿园,我找妈妈,我要妈妈……” 〔分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消失的依 恋对象,幼儿的安全感缺失,焦虑感油然而生,借哭闹宣泄 自己的分离焦虑情绪
恐惧
恐惧是婴儿出 生时就有的情绪反 应,甚至可以说是 本能的反应。
恐惧
恐惧的分化所经历的阶段:
1.本能的恐惧(出生时就有) 婴儿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 觉等刺激引起的。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4个月开始) 记忆的发展、深度知觉的发展。
恐惧
恐惧的分化所经历的阶段: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情感能决定人的行为,对人的 行为起推动和抑制作用。
1、 动机作用
情绪随认知的发展而发展, 并对儿童的认知活动起 促进和抑制作用。
2、
影响幼儿认知发展
情绪是儿童认知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研究猴子
3、 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依恋
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6-7个月,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害怕陌生人。 7-8个月,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但比母亲的依恋淡薄。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7个月后,依恋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熟悉的人。三岁以后, 建立双边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