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2、督导的实施
曾华源教授将督导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依赖期(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鼓励 学生建立信心) ■怀疑期(降低学生对自身怀疑度) ■发展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提 高专业认同) ■自主期(分享经验和成功)
三、督导模式
• 各种督导模式只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模 式强调不同的重点,并不能严格划分督导 模式之间的界限。督导者也不应过分强调 督导的模式化。
信任
关心
二、督导的功能
• 1、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教育功能 • 2、行政功能
• 3、支持功能
1、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教育功能
• 曾华源教授 ⑴ 协助被督导者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原则和精 神; ⑵ 协助学生充实专业知识,磨练专业技巧;
⑶ 促进被督导者的自我认识,提高其对专业身份
的认同; ⑷ 协助督导者了解服务对象的特性和问题;
第二节
督导者
பைடு நூலகம்
• 一、督导者的素质 • 1、严格的专业知识训练背景和丰富的工作 经验; • 2、督导者应接受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训练, 有足够的教导学生的能力和意愿; • 3、督导者必须对所在机构的政策和工作程 序十分熟悉。
二、督导者与实习学生关系的 建立与督导过程
1、督导模式的作用 • Munson(1981,1983) • 结构模式(传统、个人的、小组的和独立 的) • 权威模式(认可和能力) • 教导模式(苏格拉底问答法、成长的和整 合的)
1、成长与发展模式
• 强调学生的发展与成熟水平是督导活动的 基础,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制定督导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高自己对专业 的认同。
2、学徒模式
• 强调督导者与实习学生紧密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模式中,督导者在学生掌握了专业 知识的基础上,其督导方式主要是进行个 人经验的传授。
3、结构化学习模式
第五章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督导的含义和功能
• 第二节
督导者
第一节
督导的含义和功能
• 一、什么是督导
(一)督导是一个管理过程(针对机构而言) (二)督导是一个教育过程(针对督导对象而言) (三)支持和激励工作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的 专业动机(针对督导者和被督导者的关系而言) 关系
⑸ 帮助被督导者认同机构,并遵守机构的政策、
组织、行政程序,并了解可以利用的资源,以 为案主提供更充分的服务。
2、行政功能
Kadushin : ●工作规划和分派; ●工作检查和评估; ●工作协调与认可; ●行政的缓冲者; ●协助制定政策; ●建立沟通渠道。
3、支持功能
√增强学生的自我功能、建立信心、减低实习 学生的消极情绪; √及时的关怀和支持,使学生在工作中有安全 感,从而愿意不断尝试新的工作; √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工作成就,培养专业信心, 激发工作热情。
• 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智能结构与社会工作专 业结构的相互配合性。强调学习过程是有 一定结构的。这种模式需要督导进行严密 的设计,以求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4、行政模式
• 强调学生的实习必须融入机构的整体工作 程序之中,学生的实习目标必须是机构整 体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评价学生实习 效果的标准也是机构的目标的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