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

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

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 第一节 番茄生产技术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原产于南美洲地区。 一、生物学特性 (一)主要形态特征 1、根:番茄的根系由主根和1—3级侧根构成,主根垂直向下伸长可达1m以上,但主要根群分布在地面以下30cm左右的土层中,根的再生能力强,较耐移栽。

2、茎:呈半直立性或蔓性生长,需支架栽培。分枝能力强,几乎每一节上均能生产分枝,需要整枝,茎上易生不定根,适合扦插繁殖。

番茄分枝结果习性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由始花芽相邻的上位侧芽生成第一次分枝,间隔2—3叶,出现花序后,再生成第二次分枝,如此相继向上分枝,构成合轴分枝,称为“主干”。

3、叶:单叶, 羽状深裂或全裂,叶面上布满银灰色的茸毛。叶片形状有花叶型、皱叶型和薯叶型三种类型。

4、花:多为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花瓣黄色,自花授粉,小果型花序单花多,大中果型少些,每个单花在花梗与花柄连接处有一个明显向内凹陷的圆环,称为“离层”。当营养条件不良或环境条件不适时,花或果实即从“离层”处脱落,导致落花落果。

5、果实:为多汁浆果,果肉由果皮及胎座(果肉)组成。大型果实有心空5—6个,小型果只有2—3个,形状有圆球形、扁圆形的、卵圆型、犁形、长圆形、桃形等;颜色有:红色、粉红色、橙黄色、黄色等,是区别品种的重要标志。

6、种子:扁平略呈卵圆形,灰黄色,表面有茸毛,种子成熟早于果实,一般在授粉后35—40天就有发芽力。

(二)生长发育周期 1、发芽期:种子萌动 — 破心,需6—9天。 2、幼苗期:破心 — 第一花序显蕾,需45—50天。2—3片真叶展开,茎粗约2mm时开始花芽分化。

3、开花坐果期:第一花序显蕾到坐果,包括开花、授粉、受精到子房膨大,是由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为主的转折期。

4、结果期:从第一花序坐果到最后一穗果实采收完毕,陆续开花,连续结果。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生育适温为10—30℃。 2、光照:喜光,光照不足时易徒长,并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3、水分:吸水力强,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适宜的空气湿度为45—55%,土壤湿度为60—80%,不耐涝。

4、土壤营养: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宜的PH为6—7,但对土壤的养分要求较高。 二、分类(品种类型) 1、按植株的生长习性分类: A:有限生长类型:又称自封顶类型。当植株分化出一定数量的花序后,茎端以花序封顶,不再伸长.

B:无限生长类型:又称不封顶类型、非自封顶类型。始花节位较高,多在10片叶以上,一般间隔2—4片叶着生一花序,植株高大,果型较大。

2、按果皮厚度分类: A、薄皮番茄:果实皮薄多汁,种腔大,不耐挤碰,成熟后果肉很快变软,存放期短,耐贮运性差。

B、厚皮番茄:果皮厚少汁,种腔小,耐挤碰,可长期存放,贮运性强。 三、栽培季节 (一)露地栽培:只能在无霜期内进行。 (二)保护地栽培:大棚、小拱棚和日光温室。 四、栽培技术 以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为例: 1、品种选择:以销售市场为主,宜选用结果期长,果实大,品质好的品种。 2、播种育苗:对种子进行处理(晒种1—2天后,采用温汤浸种)后播种,也可采用嫁接育苗方法进行育苗。

3、施肥作畦: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化肥施入作为基肥,其中2/3撒施于地面作底肥,结合土壤深翻使粪与土混合均匀,其余的1/3整地时集中条施,平整地面,作南北走向的低畦。

4、定植:9月份定植,开沟定植或铺膜后开穴定植。 5、田间管理: (1)温度和光照 缓苗期间:白天T=25-30℃,夜间T=15-20℃;缓苗后:白天T=20-28℃,夜间T=10-15℃;结果后:T要求严格,地温不低于15℃。

(2)肥水管理: 水:缓苗后及时浇一次缓苗水,之后到第一层果坐住以前,控水蹲苗。当第一层果有核桃或鸡蛋大小时,及时浇水。进入结果期后,冬天15—20天浇一次,春季10—15天浇一次,高温季节5—7天浇一次水。

肥:当第一层果坐住时,进行第一次追肥,首次收获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以后每次收获后进行追肥、尿素、磷酸二氢钾,进入生长后期可以每5—7天对叶面喷施它们的混合液。

(3)整枝(植株调整) ①单干整枝:保留主干结果,其他侧枝及早疏掉,也可以保留果穗下的一个侧枝,结一穗果摘心,成为改良单干整枝。

②双杆整枝:除主干外,再保留第一花序下所抽生的第一侧枝结果,其余侧枝除去。 ③连续换头整枝:主干保留3穗果摘心,留其下强壮侧枝代替主干,再留3穗果摘心。 (4)摘心:主要用于无限生长类型。根据栽培目的,在确定所留果穗的上方留1—2片叶摘心。

(5)搭架:及时搭架、人字形架或三角\四角圆锥架,也可以采用绳架。搭架后及时绑蔓。

(6)蔬花蔬果与保花保果:番茄容易发生落花落果现象,所以生产上常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例如:2、4—D.番茄灵(一种防落素)进行点涂或喷花,另外,为了减少营养的无胃消耗,保证预留花都坐果以及他们的商品性,还应及时去掉多余的花果和畸形果。

(7)再生措施: 五、采收与催熟 :番茄的果实成熟需要四个过程: 1、绿熟期:果实已充分长大,顶部发白,整个果实由绿转为白绿色。 2、转色期:果实顶部由白开始变色,直到1/3果面变色时止,此期果实坚硬,耐运输,可食用,但风味较差。

3、成熟期:果实由1/3果面变色到整个果面变色为止,果实仍有较大硬度,食用风味最佳。 4、完熟期:果面全部变色后,色度逐渐加深,果实逐渐变软,此期含糖量增高,含酸量减少,种子成熟饱满。

番茄果实的采收时期,因采收目的不同而异,例如: 1、用于长期贮存或长途贩运的在绿熟期采收。 2、用于短距离贮存或运输的在变色期采收。 3、就地销售的在成熟期采收。 4、用于加工和留种的在完熟期采收。 对未着色的果实进行人工催熟,可提早转色,及早上市,目前各地广泛应用乙烯利催熟,方法有三种:

1、涂果法:500—1000mg/kg乙烯剂落液涂抹植株上的绿熟期果实,可提早6—7天成熟。 2、浸果法:将绿熟期的果实采下后,用2000到3000mg/kg的乙烯剂落液浸一下,然后堆放4—5层,3—5天后(22—25℃)可着色,一周后可达食用红色程度,比自然成熟提早5-7天。

3、涂果柄法:1份乙烯剂加水3—4份,涂抹植株上绿熟期的果实的果柄,可提早成熟6—7天。

第二节 茄子生产技术 茄子原产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 一、生物学特性 (一)主要形态特征 1、根:由主根和多级侧根构成,主根垂直向下伸长可达1m以上,但主要根群在30cm土层内,木质化较早,再生力差。

2、茎:成株基部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直立、粗壮,大多数情况下不需搭架,茎上分枝较多。

3、叶:单叶互生,阔椭圆形。 4、花:多单生,白色或紫色,有刺,(花萼)长柱花为健全花,结实率高,短柱花结实率低。

5、果实:为奖果,胎座(果肉)发达,是幼嫩的海绵组织,有圆、扁圆、卵圆、长形等,颜色有紫红、白、绿、青等。 6、种子:黄色或黄褐色,种子扁平圆形或卵形,种子脐部凹入:深——圆果形; 浅——长果形

(二)分枝结果习性 茄子分枝结果很有规律,当主干达一定叶数时,顶芽分化形成花芽,花芽下的两个侧芽生成一对第一次分枝,第一次分枝形成2—3叶后,顶端又形成花芽,第二次分枝,如此不断向上分枝,形成“假轴”分枝。陆续开花结果,按果实形成的先后顺序从下向上,分别叫门茄、对茄、回母斗、八面风、满天星。

(三)生长发育周期 1、发芽期 种子萌发到第一真叶露尖,20-30℃条件下,一般为15天 2、幼苗期第一真叶露尖到显蕾,在适宜条件下需要60-70天 3、开花坐果期 始花开放到瞪眼,包括开花、受粉、受精、至果实成熟,需要8-12天 4、结果期 从门茄坐果到整株采收完毕,呈现陆续开花,连续结果的特点。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结果期的适温为25—30℃,在17℃以下生育缓慢,15℃以下时引起落花,低于10℃时新陈代谢失调。对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的要求都较高。适于在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栽培,对N肥要求较高,缺N时花芽分化延迟,花数减少,尤其在开花盛期,如果N素不足,花多发育不良,短柱花增多。

二、分类 按照茄子的果实形状分为圆茄、长茄和卵茄。 三、栽培季节 可以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可以容易越夏,生长期比较长,但不宜连作,应与非茄科作物至少3年以上轮作。

四、栽培技术 冬春茬温室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耐寒、耐弱光,生长势强,坐果力强的丰产品种。 2、播种育苗:采用容器育苗,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用选好的种子,先晒种1—2d,再用55—60℃热水浸种15min,之后用温水浸泡8—9天,再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0.1%高锰酸钾浸种30min,之后继续用温水浸泡8—9小时,之后捞出沥干水分进行变温催芽,发芽后即可播种进行育苗,也可以采用嫁接法进行育苗。 3、定植:施肥整地,做成南北向低畦,按株行柜35-40×40-50cm定植,亩栽苗2500-3000株。

4、田间管理 (1)培垄与覆盖地膜:缓苗后地皮不粘时,开始中耕并培成单行小垄,垄高10—15cm,两小垄盖一膜,中间为一浅沟以便膜下灌溉。

(2)温度与光照管理:温度:较长时间维持在25—32℃,夜温在15℃以上。 光照:茄子喜光,保证光照时间和强度 (3)肥水管理:定植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门茄开花前适当控水蹲苗。当全田半数以上门茄“瞪眼”以后及时浇水施肥。进入结果期后,要加强肥水供应,一般低温期15天一次,高温期10天左右一次。化肥与有机肥交替施用,主要有硝酸钾20kg或磷酸二氢铵20kg或腐熟人粪尿2000KG

(4)整枝打杈:(植株调整)第一次分杈下的侧枝应及早打掉,留两条一级侧枝结果,以后长出的各级侧枝,选留2—3条健壮的结果,进行双干整枝。

(5)激素应用:开花期用防落素喷花(40——50mg/L),也可用丰产剂二号涂抹花萼、花瓣或喷花,也可以用20—30 mg/L的2、4—D 蘸花、抹花也能有效地防止落花,但不能喷花。

(6)再生技术:一般在对茄下部剪断,剪口上涂一层油,浇透水促发新枝到10cm时留枝结果,坐果后供应肥水。

四、采收 门茄宜提前采收,以嫩果供采收。达到商品成熟从开花到采收需25天左右,一般根据果实大小来判断,另外就是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或淡绿色环带,

环带明显:果实正在迅速生长,不宜采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