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旅游xx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境外游客日益增加迫使我们应不断地完善旅
游英语翻译工作,更好的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目前,我国在旅游英语翻译
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要提升旅游英语翻译的整体水平,将我
国的历史文化信息准确而生动的传递给国外游客,减少文化冲突,促进我国旅
游业的发展。本文列出了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河南省一些旅
游景点的标示语翻译为例,提出一些相应的旅游英语翻译的完善措施。
一、前言
随着中国对外旅游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感受拥有5000多
年历史的文化和风景的胜地,英语作为全球性的语言在旅游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在传承中西文化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如何使外国旅游者在旅游
过程中更好的了解中国特色文化、民族特色,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景区的标识语
翻译。
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英语翻译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
如说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缺少文化常识背景等等,因此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
的问题分析是很有实用性的一个视角。
二、旅游xx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准确地对旅游英语翻译的现状进行归类分析,笔者走访了河南省内
的一些景区内标示语的翻译情况,总结归纳出旅游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词拼写错误
单词拼写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许多景区的公共标示语都出现有各种
类型的单词拼写方面的错误,主要有漏写字母,不分大小写,相似字母混淆,
几个单词堆砌等。单词拼写错误有可能是由翻译者的水平有限,也有可能是制
作人在制作过程当中漏掉了等等,这很容易给外国游客带来困惑,使他们不能
很好地理解原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河南的好多景区都设有游客中心,
但是很多“游客中心”的大牌子上,赫然写着
2 / 4
“VISITORCENTER”,这本应是两个单词构成的词组,两者之间需要有一个空
格,但是标示语上没有体现出来就会造成表意不明。还有在洛阳白马寺,佛像
前的功德箱上很明显地印着“BENEFAGTIONBOX”。这里的拼写有两个错误:一是
单词拼写错误,“BENEFAGTION”的正确的拼写应为“BENEFACTION”,二是两个单
词之间缺少空格,应为“BENEFACTION BOX”。有的景区竟然标语上连“中国的
(Chinese)”都拼写不正确,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二)用词不当错误
用词不当的错误也是常有的现象,主要是由译者一味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
和词语排列顺序来翻译所引起,使得译文语气生硬、晦涩难懂,也说明了翻译
者在翻译时没有考虑标示语的功能。
比如说在很多景区都有景区游览线路,图中“现在位置”一词,很多景区翻
译英文为“Now Location”,这就是典型的
chinglish(中式英语)。其实很简单,我们按照外国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
该短语可简单译为“You’rehere”。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河南登封的少林寺,一
个标示牌上竟然赫然写着“Welcome you to Shaolin Temple”。少林寺的外国游客
络绎不绝,看到这样的标语肯定是大跌眼镜,其实要表达“欢迎来少林寺”,简
单地写上“Welcome to Shaolin Temple”或者只写“Welcome”就可以解决。
(三)语法不当错误
语法上的错误主要是集中在常见的动词名词混淆,人称代词用错,单复数
不分,或者是乱用从句等等。很多景区在关键动词的翻译上存在较大的失误,
动词+ing和动词+ed的错用会导致意思截然不同;还有冠词的错用,比如说很多
景区在标示语上“一把雨伞”都翻译为“a umbrella”,而实际上应该是
“anumbrella”。再比如说大多数景区都有个标示牌上写着“请带好随身物品”的英
文翻译竟然是“Please take good personalluggage”,这很显然是逐字翻译,完全没
有考虑语法的合理性,只会让外国游客啼笑皆非。所以语法的错误会让外国游
客对景区的质量产生怀疑,我们要尽量避免。
(四)文化差异错误
3 / 4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就是文化的
载体,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势必会造成一些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误会。由于一
些翻译人员没有对固定词汇进行深入的了解,再加上中西文化的差异,会造成
一些很低级的错误,这给景区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在中国“龙”是
我们民族的图腾,是炎黄子孙的标志,但是如果翻译为|“dragon”,外国游客很
难去理解龙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因为在他们的民族不存在这样的文化。河南
的许多景区位于中国的古都洛阳,开封等,这些地方都曾经是中国朝代的繁华
城市,对于中国的朝代文化,外国游客也是很难从标示语上的故事去理解,而
需要导游人员的讲解。
三、旅游xx的完善措施
(一)旅游xx应体现跨文化意识
旅游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景点的风景设施和它所拥有的文化气息有
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典故,许多历史人物
都有着经典的故事,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就直接把事件翻译出来呈现
给游客,那么外国人不可能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正确的了解,旅游翻译也无法起
到向世界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目的。因此,跨文化意识应该在旅游翻译中体现
出来,多用一些说明性解释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扬名四海。
(二)音译与意译相结合
音译一些简单的名词起不到传播我国经典文化的作用,也难以激发游客的
旅游兴趣;很多专业人士坚决使用意译来对景区标示语,但是有一些景区找不
到相应的英语对应词汇的话,比如说秦始皇这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的,我
们要毅然决然选择音译,而对于一些解释性句子我们要尽量按照意义找到对应
英语翻译的语句。
(三)提高译者和导游的能力
旅游英语翻译是我国文化展现给世界的桥梁,景区的标示语翻译是外国游
客最直观的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因此译者必须要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必
须要严肃地对待翻译工作,提高自己的词汇运动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导游
也要对我国景区的历史典故和外国游者的用语习惯进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在
4 / 4
带团的过程当中尽量多地运用简洁准确的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特色文
化,展现中国导游的专业功底。
(四)培养专门旅游翻译人才
旅游英语翻译不是单纯的一个学科,而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语言、历
史、地理、文学等多个领域,需要翻译者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多层次的文化
修养。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应注重培养专门旅游翻译人才,在高校开展专业的
有关旅游英语学习的课程,不仅仅是英语的方面,还要在学校训练学生扎实的
语言基本功,选拔出对旅游英语翻译兴趣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理
论、翻译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
养,并且还要学习一些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四、结语
总之,我国现如今的旅游业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旅游英语翻
译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翻译人员也必然会成为社会急需的人
才。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工作任重道远,政府和社会都要加大重视旅游英语
的传播力度,力求将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传递给外国游客,进一步加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