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日粮配制要点
仔猪生理
断奶仔猪消化腺的发育尚未完全,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道柔软等特点,在配制日粮时,在原料选择上应该考虑物理性质柔软,对肠道不易造成机械损伤的饲料。
如液体日粮、粉料,煮熟的,膨化的饲料。
其次,在原料的化学性质上,首先应严格检测原料是否安全无变质、霉变。
做好品质鉴定,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是否符合标准的检测评定。
3周龄是仔猪最关键的免疫时期。
一方面,因为这时由初乳和常乳所产生的被动免疫抗体水平已很少,而本身的主动免疫抗体的产生还未完全成熟。
另一方面这一过渡时期恰恰是断奶仔猪的断奶应激时期,特别需要保护。
结合《营养学》和《饲料学》,仔猪日粮配制需要考虑的营养因素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和日粮的抗原成分等。
一,蛋白质原料上,豆粕等豆科植物蛋白含有的抗原物质,可引起仔猪肠道损伤,肠道免疫反应,仔猪未能产生免疫耐受性,出现小肠绒毛萎缩和隐窝增生。
消化酶活性下降,吸收功能降低,引发腹泻。
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受阻,严重时死亡。
所以应选用膨化大豆、鱼粉、血浆蛋白粉、全脂乳粉等优质蛋白原料,大豆去皮还可以降低粗纤维含量。
这些原料含抗营养因子少、氨基酸平衡性好、消化利用率高。
考虑到消化吸收方面,可在日粮食中添加消化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
在断奶前使用教槽料,可以使仔猪较少发生下痢。
然而,如果在断奶前只采食少量的教槽料,断奶后仔猪重新接触外源蛋白质时,会增加过敏反应,导致仔猪的下痢更严重。
Nrc1998日粮推荐5-10kg仔猪蛋白质含量为20%。
二,能量饲料方面,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但用量不宜过大,脂肪使用可考虑断奶仔猪胰脂肪酶和乳糖酶,它们生理活性高。
适当添加脂肪和乳清粉等仔猪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满足能量需要。
碳水化合物以乳清粉中的乳糖吸收效果为最好,还具有促进乳酸菌增生、产生乳酸抑制有害菌、加强消化道蠕动、帮助消化、乳酸降低胃内ph值、提高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
淀粉使用最好添加α-淀粉酶,β-葡聚糖酶。
三,氨基酸平衡,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使用中,还需考虑氨基酸平衡。
由于植物蛋白的使用,仔猪的肠道消化率不高,常出现腹泻,故应适量添加合成氨基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尤其是赖氨酸,平衡氨基酸,提高仔猪蛋白子利用率。
血浆蛋白粉,蚕蛹等动物性蛋白饲料都比较好。
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故保持微生态平衡对于仔猪健康和生长尤为关键。
适量的抗生素能起到抑菌的效果,高铜也可抗菌,从而提高生长速度,但应在标准剂量之内添加。
益生素和寡糖结合使用,低聚糖即寡糖能降低大肠杆菌造成的腹泻率,能起到抗生素替代效果,减小仔猪接受抗生素的机会,提高抗病性。
在仔猪料中添加2%柠檬酸,效果最好。
仔猪饮水中添加0.8%的乳酸,使仔猪增重提高9.9%。
仔猪日粮中添加1.3%的甲酸钙,饲料转化率改善3.8%,添加0.9%以上则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在日粮中添加1.5%~2%的延胡索酸,仔猪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9%、5.2%和4.4%,对日粮干物质、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和灰分的消化率
提高2%~3%,钙、磷体内蓄积分别提高14%和13%,镁和锌体内蓄积总量提高43%。
仔猪在应激状态下,极易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增加,仔猪断奶、分群、接种实施后10天左右。
应用延胡索酸作为抗应激剂的添加剂,适宜投喂量为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左右。
五,日粮纤维,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可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并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少量的纤维,3%-5%,能刺激消化腺体的分泌,还可降低养分浓度,从而维持养分与仔猪消化能力间的平衡。
形成饱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食糜流动,粪便成形。
不宜用大剂量糠麸类。
六,维生素与矿物质,在仔猪日粮中添加足够的维生素E和(或)微量元素硒可以增加仔猪合成抗体的能力。
维生素A对于免疫系统的细胞有重要影响,仔猪缺乏维生素A时,它合成的抗体不足,维生素A缺乏同样导致减少进入胆汁中的IgA的分泌量。
同样,其它几种维生素如泛酸、吡哆醇和核黄素也与猪的免疫有关,缺乏时严重影响仔猪抗体的合成。
锌对免疫系统的发育、稳定和调节有重要作用,缺锌导致胸腺萎缩。
铁是仔猪防止贫血和增强免疫功能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瞿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