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肥胖与体重控制

11肥胖与体重控制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瘦素
58年发现 蛋白质类激素 具有降低食欲,增加产热和活动以消耗脂肪,
减轻体重的作用 人体分泌呈夜高昼低,午夜至清晨瘦素水哦
平最高,中午至午后最低 饱食后升高,饥饿、禁食、寒冷时降低
2020/10/15
返回
内江大芊医院
肥胖的流行状况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 1999年有61%的美内江大芊医院
高血压患病率
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人数 1.6亿多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 增加约7 000多万人
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 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
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 20.2%、12.6%
胖症程度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
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 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 因素之一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 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调查 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调查
分类
BMI
合并症危险性
低体重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状态
<18.5 18.5—22.9 ≥23.0
23.0—24.9
低(但其他临床问题增加) 在平均范围
增加
一级肥胖 二级肥胖
25.0—29.9
≥30.0
中等严重 严重增加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
分类 体重过低**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历次全国调查高血压患病率情况比较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糖尿病患病率
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 现患病人 数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
与1996年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 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 到3.9%
呈棕色,特性是可以产生大量热量,使全身体温增高
棕色脂肪分布在颈、肩、肩胛间区和腋窝等处 新生儿棕色脂肪占体重的2%—5%,出生第一年开始减少 年老并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饥饿时,棕色细胞又增多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人一生中容易发胖的的几个时期
胎儿30周至出生前 婴儿期(出生到1岁) 青春发育启动期(10~11岁) 15~18岁 48~50岁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
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人超重率为22.8%, 2.0亿 肥胖率为7.1%,6000多万 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
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 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
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2020/10/15
返回
肥胖的评价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评价肥胖的常见指标
体脂百分比 身高体重指数测试(BMI) 腰围与腰臀比(WHR)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WHO的体脂百分比标准
男性
30岁以下为14-20% 30岁以上为17-23% 超过30%即为肥胖
女性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古代人士对于肥胖的看法
《饮食鉴》(元,朱丹溪)指出
卷彼眯者,因纵口味,五味过之,疾病起……;山野贫贱,淡 薄是谱,动作不衰,此身亦安
《寿世保元》(明,龚延贤)指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得以恬脏腑,调顺血脉, 使一生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动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 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 精神虚矣,安能保膈太和,以臻遐龄。……人之可畏者,衽席 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过也
饮食因素与起居作息对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肥胖为患是一种过食之罪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脂肪细胞的分类
白色脂肪细胞:血管、神经不发达
白色脂肪细胞的来源有三个:
➢ 食物中的脂肪 ➢ 在肝脏由葡萄糖合成的脂肪 ➢ 由脂肪细胞自身利用摄入的葡萄糖和脂肪酸合成的
脂肪 棕色脂肪细胞:血液供应丰富,含有大量的细胞色素,
BMI
<18.5 18.5—24.9 ≥25.0
25.0—29.9 30.0—34.9 35.0—39.9
≥40.0
2020/10/15
合并症危险性
低(但其他临床问题增加) 在平均范围
增加 中等严重 严重 极严重
内江大芊医院
亚洲肥胖标准
WHO肥胖专家顾问组,在2002年提出亚洲成年人体重
指数和腰围标准
30岁以下为17-24% 30岁以上为20-27% 超过35%即为肥胖。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身高体重指数测试(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世界肥胖标准
WHO对成人BMI的划分
分类
低体重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状态 一级肥胖 二级肥胖 三级肥胖
肥胖与体重控制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肥胖与体重控制
肥胖概述 肥胖的流行状况 肥胖的评价 肥胖的类型
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 超重和肥胖的危害 超重和肥胖的预防与
控制 特殊人群的处理
2020/10/15
内江大芊医院
肥胖概述
概念: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1948年WHO将它列入疾病分类名单
体重指数(kg/m2) <18.5 18.5 - 23.9 24.0 - 27.9 ≥ 28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2020/10/15
腰围
内江大芊医院
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 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男性正常腰围小于85厘米,不大于95厘米 女性正常腰围小于80厘米,不大于90厘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