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职能转变(文献综述)

政府职能转变(文献综述)

政府职能转变——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文献综述:丛慧波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的公民导向制度;摸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制度;公共财政体制的结构调整;公共保障机制的建立与优化;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1]刘志辉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是:①树立新的意识。

要树立人本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

②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③建立新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2]贾博在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是:①转变观念、重视服务。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转变观念:一是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二是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三是从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转变;四是从效率中心主义向成本中心主义转移。

②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要从制度层面规范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

其一,加强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和决算的监督,让政府预算走进阳关地带。

其二,要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③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一是需要更新观念,二是需要将政务信息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

④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

[3] 肖向前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在政府行政功能上,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政府行政规则上,建设法治型政府;在政府行政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在行政运作上,建设责任型政府;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建设阳光政府;在政府行政技术手段上,建设电子型政府。

[4]裴蓓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更新政府行政理念。

更新政府行政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前提。

一是要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二是要树立责任理念;三是要树立“公共管理”理念。

第二,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优化政府组织机构,三是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四是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第三,变革政府管理模式。

变革政府管理模式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进行规制管理,二是推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三是实施电子政务,提升政府效能。

[5] 罗鹏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①坚持民主行政,建设服务政府。

②健全激励机制,打造绩效政府。

首先加强宣传,树立公民取向的绩效观其次要加强绩效管理体制的立法保障,实现绩效管理的制度化;最后,要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体制机制,把绩效管理纳入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③扩大公民参与,构建参与型政府。

首先要扩大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其次要推行行政授权;再次是推动公民参与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保障公民参与的有序表达;最后积极创造公民参与行政的渠道。

④强化责任意识,创建责任政府。

首先要在转变政府角色中强化政府政治责任;其次,在转变政府职能中强化政府行政责任;再次,在依法行政中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最后,在承担道义中强化政府道德责任。

[6] 张耀国,岳亚东认为,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②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

③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

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行政质量,是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

[7]夏舒燕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①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让政府职能“归位”。

②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起公务员队伍新的行政管理理念。

要在公务员队伍中树立“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在进行公共服务的时候,要以人民需要为立足点。

要树立责任理念。

③建立科学依法问责体系,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及绩效评估机制。

④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增强公众主动意识。

一方面必须从法律上保护新闻媒体的信息披露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信息披露作用。

另一方面要新闻立法,强调有事发生一定要报道,不能谎报和瞒报,新闻违法要处罚。

[8]张金华,卜茂军认为,树立服务理念、履行服务职能、优化行政架构、建立科学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创新服务方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9] 辛艺玲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①要分层次进行服务和管理。

②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即制定统一规范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

③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效率。

④实现有限分权服务与管理。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

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在于分权,主要表现为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分开。

⑤把服务和管理的重点向农村转移。

政府要通过发挥其各项社会事业、公共政策、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适应农村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10]吴玉宗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一书中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是:第一,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减少暗箱操作,增加政府透明性,让政府真正成为透明的机构。

第二,大量减少行政审批,抑制政府权力扩张,规范政府权力和政府行为。

第三,逐步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建设服务型政府。

[11]吴声功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做到:(1)职能转变:从经济建设型转为服务性。

①将经济职能从经济目标优先转向社会目标优先。

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要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第一,应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强调服务导向,创政府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政府服务品质。

第二,应正视与解决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政府“的思维惯性与行为模式,将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协调并整合好社会的不同利益,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各得其所;与此同时,有效的规范好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使其始终围绕政府管理的目标而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2)以人为本,构建责任政府。

①必须注重强化民主意识与强化执政为民的理念。

②必须注重制度保障。

必须在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决策、执行、监督等主要环节,建立全面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防治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发生。

第一,建立科学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制;第二,建立公开明晰的行政执行责任制;第三,建立客观公正的政策评估责任制;第四,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第五,完善行政检察制度。

(3)注重治理,构建法治政府。

我们应借鉴西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合法、有效的政府;并要求政府要善于利用各种治理工具”这一治理理论,注重治理,强化治理,并通过治理,惩恶扬善,使各级政府消除各种障碍,自觉走上依法行政之途,构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

(4)实行善政,走向善治。

善政是走向善治的关键。

善政的要素包括民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与廉洁。

欲达到善治,就必须实现善政。

政府的一举一动都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治理状况,影响着全体公民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对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现代服务型政府,不仅应当是一个精简、专业、高效、廉洁的政府,而且应当是一个民主、透明、创新、负责的政府,是一个善政的政府,是一个善治的政府。

[12]刘金香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是:(1)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①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政府也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资产,继续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个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活力与效率。

②调整政府经济职能,减少直接干预。

政府应从以前直接指令生产建设、干预经济运行,转向保障社会运行,既增加制度有效供给,完善市场运行规则,规范政府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强化监督管理,通过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③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管制转向服务。

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⑤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事业组织的作用。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①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②调整税收结构,缩小贫富差距。

③加大转移支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①建立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改善民生。

②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③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4)坚持依法行政,完善依法行政的各项环节。

①逐步加强和改善行政立法。

②严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③建立和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④完善和强化权力监督网络。

首先,强化监督意识;其次,加强人大监督;再次,强化专门监督;最后,加强舆论监督。

(5)改革政绩考核体制。

①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②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

③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

④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

⑤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

[13]李军鹏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1)制定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长远规划与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国家规划与国家战略。

(2)以科技教育公共服务为导向,提升中国的核心国际竞争力。

第一,政府要强化教育公共服务职能。

第二,政府要强化科技公共服务职能。

(3)以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共服务为核心,实现持续稳定、公平的增长。

首先,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要符合将公平与效率结合的原则,要以人力资本投资类公共服务为核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社会公正,实现公平的增长。

其次,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经济效率取向与社会公正取向的结合点,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具有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现实基础。

(4)以完善基础型公共服务为重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5)已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

首先,要建立公共收入制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其次,要调整公共支出的范围,将公共支出优先分配于政府更具有比较优势和有利于社会公正的领域。

第三,把生产投资性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性财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

[14]井敏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是:(1)培养公务员的服务行政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