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


日本
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
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 供空间。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的最新研究(PISA项目)表明: 学校自主权的大小与学校 教育质量呈正相关。
6、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 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英国
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
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
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
4.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 法国 英国
• 设计与技术 • 信息和交流技术 • 公民 • 综合学习
• 个体化帮助 • 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 • 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
日本
• 信息科 • 综合学习
5、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瑞士 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百年来
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职
业课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注 重发展学生的关键技能”,“使学生 能够参与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活动。
(《课程2000年指导书》)
日本:在“轻松宽裕”中培养自学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等“生存能力”,培养 “能灵活应对社会变化的人”。(文部 省教育课程审议会1998年7月报告)
2 、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 和选择性的统一。
法国 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
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 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 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
(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 中》,1998年)
韩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
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 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 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 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 主的课程体系” 。
À ú Ê ·
¿ Æ Ñ §
¸ ¶ ß ¼ » ¯ § Ñ ì Ì Î Ä Ñ §³ õ ² ½ ß ¼ ¸ ¶ ¯ » Ñ §Î ¿ ³ Ì ¼ ¿ Ô Ê × ¼ ± ¸
3、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 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美国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 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 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独立的生活做准 备。(伍德· 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高中学生年——国家
问题
(一) 课程改革是国际教 育改革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 欧洲、东亚的很多国家和地区致 力于课程改革。研究表明主要呈
现以下几个趋势:
1、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
• 公民的责任 • 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 • 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 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 • 信息素养 • 国际视野
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
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
德国
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 三)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 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课程表; 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 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
案例
(加州旧金山URBAN中学)
´ ÷ Ð ×
À ¹ à ú Ö ® É ù £ À Ï °Ó ï × ÷Æ ·
ß ¸ ¼ ¶ Ð ´ × ÷ ­ À à À Î Ä Ñ § ± µ ´ ú à À ¹ ú Î Ä Ñ § Ä Î Ï ×Ñ § ± µ ´ ú Ö Ð ¹ ú Ï Ä Ñ Ç Ê · × ï Ó ë · £ À à ¹ ú × ª Ð Í Ê ±Æ Ú ú É Î ï Ñ §» ù ´ ¡ Ë È À à É ú Î ï Ñ §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余文森
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四、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
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二)我国高中课程存在着必须改革的
´ × Ð ÷Ó ë Ë ¼ Î ¬
´ × Ð ÷Ó ë Ë ¼ Î ¬ £ ¨9A £ © ´ × Ð ÷Ó ë Ë ¼ Î ¬ £ ¨9B£ ©
Ó ¢ Ó ï
Ë Â À þ Ê ±Æ Ú Ò Ô À ´ µ Ä · ¨¹ ú Ð ¡ Ë µ 19Ê À ¼ Í Ó ¢ ¹ ú Î Ä Ñ § ² Ê ½ ö Ë û Ã Ç µ Ä ¹ Ê Ê Â £ º ¿ Ú Ó ï Ê ·Ï î Ä ¿ À ¹ à ú ¶ À Á ¢ ¸ ï à ü Ó ë Ï Ü · ¨ ¢ ¸ Ó ñ À ¼ ¡ ¢ ´ ó ² » Á Ð µ ß ¼ °° ® ¶ û À ¼ Ê · È ½ ± Ï × Ú ½ Ì £ º ¶ Ô Ò â Ò å µ Ä Ñ °Ç ó ú Î É ï Ñ §¸ ß ¼ ¶ × ¨Ì â £ º » ù Ò ò ú Î É ï Ñ §¸ ß ¼ ¶ × ¨Ì â £ º É ñ ¾ ­ É ú Î ï Ñ § Î í ï À Ñ §¸ ß ¶ ¼ × ¨Ì â º £ ¸ ß ¶ ¼ Á ¦ Ñ § ï À Î í § Ñ ¸ ß ¼ ¶ ¨ ×Ì â £ º ç µ Ó ë Å ´
¯ Ê É ¿ ± È Ñ Ç Ç Ö · Þ Ê · Í Æ º ½ ´ Ô ì Õ ß ü ´ ½ ú Ã À ¹ ú Ï ±Õ Ä ½ Õ ù ¯ Ñ » §10A ¯ Ñ » §10B
£ ¿ ¸ Ë Ä É ó ¸ ´ ï à ü Ê ±Æ Ú µ Ä Å ·Ö Þ 20Ê À ¼ Í À ú Ê ·Ï Ü · ¨ À ½ Ê ç Ê ·£ º À ­ à À À ½ Ê ç Ê ·£ º Ö Ð ¶ « £ Ñ º ó É ú Î ï Ñ § ñ À Ä à Ñ § À Û í  Πï í À Ñ §£ º ï Î Ö Ê í  À Û ï Î À í § Ñ £ º Ô Ë ¯ ¶
的使命》2001年10月)
德国
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发 展倾向、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选 择的能力,同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 建设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 起来。(巴伐利亚等州课程纲要草案,2000年)
印度
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
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
(2000年11月印度政府:《全国课程框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