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


(2)
式中:P 是专利授权数,其他某些指标(比如有的学者采用
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创新的成果, 但专利授权数仍是最为广泛使用和
受到认可的一个指标;L 表示创新的人力投入, 以各地区
R&D 人员(万人年)代表;K 表示创新的 R&D 资本,借鉴
CH 的做法,以各地区 R&D 经费支出(万 元 )折 算 成 的 存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digenous Innovation vs. Technology Imports for Domestic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ANG Qing1, FENG Zongxian2, HOU Xiaohui3 (1. Jenhe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3.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收稿日期:2009-12-31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海 外 或 港 、 澳 青 年 学 者 合 作 研 究 基 金— — — 海 外 青 年 学 者 合 作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70528002);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基金项目(20090451388)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王 青 (1982-),女 ,陕 西 咸 阳 人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金 禾 经 济 研 究 中 心 博 士 生 ,研 究 方 向 :国 际 贸 易 。
创新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
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
王 青 1,冯宗宪 2,侯晓辉 3 (1. 西安交通大学 金禾经济研究中心,西安 710049; 2.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061;
3.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
摘要:利用 2000—2007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以 Driscoll-Kraay 方法估计标准误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 和以进口、出口、FDI 为代表的技术引进分别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大小,并进行了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 结果发 现,在全国层面,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都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但技术引进仍然是主要的创新途径,自主创新的作用并 不显著;而由于各地区消化吸收能力的差异和对外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省际层面,东部的自主创新对技术创新贡献 最大,中部技术引进贡献最大,在西部两者的作用比较平均而微弱。 关键词: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0)06-0066-06
量代表。 计算方法为:
Kit =Iit-1 +(1-d)×Kit-1
(3)
式中:Kit 为 i 省在 t 年的科研资本存量;Iit-1 为行业 i 在 t- 1 年的 R&D 支出;d 为折旧率,假设为 5%①。
自主创新上所起的作用, 并未仔细比较各种贸易方式的
具体效应及其地区差异。 另一方面,虽然关于 FDI 对技术
创新影响的文献相当丰富,但是模型设定不同,选取的变
量不统一,学者们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在控
制其他国际贸易方式的前提下所获得的结果应该是更为
严谨、可信的。 从这一点出发,本文全面地考察了自主创
定为:
I=f(R&D,TI)
(1)
式中:I 代表创新的产出,它是 自 主 研 发 (R&D)和 技 术 引
进(TI)的函数。 我们在模型中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形式
的生产函数, 代入自主创新的因素和技术引进的三种方
式后模型变为:
a1 a2 a3 a4
a5
Pit =aLit Kit IMi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indigenou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mports-in the form of import, export and FDI-for domestic innovation, using regression with Driscoll-Kraay standard errors and province level data from 2000 to 2007. A comparative research is done for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part of China.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in general, indigenou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mports both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t the latter played the key role while the effects of the former was not very significant. On the province level, indigenous innovation contributed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stly in the eastern part; technology imports contributed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stly in the middle part; the two ways acted similarly and weakly in the western part. The three districts were different in the ability to absorb new technology and in the stages of foreign economy development, resulting in differences of the impact.
2010.06 67
创新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有形技术引进对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4]。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都从自主创新以及技
术引进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出发以评估其对技术创新
或生产率的影响,现有研究并未完全考虑到以进口、出口
以及 FDI 为代表的整个对外经济部门在促进或抑制国内
在我国,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究 竟有怎样的差异, 哪一种技术引进方式可以更有利于促 进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地区差异? 这些问题都是 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 而国内已有文献对这一主题的 研究却较少且不够全面, 本文则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初 步的分析与解答。 1 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所总结的引进国外技术的方式有两种:一 种是直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比如购买外国技术或技术 设备,另一种是通过包括国际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 方式进行[3-4]。 Keller 总结了 3 种通过技术转移得到外国技 术从而影响创新的方法:第一,进口。Coe 和 Helpman 测算 了外国 R&D 对本国生产率的影响 , 以进口量对外国的 R&D 加权,支持了进口是一种技术扩散渠道的假设[5]。 李 小平、朱钟棣采用六种方法计算比较,认为通过国际贸易 渠道,外国研发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全 要素生产率的增长[6]。 第二,出口。 因为国外客户使用更高 的产品质量标准,并提供如何达到这些标准的信息。 出口 给这些客户会拉动国内企业的技术,促进创新。20 世纪一 些亚洲国家的崛起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FDI。 母子公司 之间技术共享转移了厂商的特定技术, 子公司在东道国 通过示范或模仿作用,竞争效应,前后联系与人力资本流 动等途径,促进东道国的创新活动[7]。 Keller 的划分与国内 学者的划分本质上是相同的, 但他把直接引进算做是进 口的一部分, 更仔细地划分了几种通过技术转移影响创 新的方法。 因此,本文将采用这种更细致的划分方式。
进出口,尤其是对 FDI 溢出效应的研究,从 CH 模型 开始就不断在发展和充实。 学者们从影响对象、途径、原 因、时限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大多数都证实了 3 种技 术引进对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冼国明、严兵发现,FDI 对 创新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但主要体现在设计专利上, 且外资在东部地区产生的溢出效应较强[10]。 李平、钱利以 CH 模型为基础, 将进口贸易和 FDI 两条渠道进行比较, 发现它们的技术溢出提高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 但对 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却存在显著差异[11]。 蒋殿春、夏良科分 析了 FDI 对于国内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认 为 FDI 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 ,而 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效应则会促进国内研发[12]。 沈 坤荣、 孙文杰综合分析了 FDI 的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 出效应,表明在控制外资溢出效应的前提下,短期内由于 外资企业进入带来的负面竞争效应十分明显,而在长期, 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生产率差距缩小, 激烈的市场竞争 则能够促进内资企业研发效率的提高[13]。
66 2010.06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Key words: indigenous innovation; technology impor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创新管理
0引言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创新所带来的创造性破坏
正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1]。 发展中国家,如果想在 经济发展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 就只有在技术创新的速 度上比发达国家更快,才有可能实现这个发展目标。 发展 中国家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经费与人力投入开展研发 活动,进行自主创新。 另一方面也可以模仿、吸收和消化 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验, 以技术引进来降低创 新的成本与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 这样,技术创新的速 度可以比发达国家快得多[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