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周丽娟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13期
摘 ; ;要:本文通过分析工程测量课程的设备旧、师资力量薄弱等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以“新工科”的培养理念为导向,充分突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的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帮互助教学,在较大程度上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测量;教学研究
1 ;前言
对于新工科来讲,新工科主要便是基于现代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对立德树人新要求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

其中内涵便是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培养未来多元化的卓越工程人才。

也为高等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程测量来说,工程测量作为土木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中的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性。

学生学习并及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便是最重要的。

工程测量课程不光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测量技术,也能够大程度的解决工程的实践问题的能力,在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生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如果在有效的教学条件中,充分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便是重中之重,也是教学在工程测量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达到高效就业,高效就业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2 ;对于工程测量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
2.1 ;教学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在现阶段的工程测量课程中,一般学校都会设置成48个学时,在这48个学时里,其中理论知识占有32学时,实践的课程占到16学时。

在现阶段的实际工程中用到的新测量技术,学生既要学习传统的基本测量的理论,也要逐渐的补充新的知识。

那么学校设置的48学时便会使教学内容遭到删减,这样学生会无法充分的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来说,此课程中的实际操作非常的重要,学校设置的16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当在教学时充分的采取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便于更好的弥补课时少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2.2 ;学校实验设备的更新较慢
在现阶段的工程测量教学中,大多数高校由于资金非常的紧张,测绘仪器又比较昂贵。

因此非测绘专业对测量设备的更新较慢,非测绘工程单位主要便是以电子经纬仪为主要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这些装备无法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普及,如果有可能只供教师进行课堂演示使用。

因此这种情况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要求,高校实验室中的测量仪器普遍落后建设相关单位。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对实验仪器的原理进行良好的讲解,主要的放在本校原有的设备上,因此测量知识较为落后。

教师在进行测量内业计算教学时,学生主要便是以手算为主,但是建设单位早已经充分实现了电算。

这种情况如果高校缺乏新设备的支持,便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学生,无法充分实施零距离的学生就业要求。

2.3 ;教学模式较为刻板
教师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受到教学合理的制约,所以教师在上课时,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听。

此种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此种情况下就算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大量的图片和动画,也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种情况会使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为枯燥无味。

这种情况是因为高效在进行招募老师时,主要重视的都是教师学历,没有良好的重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师大多数缺乏工程的实践背景。

教师的理论知识异常扎实,但实践的经验不足,对于新设备的学习远远没有实际工程测量人员更专业。

3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3.1 ;教师应以实践教学为主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中心,在教学时应当秉着不断提高专业人才质量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培养出具备专业性的人才。

学生在工程测量课程进行学习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工程测量的原理,让学生能够了解测量仪器的运用。

所以教师在进行工程测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理论的学习为实际的操作提供服务,运用实践的操作能力检验学生的质量。

因此教师应在学时不变的情况中,有效加强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并利用工程测量的课程环节,良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小组为单位,实现互帮互助学习
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实践操作训练中,需要多人进行良好的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此种方式能够大大满足教学的需求。

在进行小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中选出组长。

选组长主要为了能够方便教师和小组之间的沟通,小组成员在进行学习时,能够真正的实现互帮互助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讨论的题目,让小组成员进行小组讨论。

在讨论完毕后,小组成员可以指派一人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果回答的不完整可以让其他的小组成员进行及时补充,这样能够大大的改善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

使原本的刻板模式教学,便能积极的教学方式,以小组模式学习中,能够使小组之间会逐渐的形成竞争力,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

3.3 ;教师应充分使学生变成主体地位
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便是教师讲、学生听,此种传统模式应当摒弃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当不断的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当让学生变成主体地位,从而进行更良好的教学。

教师在每节课下课之前,应当布置下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在下节课上课时,教师应随机的选出学生进行讲解,如果学生有讲解不对的地方出现,教师应当及时的纠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的变成课堂的主导者,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积极的进行学习。

3.4 ;设计比赛,以赛促学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工程测量教学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的特色举办一些校内的赛事,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报名参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会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积极的研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测量内外业完成的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优胜的团队可以获得一定的容纳与和物质奖励,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5 充分的引入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
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该专业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如果仅仅采用口头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能够保证学生能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识,就需要将知识直观的展现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网上找到教学的素材,将一些复杂的理论性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出来,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线上布置以及批改作业,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教学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工程测量教学背景下,高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对于具体课程,应当对学生灵活的采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工程测量作为一门實际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原有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状,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的使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

参考文献:
[1] 赵常松.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工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以黑龙江工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68~269.
[2] 周开军,覃业梅,谭平,何静.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61~62.
[3] 王健.“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初探[J].中外企业家,2020(8):209.
[4] 赵旭,索浩,王丹.“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20(1):1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