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第八章第四节旅游景区开发效益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第八章第四节旅游景区开发效益分析


一 营业量与营业收入 二 景区营业成本与费用分析 三 旅游景区经济效益分析
1 一、营业量与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景区在一定时期内因销售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其他劳 务而获得的全部货币收入。景区营业收入等于旅游者在景区范围内所 有消费支出。
营业收入的表达公式为:
式中:
n
R= ∑i=1 QiPi
R——景区营业收入; Qi——第i种服务销售量; Pi——第i种服务的单价。
第四节 旅游景区开发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从事的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
经济效益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从范围上分析,包括 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还有中观的行 业和部门经济效益,它们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
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映的是企业从事旅游产品生产的投入 与产出的比较,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企业投入;二是企业产 出;三是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2 景区营业成本与费用分析源自景区是一个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成本是旅游企业在 一定时期内为生产旅游产品而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的 货币表现。
营业成本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拓展和提高8-2】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分
3 旅游景区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企业的收益,是指旅游企业从事旅游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利润 和税收。它是通过出售旅游产品或提供旅游服务后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在补偿了旅游产品或服务成本以后的余额。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是 通过旅游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之间的比较来体现的(图8-4)
Mf——固定资金; Ml——流动资金。 P——旅游营业利润; TC——旅游经营成本; TS——年旅游营业总收入。
2、盈亏平衡分析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是对旅游企业的成本、收入和利润三者的关 系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旅游企业的保本营业收入,并分析和 预测在一定营业收入水平上可能实现的利润水平。
收入、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在旅游统计中,往往通过抽样调查得到一个旅游者的平 均消费,再来推算旅游总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R=N•C•T R——旅游收入; N——旅游者人次; C——旅游者人均天消费支出; T——旅游者停留的天数。 此公式主要用于范围较大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的计 算,再面积较大的景区作为对游客的消费调查也可使用。
3、边际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方法又称为最大利润分析法,即引进边际收入和边际 成本概念,通过比较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来分析旅游企业实现最大 利润的经营规模的方法。
(二)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加强旅游市场调研,扩大旅游客源 ◆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旅游产品成本 ◆ 3、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旅游职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5、加强旅游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总成本费用
收 入
利润总额
折旧费、摊销费 利息支出 销售税金及附加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 工资及福利 修理费费 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
所得税 税后利润
盈余公积金 应付利润 未分配利润
图8-4 旅游企业收入、成本、利润关系结构图
(一)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1、利润率分析法。
其中:rm——资金利润率;
rc——成本利润率; rs——销售利润率;
P=QW-QV-TF
其中:P——利润; W——单价; Q——业务量;
TF——固定总成本; QV——变动总成本;
S0——保本点收入额;
Q0——保本点业务量。Cv——单位变动成本;
若令Q=Q0,P=0,则保本点公式为:
Q0=TF/(W-CV)
知道旅游企业保本点的业务量或收入额,就可根据上述 公式的变换,对旅游企业的目标利润和目标收入进行科学的 分析和预测,以保证旅游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