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脾大分级示意图
1
2 3 4 5
结肠增殖型临床表现
增殖型是以结肠病变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类型,又称结肠 肉芽肿型和结肠增厚型。系大量虫卵沉积在肠壁,引起溃疡, 继发感染,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及息肉样增生所致。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 有粘液或血便,大便后仍有便意。 严重者可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有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的表现。脾肿大可不明显,无明显脾 功能亢进。 本型有可能并发结肠癌,需定期复查。 体检时左下腹可扪及肿块或痉挛性条索状物,轻度压痛。 肠镜检查可见结肠粘膜粘膜增厚、苍白、血管网消失,肠粘 膜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黄色粟粒样结节或有息肉形成,严重可 见肠腔狭窄,结肠和直肠粘膜活检可发现血吸虫卵。
功能性肾衰竭
24小时尿钠排出 „mmol/L‟ 24小时尿钠/钾比例

90 >2

平均45 1~2

<10 <1
巨脾型临床表现





常有左侧腹部肿块及下坠感。肿大的脾脏脾质坚硬,表面光 滑,内缘有明显切迹。 胃肠受压而表现消化系统的症状。 左季肋部与呼吸相关的疼痛及摩擦感,往往提示脾梗死的可 能。 脾功能亢进时,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其中 一、二项减少。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较为常见。 轻度脾肿大:脾在肋下≤3cm,中度脾肿大:脾在肋下>3cm 至脐平线,重度脾肿大:脾在肋下超过脐平线。
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概述
晚期血吸虫病指出现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综合症,儿童 时期严重感染,影响生长发育或结肠有肉芽肿增殖的血吸 虫病患者。由于反复或大量感染,未经及时治疗或治疗不 彻底,形成了虫卵肉芽肿,严重损害肝脏,出现干线型肝 纤维化,临床上出现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和其他综合症。 血吸虫病发展到晚期阶段的主要原因是反复或重度感 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或未经有效的杀虫治疗,后 者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特征也根据受损器官的程度而表现 不一。近年来,临床及调查结果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夹杂肝 炎患者的比例很高,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
3.肝实质密度高于同层脾脏密度,并有钙化,以右叶分布多见。
4.门脉系统钙化: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可见钙化影。 5.还可见结肠壁的增厚钙化,即线状钙化影,断面时呈环状或 半环状钙化影。
三、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长期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 临床有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综合症,或严重生长发育障碍, 或结肠显著肉芽肿性增殖的表现。 粪检找到虫卵或毛蚴,或直肠粘膜活检或病理组织学检查 发现血吸虫卵,或血清学检查阳性。 排除其他原因的门脉高压症。


病程晚期可并发腹水、出血、黄疸、甚至肝性脑病,儿童 病例可有生长发育障碍。
腹水型临床表现

腹水型是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与肝功能失代偿的结果,主要 表现腹部增大。高度腹水可出现食后饱胀不适,呼吸困难、腹 部膨隆,似青蛙腹,四肢细小。腹水可反复消长或逐渐加剧, 病程长者可达10~20年,某些患者的腹水较明显或伴有下肢水 肿。腹壁静脉曲张,重度外观呈水母头状; 可于静脉曲张处触及震颤、听到持续性静脉杂音,称克—鲍二 氏综合症;
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静脉曲张,黏膜充血和糜烂,可合并溃疡。 X线检查:横膈抬高,以腹水型明显,静脉曲张,肠腔充盈缺 损,长骨短而细,骨骺线闭合延迟,成年女性骨盆男性化。 CT检查:
1.肝脏各叶比例失调,肝左叶相对增大,部分尾叶亦增大。 2.肝脏包膜钙化,且伴有包膜伸向肝内的线条钙化影。肝表面 不规则可呈大结节隆起,其间有一凹陷切迹,使其表面呈现凹 凸不平,甚至呈大波浪改变。
巨脾型形成机制


脾肿大是由于门静脉压增高,脾脏慢性淤血,脾索纤维组 织增生所致。 单核吞噬细胞增生也是脾肿大的原因。 脾功能亢进的主要原因: 1.肿大的脾脏过分阻留血流是血细胞减少的主要机制; 2.血浆总容量增加可以使血液稀释而致血细胞减少; 3.脾脏内淋巴组织发生了异常的免疫性改变,产生自身抗 体,破坏自身的血细胞; 4.脾脏可能产生某些体液因子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或加速 血细胞的破坏。 脾脏大小与门静脉压的高低不成正比。因此脾脏大小难以 预测是否将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五、鉴别诊断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晚期血吸虫病临床特点:病程进展缓慢,门脉高压出现较早,巨脾、腹 水明显,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常见,肝功能损害较轻,疗效及 预后较好。而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病程特点为弥漫性肝细胞变性、 坏死、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膈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 叶形成。临床特点为病程进展较快,肝功能损害显著,疗效及预后较差。 肝炎后肝硬化: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蜘蛛痣、肝掌、男性乳 房发育较多见,后期肝萎缩,脾大不如晚期血吸虫病明显,肝功能损害 显著,ALT常增高,肝炎标志物阳性,病程进展快,预后差。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常见到的是混合性肝硬化,这种病人临床表现与肝 炎后肝硬化相似,又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明显的特点,肝功能 损害重,预后较单纯血吸虫肝纤维化差。诊断混合性肝硬化的要点:有 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史、治疗史、肝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肝炎标志物阳性, 或肝活检检出HBcAg。 充血性肝硬化:系心力衰竭少见并发症,同时具有心血管系统的症状、 体征和肝硬化临床特征,多见于缩窄性心包炎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 肝大、黄疸和腹水为主要特征,B超可见肝静脉、下腔静脉扩张,肝硬化 结节均匀一致。
晚期血吸虫病临床分型
根据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特征,分为四型: 腹水型:临床症状以腹水为主。分为普通腹水型和顽固性腹水 型,普通型系应用利尿剂治疗有效,能使腹水消退;顽固性腹 水指病史持续在一年以上,短期内又反复发作,经正规利尿治 疗4周以上腹水无明显消退。

巨脾型:脾肿大超过脐平线或横径超过腹中线者;脾肿大达II 级并伴有脾功能亢进者;门脉高压、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或 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亦属本型。 结肠增厚型:有结肠肉芽肿临床表现,并经钡灌肠或纤维结肠 镜证实。 侏儒型:指有严重生长发育障碍。
三度腹水类型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腹围„CM‟ 腹水存在时间„月‟ 自发性利尿反应 利尿剂效应 低蛋白血症„25ɡ/L‟ 低钠血症 Ⅰ度 <80 <1 有 有 无 无 Ⅱ度 80~90 1~3 无 有 约1/4~1/5 少数人< 135mmol/L Ⅲ度 >90 >3 无 无 多见 半数以上< 135mmol/L



侏儒型临床表现
儿童时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又未及时治疗,影响内分泌功能, 其中以脑垂体前叶和性腺功能不全最为突出,最后发展成侏 儒型。 躯体生长多停留在11—15岁之间,缺乏青春期的生长加速, 身材矮小,面容苍老。 性器官发育不良,第二性征缺如。 性格保持儿童时期的特点,但智力接近正常。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症状和体征,但也可无此表 现。 骨骼X线摄片常显示骨骺线闭合延迟。 经杀虫治疗及脾切除后大多数患者的生长发育可得到显著改 善。


一、晚期血吸虫病的一般临床表现


晚血患者常有不规则的腹痛、腹泻,食后饱胀不适、消瘦、 面色苍白和乏力,劳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部分患者有低热及出血倾向,中毒症状不明显; 性激素分泌减少; 肝肿大,质硬,表面高低不平,有结节感,无压痛;脾肿 大明显,可达脐平线以下或超过腹中线,是晚期血吸虫病 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腹壁静脉常明显曲张;
四、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诊断
肝纤维化是致血吸虫病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和病理 学基础。诊断肝纤维化及其程度对临床极其重要,肝纤维 化并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特征,诊断主要靠病原学、病理 组织学、血清标志物及影像学。 临床诊断 有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有血吸虫病病原治疗史;或病原学、 血清学检查阳性。 具有肝纤维化一般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门脉高压症的表现。 肝功能的相关检查 肝纤维化早期血清总蛋白一般不降低,肝纤维化较严 重时,由于白蛋白合成减少,r球蛋白的产生增加。据报 告肝纤维化患者总蛋白低于60g/L,其5年生存率<20﹪, > 60g/L 者其5年生存率>54.8﹪,因此,肝纤维化患 者动态测定血清总蛋白量,对其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辅助检查

粪检与直肠黏膜活检: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粪便中多数难以发现 虫卵或孵化出毛蚴,直肠黏膜活检发现虫卵阳性率高。 周围血象:常有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于正常。 肝功能:肝功能减退以腹水型明显,白蛋白↓,球蛋白↑,A /G倒臵。蛋白电泳显示r- 球蛋白显著增加。血清ALT多在正 常范围。如合并肝炎肝功能异常率增高。 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低。
鉴别诊断
酒精性肝硬化:与饮酒时间和量有关,RBC体积增大,病史对鉴别诊断重 要。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诊。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 脾肿大鉴别诊断方法 1.病史要点:地方性脾肿大 疟疾多见于华南、西南,血吸虫病多见长江中 下游地区,黑热病及布鲁氏病多见于北方、西北。急性血液病好发儿童 和青少年,慢性血液病老年人多见,中老年应考虑骨髓纤维化和慢粒, 晚血脾大青年起病、巨脾多见于中老年。感染性脾肿大可有特殊热型, 出血倾向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呕血、黑便多见于门脉高压症。 2.体检重点:轻度脾肿大多见于急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度脾肿大多见于慢性 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巨脾多见于晚期血吸虫病、慢粒、慢性疟疾、 黑热病。有瘀点、瘀斑见于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3. 辅助检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增多分别提示细菌、病毒性感染,显 著增多分别考虑粒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液病所致脾肿大骨髓检查 可确诊,肝功能检查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有协助诊断价值。X线检查对淋 巴瘤、肿瘤、心脏病引起脾肿大有参考价值。活组织检出能协助病因诊 断。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诊断
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 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 肝纤维化分期 1.S1汇管区纤维化扩张 ; 2.S2局限于肝窦团及小叶内纤维化; 3.S3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 4.S4早期肝硬化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基本病变 主要表现门脉周围纤维化,门脉区除有嗜酸性肉芽肿外, 还有假结核性肉芽肿,纤维性肉芽肿。肝细胞坏死和再生不明 显,一般无假小叶形成。晚期主要是炎性增殖性变化,门脉区 主要为纤维化性虫卵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和假结核性肉芽肿 均少见,肝细胞萎缩,但小叶完整。 影像学诊断 参照辅助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