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王文雷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特别是“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直接带动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从投资规模、地区分布、投资行业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原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规模地区分布一、引言加入WTO以来,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之一(Unctad,2004)。
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
其中,非金融类6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金融类86.3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ODI)增长较快,但这种较快增长势头是否可以持续?哪些因素制约着我国ODI的增长速度和质量?我国ODI有哪些特征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
因此有必要深入全面分析我国ODI特征及其成因,从中发现投资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及现状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从1982—2010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1991年)。
这一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试验性的,并且在国家严格管制以及资金稀缺的条件下进行的。
几乎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都是国有贸易公司及其他国有企业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
但投资额在整个时期很小,平均每年流量为5.3亿美元,到1991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约为53亿美元。
这一阶段,中国的跨国公司主要是垄断行业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如金融服务业、航运业、国际贸易以及自然资源行业。
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有中信集团、中远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团、中海油、中国五矿和中粮集团等。
第二阶段(1992—2002年)。
这一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每年平均流量为28.9亿美元,截止2002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372亿美元。
这一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波动幅度较大,这反映了国内、国际上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和投资额急剧上升。
近几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达208.64亿美元,存量也从2003年的33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3172.1亿美元。
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上升,2010年达到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2.1投资总额不断扩大,相对规模较小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增长率也保持较高水平,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
其中,非金融类6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金融类86.3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562.6亿美元)、英国(110.2亿美元)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的1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445.7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占91.4%;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38.2亿美元,占8.6%。
如图1。
(2011年1—9月)020*********120图1:2006—2011(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32万亿美元,年末存量20.4万亿美元,中国占比分别为5.2%和1.6%,流量排名第五位,存量排名第17位,与我国的发展地位还是不太相符。
图2:2010年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流量对比数据来源:《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图3:2010年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存量对比数据来源:《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但与利用FDI 相比,我国ODI 规模仍较小,投资比率效率较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平均投资比率仅为0.18,不仅低于发达国家1.32及世界平均水平1.03的平均投资比率效率,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0.35的平均投资比率效率,这说明尽管我国ODI 发展较快,但整体投资比率效率较低,我国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尚待深化。
0.511.522.5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图4:2003—2009年中国与全球投资比率效率对比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整理2.2投资覆盖率进一步扩大,行业多元聚集度较高至2010年末,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投资覆盖率达到72.7%,其中对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90%和85%。
表1 200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3 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90年代后期,得益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入世”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海外并购当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跨国并购无论是从次数来看,还是从涉案金额来看,都有较大发展。
特别是在进入2008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迅速上升,在当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中占49%。
并且,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世界并购市场上所占份额已经超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并购交易中所占份额突出,已达到20%。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0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在2008年全球跨国并购额比上年下降34.7%的颓势背景下,中国的非金融行业跨国并购却比上年增加了225.4%。
进入2009年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表现不仅好于同期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而且于前三季度出现逆市急升,特别是在第三季度出现大量成交。
2010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占流量总额的43.2%。
并购领域涉及采矿、制造、电力生产和供应、专业技术服务和金融等行业。
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当期利润再投资24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8.9%,所占流量比重由上年的28.5%上升到34.9%。
跨国并购交易的逆势上扬,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局面的平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表2 2003—2009年中国及全球绿地投资及并购投资项目数对比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4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九成流向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租赁和商贸服务业302.8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占44%;金融业86.3亿美元,同比下降1.1%,占12.5%;批发和零售业67.3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9.8%;采矿业57.1美元,同比下降57.2%,占8.3%,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8%,占8.2%,主要是水上运输业、其他运输服务业和航空运输业等投资;制造业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占6.8%,主要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投资。
50100150200250300350租赁和商贸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他行业图5: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5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从地区分布看,2010年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对非洲的投资较上年增长四成。
对欧洲的投资在2009年增长2.8倍的基础上再次实现成倍增长,流量达到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6%,占流量总额的9.8%,较上年提升了四个百分点,主要流向卢森堡、瑞典、俄罗斯、德国、匈牙利、英国、挪威等国家。
北美洲2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2.2%,占3.8%,主要流向美国、加拿大。
拉丁美洲1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8%,占15.3%,主要流向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西、秘鲁等。
非洲21.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8%,占3.1%,主要分布在南非、刚果、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肯尼亚等。
表3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从国别看,201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累计达到288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1.1%。
2.6 对外直接投资来源不平衡与中国吸收FDI 的格局相同,ODI 也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2005—2010年,东部地区ODI 存量占地方ODI 总存量的比重都在70%以上。
从发展趋势上看,东部地区ODI 存量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呈上升趋势。
2010年,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84.8%,为2005年的8.6倍,创下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的记录。
浙江、辽宁、山东名列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三位。
2010年,西部地区对外投资23.8亿美元,增幅高达107.1%,中部地区对外投资14.6亿美元,同比下降7.6%,其他地区对外投资1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4%。
204060801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图6:2005—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分布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3.1 政策支持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自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得以平稳迅速发展起来 之后,政府各部门陆续出台了各种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在多年利用FDI 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3.2 寻求资源和促进出口是主要动因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我国ODI 中所占比重很大,这类投资主要是为出口贸易服务的,会大大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对采矿业的投资具有明显的资源寻求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