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A rti c l e I D):1009-2137(2007)05-1130-05 ・综述・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杨超,王捷熙,韩颖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北京100850摘要 血小板在执行生理性止血的同时,也在病理性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血小板功能检测对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筛选及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实验与方法日益增多,但所有这些检测方法均有不足之处,因而有必要研究和发展一种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的方法。

本文对近年来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诸如血小板的一般功能检测、血小板黏附功能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血小板释放功能测定、血小板凝血活性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在血小板功能检测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前景作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 血小板;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功能检测中图分类号 R331.143文献标识码 AR e se a rch A d va n ce in P la te le t F u n c t ion A ssa ys———Revie wY ANG C hao,WANG J ie2Xi,HAN YingInstitute of Transfusion M edicine,Academ y of M ilita ry M edica l Sciences,B eijing100850,ChinaA b s t ra c t P latelets p lay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throm bosis,and also perfor m the physiological he2m ostasis.The p latelet function assays have values in the investigating patients w ith suspected p latelet disorders and in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anti2p latelet drugs.There are increasing assays for investigating p latelet function,including assess2 m ent of p latelet adhesion,activation and aggregation,etc.H ow ever,all of these assays have certain li m ited sensitivity.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si m p le,sensitive assay that m easures the activated p latelet.This article review ed advances of re2 searches on p latelet function assays,including assay for general function of p latelet,assay of p latelet adhesion function, p lantelet activation assay,p latelet aggregation assay,p latelet coagulation assay and app lication of flow cytom etry in as2 sessm ent of p latelet functions,etc.and looked for w ard to research p rospect in this field.K e y w o rd s p latelet;p latelet function;p latelet function assayJ Exp He m atol2007;15(5):1130-1134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维持血管壁完整性以及某些病理过程,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心绞痛、肿瘤转移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2]。

因此,血小板功能检测对早期发现是否有血栓形成的危险以及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血小板功能检测可分为血小板一般功能测定,血小板黏附、聚集及释放功能的测定和流式细胞术(FC M)分析等。

血小板一般功能测定这种测定包括出血时间的测定[3]、血块收缩试验、活化凝血时间测定、快速血小板功能分析法(RPF A)[4]等,是目前临床评价血小板功能的辅助手段。

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1941年W right[5]建立了转动玻瓶法测定抗凝全血中的血小板在玻璃瓶表面的黏附特性。

1960年, Helle m[6]建立了玻璃珠柱法测定枸橼酸抗凝全血或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粘附性。

血液通过玻璃珠柱后,由于血小板粘附在玻珠或塑料管,以及形成的血小板聚集体被滞留在玻璃珠柱内。

因此,过柱后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降低,故又称滞留试验。

1963年Salz man[7]对Helle m法加以改进,血液抽出后为经抗凝直接通过玻璃珠柱进行测定,本法有助于粘附性减低的出血患者的诊断,但对粘附性增高的血栓性疾病敏感性降低。

通讯作者:韩颖,研究员.电话:(010)66932200.E2mail:hany2 ing1001@2006-09-29收稿;2007-06-05接受・311・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 ourna l of Experi m enta l H em a tology2007;15(5):1130-1134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一个重要生理特性,是其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对于临床上诊断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检测一直是血小板体外功能评价的金标准[8]。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对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

肉眼或镜下检查法主要观察聚集颗粒出现的时间及其大小,以判断血小板的聚集活性,但是只能粗略地评价血小板的聚集活性。

过滤压力法将全血以恒定的速度通过微孔金属网,若血小板聚集成团,则阻止血流通过,测定过滤前后的压力差来表示血小板聚集活性。

PRP比浊法最初由B r on[9]提出,在特定的搅拌条件下,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诱导剂,血小板激活后GP Ⅱb2Ⅲa复合物暴露出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并与其结合而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浆浊度降低,透光率增加,光电池迅速将光浊度的信号转换为电讯号,在记录仪上记录下电讯号的变化。

PRP比浊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定法,临床上对于血小板无力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去除红细胞,可导致CO2的挥发和pH增高,不能完全反映体内血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时间过长可导致血小板活性降低;对血小板聚集物的形成不敏感,只能检测大的血小板聚集物;离心过程也会导致血小板的激活和红细胞碎片中血小板的丢失;血小板数目的调整难以标准化;重现性差[10];而且高脂血症的PRP会影响吸光度,减少PRP与PPP之间的差异。

因此,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不能准确反应体内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变化[11]。

全血电阻抗法1980年Cardina和Fl ower[12]以电阻抗原理设计了一种测定全血中血小板聚集的方法,即在测定管中加入2个电极,加入诱导剂胶原或ADP,血小板发生聚集而堆积在电极上,阻抗就相应增加,在记录仪上记录这种阻抗,以观察体外血小板的聚集活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接使用全血,无需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操作更简便快捷;无需经过离心,是新型血小板功能试验和血小板拮抗剂评价的良好供选方案[13];对于脂血标本的测定,可以克服比浊法因浑浊而影响结果。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与比浊法相比较对小聚集物的形成不敏感,且每次测定后需要清洗电极,连接电极的电线需要小心放置,不能弯曲,使其很难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全血血小板计数法用来测定血小板聚集时减少血小板数目。

将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血放到含有旋转离心磁棒的聚苯乙烯试管中,并在37℃下孵育,用甲醛固定单个血小板,以测定起始血小板数。

加入诱聚剂诱导血小板聚集,并测定聚集后血小板数量,聚集前后进行比较,得出血小板减少的百分率。

该法对很小的血小板聚集物敏感,并不需要对抗凝全血的稀释,耗血量少,所需时间短,可用于评价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病人。

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2100)PF A2100系统最早在1995年由Kundu等[14]提出,对抗凝全血的血小板功能进行定量检测。

PF A2100模仿体内血管损伤时的止血环境,此系统由微处理器控制,使用一次性反应杯,内有一层生物膜,表面附有胶原,并含有ADP或肾上腺素。

当用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血从膜的小孔中抽吸出来时,血小板粘附于胶原并被ADP或肾上腺素进一步活化,形成血小板栓子,将小孔阻塞,仪器自动记录小孔完全阻塞的时间,所需的时间称为"封闭时间"。

胶原和ADP用来区分先天和后天性血小板功能障碍,胶原和肾上腺素都适合检测阿斯匹林诱导的正常人血小板异常[15]。

PF A2100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临床上用于VWD和血小板异常的筛选,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监测和外科手术过程中初级止血的评价。

然而PF A2100对于纤维蛋白原缺陷疾病的诊断的灵敏度低[16]。

体外血小板聚集计测定法在高剪切力条件下测定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该方法简单快捷,仅需要0.2m l血液[17]。

临床用来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血栓前状态及血小板功能亢进等疾病[18]和心胸外科出血的监测[19]。

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该方法采用旋转式铁板流体测定仪,将PRP注入平・1311・血小板功能检测的研究进展板的内筒内,氦氖激光透过其中,通过圆锥的旋转产生剪切力,从而引起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引起PRP透光度的变化,由电脑进行分析处理,最后绘制成聚集曲线[20]。

剪切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于血栓性血小板疾病,如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温度和血小板数目对该法的测定结果都有较大的影响。

散射性粒子检测法该方法最先由Ozaki[21]提出,仪器采用He2Ne半导激光器(波长为675nm)通过聚光镜折射成直径约为40μm的激光束,照射到装有富血小板血浆(PRP)比色杯。

该方法能通过血小板聚集颗粒的大小及其生成数量两个指标来评价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颗粒的大小及数量与散射强度相一致,与比浊法相比,灵敏度有了很大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