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部室间隔缺损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柴亮*
男,15岁,自幼活动后胸闷,加重1个月。
患者于自幼易感冒,口唇稍有青紫,有活动后蹲距现象,剧烈活动不能耐受。
自幼发育与同龄人相似,无头痛、头晕,无胸痛、晕厥等症状。
近1月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明显,无咳嗽、咯痰,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超声所见:
右房增大,右室壁增厚。
室间隔平直,左室短轴呈"D"形。
肺动脉内径增宽。
室间隔肌部连续性中断约20mm,见双向分流,左向右分流速度:Vmax=1.6m/s,△
Pmax=10mmHg。
舒张期肺动脉瓣膨隆,M型显示a凹变浅,过肺动脉瓣血流速度:Vmax=1.1m/s,△Pmax=5mmHg,频谱形态呈"拳指"样改变。
收缩期三尖瓣见少-中量反流:Vmax=4.8m/s,△Pmax=92mmHg。
胸骨旁四腔切面显示,室间隔肌部连续性中断
CDFI缺损处右向左分流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室间隔肌部连续性中断
连续多谱勒录得三尖瓣高速反流频谱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1、肌部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
2、右房增大,右室壁增厚
3、三尖瓣少-中量反流
4、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压力重度增高
*在读研究生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