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的若干思考

关于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的若干思考

关于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的若干思考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新闻记者事业的生命。但在当前的新闻报
道中,却出现了个别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不良现象。这在引起公
众的强烈质疑和不满的同时,也给新闻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有必
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记者的职业行为,
增强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记者 社会责任感 缺失 对策
温家宝总理在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曾指出:“搞新闻,最重要
的是责任两个字,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
新闻记者的基本素质,也是其坚持公正、客观立场,完成新闻报道
任务的内在动力。新闻记者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坚守新闻媒体
行业的道德规范,履行社会舆论监督和引导的重要使命。但在当前
一个时期,一些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混淆是非、错误引导、虚假
报道的现象有所增加,这在给新闻媒体抹黑的同时,也造成了极为
恶劣的影响。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做深入分析和研究,使新闻报道
回归到正确轨道中来。
一、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属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范畴,是指其在对
因新闻报道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有着基本的认知和
了解后,更加积极、活跃、主动地从事新闻报道实践,力求通过客
观、真实的报道,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全面公平的信息,以推动整
个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意识。当前,个别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的
淡薄或丧失,在新闻报道中导向错误、方向不明、是非不清,具体
表现为:
1.新闻内容失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在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记者眼中,如何多
出稿、出重大新闻,吸引受众眼球,造成惊悚、轰动效果才是最重
要的。他们在新闻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弄虚作假,一些诸
如“纸箱馅包子”、“比尔盖茨花亿元租房看奥运”的虚假新闻,正
是他们的“成功”作品,也是群众对媒体失去信任、产生质疑的重
要原因。
2.出现“有偿新闻”
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合理追求也被支
持,但如果欲望超过合理范围,就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一些新
闻记者,罔顾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把新闻工作当作捞取私利的
工具和手段,与一些个人、组织机构大搞有偿新闻交易,如2002
年山西省繁峙县 “6. 22”金矿特大爆炸案,11名记者因为接受贿
赂进行虚假报道而丑闻,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些记者虽然
只是极少数,却已经严重损害了正规记者队伍的群体形象。
3.脱离广大群众
新闻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信息资源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新闻记者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
将广大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反映和报道出来,需要最大限度地投
入到实践中去。但一些记者贪图享受,而不愿下基层采访,更排斥
到艰苦地区采访,他们热衷于做一些表面文章,乐于采访企事业单
位,愿意整天沉在“会议”里,这种方式所进行的新闻报道自然缺
乏深度。
二、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必须时刻铭记自己的社会职责,牢固树立
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
步完成,新闻行业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
是造成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1.经济利益的诱惑
随着信息传播环境的市场化,媒体无节制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
大化,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乘虚而入,使得商
业化、娱乐化、煽情主义、功利主义的信息传播观念泛滥,一些记
者在新闻报道中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上,放松了对自身职业素质和道
德修养的严格要求。
2.思想教育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当前,
一些媒体机构的领导在这项重要工作中坚持所谓的“大局观”,认
为新闻记者只要不再大是大非面前犯错误,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
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对新闻记者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
道德教育的忽视,在客观上造成其所属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严重
缺失。
3.人身安全的威胁
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会因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而损害一部分人的“私利”,其生命安全可能就会受到一定
的威胁。如2013年1月11日,央视记者调查湖南平江县伍市镇白
杨造纸厂非法排污事件时遭到围攻,而这还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
了。在人身安全的威胁下,大部分的新闻记者选择了坚守,但也会
有一些新闻记者选择了妥协。
三、增强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通过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策略增强记者社会责任感:
1.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工作人员在新闻报道
实践中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达到新闻职业
道德的基本要求的自律行为。对于社会信息资源传播与“把关”者
的新闻记者来说,要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升职业道德水
平,以履行记者的社会责任为奋斗目标。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基本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新闻媒体机构
要通过具有一定实效性的、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新闻记者
的思想道德素养,使之为维护新闻传媒的声誉,重新树立记者的良
好形象,做出积极有效的努力。
3.创建良好新闻报道环境
良好的新闻报道环境,主要依靠国家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
并加强实施和执行的力度。要加快新闻法制化建设,从法律角度完
善对新闻记者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规定立法,构建一个监督
严格、规范健全、运行有序的新闻报道环境,促使广大记者更加积
极、更有保障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
社会责任感是新闻记者所应具备的、最为重要的内在品质之一,
只有当新闻记者坚持社会责任感,才能摆脱个人和小我,站在有利
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上,宣传时代精神。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
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与其他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新闻事业
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个别记者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不良现象频
繁出现。面对这一情况,新闻记者及传媒机构都应当警醒起来,通
过有效措施提高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为塑造新闻媒体形象、履行新
闻报道职责,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呼秀琴.媒体的社会责任对自身价值的关联分析[j].职业
圈,2007(16).
[2]严晓青.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现状、困境与展望[j].当代传
播,20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