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商主义和新双轨制对中国的危害

重商主义和新双轨制对中国的危害

重商主义和新双轨制对中国的危害——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一、中国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正中他国下怀中国必须从重商主义向“借商主义”转变!“重商主义”一词是我借来一用的词语,它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或发展现象:勤俭节约,省吃俭用,重储蓄,轻消费,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尽量压低自己产品的成本,扩大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量和出口量,赚取更多的外汇。

其实重商主义与马克斯·韦伯所讲的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它是当年西方国家在重金属时代的一种发展方式。

这种做法对任何民族来说都是一种美德,但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过分地使用重商主义发展模式,便会遭到瓦解性的反应,其辛辛苦苦积累的国民财富便可能被外人廉价利用,发展到最后往往是空忙一通,所得无多。

它最大的问题是普通人民难以得到发展。

这意境很象南宋诗人陆游的“遗民泪痕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当今的世界,各国都在拼命利用他国资源。

在这样一场国际大交换的过程中,中国是利用他国得多,还是他国利用中国得多?这是我们选择发展战略的主要考虑。

虽然贸易和交往意味着互惠,但也意味着一方的获利是建立在另一方的损失基础上。

所以,交往和贸易并不意味着都有好处。

目前的情形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流血流汗,为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做贡献。

美国的储蓄率都低到零点了,中国人还在节俭过日子,拼命节省下钱,为美国国债服务,拼命出口,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

美国今年的贸易逆差已达到6000亿美元了,美国人利用具有国际货币地位的美元,来换取他国的实物。

中国通过重商主义发展战略,通过大量的贸易顺差,攒下几千亿美元的外汇积蓄,但只要美元贬贬值,这些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国民财富便会缩水或化为乌有。

重商主义的发展战略之所以要谨慎使用,主要是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纸币流行的时代、强国和大国货币流行和主宰的时代,是一个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直接投资畅行无阻的WTO 时代,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进入金融经济时代,以实物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以实物换来的金融财富很容易在发达国家玩弄的金融游戏中化为乌有。

因此,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借贷主义转变,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怕借不着钱,就怕多攒钱,别被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所吓倒。

在这一点上,中国恰恰上了金融大鳄国家的当。

所以,我把这种发展模式称做“借力主义”或“借商主义”。

二战后,拉美国家实行的其实就是这种发展模式,但拉美国家搞“借商主义”搞的太厉害,太过分,利用外资过度,结果产生了另一种经济问题:负债经济和透支经济。

拉美和中国完全是两个极端,不过拉美国家学的是美国,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学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美国今天是典型的“借商经济”国家。

不过,今天的学习已经轮到中国。

我国国内一些大城市居民不是已经开始借贷消费了吗?二、外国对中国重商主义发展战略的反击手法过分招商引资的后果是使中国沦为新的“经济殖民地”!WTO的影响是使中国经济的国际分工性更加明确,投机资金导致经济过热,房价畸形上涨,隐含泡沫危机。

实施重商主义的国家必须借用几种手段,第一个手段便是廉价货币,象中国便是大幅贬值人民币,1994年搞汇率并轨,人民币大幅贬值,远远低于自身的购买力价值。

第二个手段是出口补贴,使出口货物低于成本价。

有了廉价货币和出口补贴,便有了廉价商品,增加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

对于中国这样不遗余力的换取外汇的做法,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正中下怀,你要钞票,我要实物,一手给钞票,一手给货物。

自1994年以后,美国的贸易逆差节节上升,从1000多亿美元上升到今天的6000多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在节节上升,也从1000多亿美元上升到近6000亿美元。

在这场交换的背后,是中国输出了相当于1995年一年的GDP,即4万多亿元实物货物,换回了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纸币财富。

其实在电子金融的今天,美元货币的形式连纸币都不是,只是电脑中的一个电子符号。

这么多中国老百姓省吃俭用,为的就是积攒下这么一笔电子金融财富符号,输出了4万亿实物货物,换回看不见摸不着的货币财富,在当今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下存在着多大的风险啊!最近这两年,美元正在发生着与80年代早期同样的一场大贬值。

两年间,美元对欧元和瑞士法郎已经贬值35%,对日元贬值25%。

持有美元的中国,对持有欧元和日元的国家,实际上是处在财富贬值的状态。

是谁制造了这场美元大贬值?细究起来,与近十间中国的重商主义经济行为不无关联。

中国的崛起与当年日本的崛起一样,都会对当时的发达强国带来影响。

毫无疑问,目前的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大调整,中国要认真总结自己发展模式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重商主义的做法有三,第一是印钞票,你愿意要顺差我就给你,反正国际货币掌握在我手里,印多印少是我的事,最多是最后导致美元贬值。

第二个办法是跨国投资,你的商品和劳动力不是便宜吗?我就利用我超值货币的购买优势进入你国家投资。

凡是实施重商主义的国家都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由于廉价货币而引起的廉价资产。

人民币不值钱,不仅导致出口商品廉价,也导致其国内的资产不值钱。

外商以极低的成本投资中国,然后带走绝大部分利润,留给中国的只是微乎其微的劳动力工资。

在这种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下,中国很快便会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或者潜在着日后沦落成经济殖民地的危险。

目前,中国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与国际上WTO贸易制度相结合,已经使国内经济日益显露出国际分工层级化的端倪。

前些时候我在广东考察,发现物流行业的低端产业大都掌握在我国企业手中,而外资进入的大多是高端物流业。

譬如,在低端物流业,广东物质集团控制着码头、堆场和钢材、木材、汽车等大宗生产资料的销售,而在高端物流业,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遍布全国各地。

从物流业中可以清楚看出外资进入的领域----高端工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而这些领域不仅是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领域,也是利润较高的领域。

2005 年以后,我国的金融、保险等领域也相继放开,这意味着外资在华投资结构进一步形成。

凡是粗老笨重脏累苦的行业,外资不会进入,外资更多进入的是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行业。

这就是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进一步分层化:外资企业占据着上游和高端、高利润的产业,中资企业大都集中在下游的低端、低利润的产业,全球形成一个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

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政策恰恰帮助外资顺利地完成了这场“经济殖民”的整合。

好处是有更多的技术、知识和就业岗位转移到中国来,使中国经济显得热火朝天,坏处是本国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快速提升。

发达国家对付重商主义的第三个方法是进行金融投机。

近几年里,大批游资进入中国,伺机人民币升值。

光是2004年1-9月份,外国的商业贷款就进来了1400多亿美元。

这样加剧了我国货币资金的过剩,使银行不得不大量放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导致一定程度的经济畸形过热。

特别是部分游资进入房地产,拉抬房价上涨,使房价远远超过普通居民的实际收入,迫使更多的人靠贷款购房。

随着房价投机性的持续上涨,中国购房居民的负债率日益提高,当投机性资金刺激得中国房地产达到一定不合理的高度时,泡沫必然破裂,最后的结局是债务链条断裂,国内出现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

在这一点上,中国正在步80年代的日本之后尘。

分析到此,重商主义的利弊得失已经一目了然。

三、重商主义发展模式的非人道性以牺牲“四廉”为代价打造出的庞大出口得不偿失!中国的劳动力是被国际资本剥夺得最厉害的一族。

重商主义的主要危害是压低国内民众的收入为国家和外商积累财富,为世界富裕国家和发达国家做无私奉献。

但靠这种方法积累下的本国国民财富极容易蒸发掉。

不仅财富容易蒸发,更主要的是这种发展方法在道义上存在着不公平性、不平等性和非人道性。

这种发展战略的致命弱点我早在前几年就已看清楚,2002年1月我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就在远洋大厦召开过一个会议,建议我国抓紧时间适当升值人民币,今天会议在座的石小敏、王建、杨继绳、王小鲁等先生都参加了这个会。

但三年过去了,人民币不但没有升值,反而随着美元一起贬值。

这些年我国的实物资源付出有多少?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经济上表面热气腾腾,但大多数人的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成正比。

究其原因,中国今天已成了发达国家廉价的打工仔,世界的打工链条已经清楚地形成:具有高级经济形态的国家利用低级经济形态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大部分的利润被外人拿走,本国人只获得微薄的利益,甚至这部分利润不足赔偿成本损失。

为什么我的判断可能是得不偿失呢?因为目前中国对外部的交换整个建立在“四廉“基础上,这“四廉”就是: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廉价货币和廉价的环境成本。

以牺牲“四廉”为代价打造出的庞大出口,实际上是损失很大!特别是我国又实行了“重出口、轻进口”的发展战略,更使我国这样极需要实物财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难以富裕。

这种发展模式只能发展国内一部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群体,这是一个中间的精英群体,最大的获利群体是发达国家,最后的付出群体是中国的广大老百姓。

一个世界范围的打工生态层已经清楚地出现:最低的一层是中国农民和工人,逐级往上,宝塔尖上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由于中国是个劳动权利相对薄弱的国家,劳动群体没有谈判的权利,工人没有罢工等权利,缺少工会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政治制度下,中国的劳动群体被剥夺得特别严重!他们只能沦落成最廉价的一群。

这也是外商投资纷纷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说得好听一点,廉价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优势。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中国的劳动力是被国际资本剥夺得最厉害的一族。

但是,中国劳动力的忍受程度也是有限的。

情况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

中国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早晚是要在政治上出问题的。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象中国这样的国家特别容易实施重商主义?这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目标支持。

因此,调整重商主义发展战略,除了要改变政府的一些施政目标,还要有一些相应的政治制度改革相配合。

譬如,加强劳工的结社权和谈判权,在宪法中增加“罢工权”这一项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至于说中国国内这个的精英群体,如果他们在下层群体的支持下能进入国际竞争行列,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竞争优势,如联想收购美国IBM电脑部分,取得成果后再反馈中国社会,那么中国下层人民在一定时期内付出的牺牲和代价或许也是值得的,但如果这个精英最后沦落成国际资本的附庸,与国际资本联起手来,下层人民的付出与牺牲就是可悲的。

四、“新双轨制”的本质是不平等资金、土地、劳动力三大要素的非市场化,成了“新双轨制”下权力部门第二次设租寻租的对象,“四廉”现象导致了我国经济畸形过热,中国经济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一部分社会资源和群体利益换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