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日本
日本学者在《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写道:社会保障是 指对于疾病、负伤、残废、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 的贫困,从保险立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的生活,同时, 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能过上真正有 文化的社会成员的生活。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第一节:社会保障及其概念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 出现于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 障法》中。
1、
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掌握社会保障 基本概念
了解社会保障 发展简史
熟悉社会保障 基本模式
学习目标
理解社会保障 的功能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2)、福利国家模式的代表
——英国: 贝弗里奇报告; 全民医疗、社会保险和社会服 务。
——瑞典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3、强制储蓄型 (1)、特点 ——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 ——建立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 ——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 ——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障; ——政府承担监督责任。
(2)、济贫制度的出现于发展
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 现代社会保障制 度萌芽阶段的标 志
1834年通过《济贫法修正案》(新济贫 法)
使社会团体实 施的慈善救济 转化为以国家 为责任主体的 政府救济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2、形成阶段
背景:
德国新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 济生活,调和劳资矛盾的政策主张。
4、改革
起止时间: 改革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社会保障制度陷入困境 开源节流
石油危机; 滞涨; 新经济自由主义
改革理念:
第三节:社会保障基本模式
1、社会保险型 2、福利国家型 3、强制储蓄型 4、国家保险型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1、社会保险型
(1)、特征
——以劳动者为核心,依据社会成员收入水平实行法定 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责任分担,社会保障费用由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 负担,且以个人和雇主投保为主,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 酌情给予资助;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强调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 利与缴纳费用的义务相联系,交费才享受,多交多享, 不交不享; ——互助共济,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 ——现收现付,指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 主。
Ͽ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 Ͽ主要代表人物:施穆勒、布伦坦诺 Ͽ主要观点: 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主张法律至高无上; 主张实施包括社会、工厂法在内的社会政策, 主张走调和劳资关系的道路以消除德国面临 的最大社会问题; 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作用 ......
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2、形成阶段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2017年养老保险将覆盖9亿人 实现全民参保登记
2014-08-07 来源: 北京晚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透露,将启动全民参保登记,推进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目前,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已经启动,实 施期为4年:2014年在浙江全省、河北张家口、河南洛阳等50个 地区进行试点;2015年完善方案和措施,将试点扩大到全国50% 左右的地区;2016年至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 计划的实施,将与社保制度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相结合起 来,同步推进。”胡晓义说。 全民参保实施该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按照统一部署推进机关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其工作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覆 盖范围;加快合并实施新农保、城居保制度,并强化多缴多得、 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人社部提出,要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落 实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的衔接政策,健全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政策;完善工伤保险行业 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机制;规范生育保险政策,把覆盖范围 扩大到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2、形成阶段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是社会 保险制度的建立。
起止时间: 标志: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末 1883年德国政府颁布《疾病医疗保险法》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 1884年颁布《工伤保险法》 1889年颁布《伤残及养老保险法》
(目标)
2、
七大风险 三大环节
八大政策工具
本书界定(杨燕绥)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 国家抵御公民社会风险的制度体系, 包括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服务体 系。 根据效率与公平结合的基本原则, 社会保障福利具有“克服贫困”和 “改善民生”的两级目标。
五要 素
国家 义务
政党 纲领
政府 责任
路径:国家理财
目标:社会和谐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3)、八大政策工具
社会 保障 体系
社保 服务
社保 法制
社会 福利
社会 救助
社会 保险
社会 补偿
社会 互助
职业 福利
强制 储蓄
慈善 事业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第二节:社会保障发展简史
萌芽阶段 发展阶段 改革
1
2
形成阶段
3
4
(2)、强制储蓄型模式的代表
——新加坡: 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 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 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 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 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 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记 人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 户,专户储存。会员所 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 户的公积金额以内支付。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第四节: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 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 障的项目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换言之,社会 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 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是由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以及各种具 有互助共济功能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共同编织 成的“社会安全网”。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 • •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讲授与训练 单元小结 思考与训练 案例分析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第一部分 讲授与训练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社会保障及其概念 社会保障发展简史
社会保障基本模式
社会保障的作用
2014年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社会保障的功能
• 稳定功能:预先防范与即时化解风险。 • 调节功能 ——公平与效率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福利投资 •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 互助功能:风险分散或责任共担 • 其他功能:如防控风险等
第二部分 单元小结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 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 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 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社会 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 系的核心部分。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 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社会 保障对社会的文化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 动作用。
会在德国最早建立现代意义 上的社保制度?
1、经济原因: a、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b、普法战争胜利获得赔偿。 2、政治原因: 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 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3、理论原因: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4、体制原因:完整高效的普鲁士官僚体制
我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法规 的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在公民暂时 丧失劳动能力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 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提供福利或 给予物质帮助的社会制度安排。
国家或社会
(责任主体)
对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 活保障的的社会成员
(对象或范围)
社会立法
(依据)
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 利,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实现社会公平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5月1日起施行
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社会救助暂行 办法》,日前由国务院颁布。办法共13章70条,自2014年5月1日 起施行。 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 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8项制度以及社会 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完整清晰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规定社会救助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 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 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日本: 一是面向一般国民的环境政策、公共卫生 政策、儿童补贴; 二是属于社会福利范畴的儿童福利、残疾 人福利、生活保护和老人福利; 三是面向一般高龄者的老人保健以及养老 保险(年金制度)、医疗保险(健康保险) 和失业保险制度。
2、福利国家型
(1)、福利国家的基本特征 ——累进税与高税收,实现社会财富再分 配; ——普遍性与全民共享; ——政府责任与全面保障; ——法制健全; ——充分就业。
国外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
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向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 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 薪或大幅度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并提供 医疗和对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
美国学者
社会保障是对于现在社会生活中偶然的而非个人能力所能 预知的事件,如疾病、失业、工业灾害等,给予个人或家庭 的保护,其方式为社会保险、公共救助、疾病预防及一般福 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