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

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


企业人?
假如只知道赚钱,唯利是图, 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话,这个人 称其量是一个披着合法外衣的暴徒。 当一个人有使命感,有社会责任感, 有良知的时候,懂得为员工、为社 会大众谋福利的时候,这个人才称 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才是 一名真正有道德的领导者。
因此,只有认同并接受自己 企业的文化,同时去践行和传承企 业文化的人,才能称之为是正真意 义上的企业人,而不仅仅是在这里 上班拿工资的人。
应用国学智慧 导入喜悦模式 共铸百年
基业
一、为什么学习国学 二、学习国学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三、学习国学的核心内容 四、学习国学的四个步骤 五、学好国学的基础是读《大学》 六、学好国学的根基是《孝经》 七、落实《弟子规》构建幸福人生
为什么学习国学?
我们的现状
这个可爱的小朋友叫王悦
儿子刺杀母亲逃离,众人围观, 只有老外救助被害者。
1、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扬! 2、从“人性”的角度来透析组织管理的真谛! 3、应用国学智慧,导入喜悦模式,共铸百年基业! 4、以孝修身,小孝家齐,中孝治企,大孝国治,至孝天下平! 5、艺术是一种境界,是自然而然的呈现,是顺乎规律,顺乎
天道 ,顺乎人性! 6、领导艺术使自己与自己、与众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 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 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 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 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 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 国。
弘德盛世
四、管理的根源
明确 结果 规范 过程 管理 心智
管理的根源就是管人的心智!
五、做喜悦型企业家
我常常问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 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呢?一般而言,做 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利主要来自于你 的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 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 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 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同样 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 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 到渺小。
课程目的
1、宇清、国安、家和、心定、身安、人乐 2、遵道守德,成就内圣外王的一代大商 3、修己安人,铸就喜悦型的百年基业 4、成人达己,人人享有富足、安详、喜悦与自在的人生 5、共同创造有归属感、使命感、神圣感、喜悦感的环境
企业领导者的思考
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创新,管理技术不断进步,为什么管理 的问题、难题却层出不穷?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 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 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 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 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 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 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 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孝养父母之志:父母都期望我们成龙成凤,有钱给他 们用,在事业当中有好的发展,在家庭当中能顶天立地,我们现在 做的怎样呢?
♦ 孝养父母之慧:事业有成,名声响,做善事,带到一 帮人赚到钱,这样父母脸上有光彩,别人都会用羡慕的眼光去欣赏 你和你的父母,如果做到了这样父母的身体会长寿。
大孝——国治
孝敬天下的父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基督、佛教的管理思想千百年来一成不 变,而他们的事业却愈来愈繁盛,信仰他的人处 在一种祥和、静谧、健康、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之 中。
二、组织管理的秘密:
人是由身和心、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 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工人在工厂里劳动挣钱,买吃、 买穿、买房,只是安顿身躯而已。而他们的心,即 灵魂还没有找到地方栖息安顿。因此,他们总是烦 躁不安,他们总是牢骚满腹,而宗教的信仰、精神 给他们的信仰者制造了一个精神寓所。让他们心灵 栖息于那里,快乐的生活。
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
史立明 国学应用倡导者
导师:史立明
国学应用实践者 以商业承载文明与尊严的倡导者 喜悦型组织传承模式创立者 世界杰出儒商协会 副会长 英国剑桥大学国际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MPM) 北京大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级研修班研究生(EMBA) 厦门弘德盛世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导师
课程纲要
老人跌倒无人敢扶, 路人眼看着他活活死去
中国人?
当代欧洲人认同并承认他 们自己的文化,因此称他们是欧洲 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俄 罗斯人、以色列人……
他们认同并承认了自己文 化精神的内涵,而非领土版图 的归属!
因此只有当代的中国人认 同并承认自己的文化,才能称之 为中国人,而不是生长、生活在 中国大地上的人!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 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 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 在齐其家。
——《大学》
学好国学的根基是《孝经》
1、何为孝道? 2、为何行孝道? 3、怎样行孝道? 4、何时行孝道? 5、何地行孝道? 6、行孝道到何时?
我创办的企业不断要创造丰富的物质,安顿 人的身躯,还要创造企业的精神,以安顿他们的心 灵!
松下的发现
肉体
+

灵魂
企业

+




(一)万物长存的秘密
阴 阳
虚 实
虚: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实: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人
女 男
生理——本能 爱情——抛弃 真爱——拥有
(三)企业生而不存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 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 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 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 由生也。
企业领导者为什么在做决策的时候经常犹豫不定? 企业领导者一方面期望自己有更强的领导力,另 一方面想要有更加幸福的家庭生活,为什么两者不能兼 得? 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如何立德明志 取势合众,进而决胜天下,成一世之功?
1、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文 明的继承与发扬!
天地万物,皆按其序而存; 天地万物,皆按其性而显; 天地万道,德为先!
故大德者必受其命。 ——
《中庸》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 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 必曰利?”
—— 《孟子》
学习国学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恶修善 2、破迷开悟 3、转凡成圣
学习国学的核心内容
师者礼 素养礼 ——儒家 见面礼 ——道家
礼佛 ——佛家
——《大学》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 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 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中庸》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 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笃 焉。故栽者培之,倾则覆之。
— —《中庸》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 自天申之。
——《中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儒家文化为 主体的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规》是 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之一。
研究发现,《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非常短的一 本小书,但它是儒家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精华所在,《弟子规》 里蕴藏了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大智慧,是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 转变为行为约束的最主要的载体,《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其 实是中国人行为美德的集中体现。
为什么社会越来越进步,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物质世界越 来越丰富,人们的心灵却越来越焦虑、紧张、惶恐、病态,精 神世界越来越贫瘠,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
企业领导者为什么越做越累,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的发展 愿景与经营动力越来越模糊?
企业团队为什么总是被动等待工作安排,人越来越多,做 事情的效率却越来越低?
企业领导者为什么很久没有释放过内心的激情 了?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 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小孝—孝敬自己的父母—家齐
♦ 孝养父母之身:给父母衣服穿,给父母房子住,给父 母吃喝
♦ 孝养父母之心:是指让父母天天有个好心情,让父母 时时刻刻的开心,而不是把工作当中的烦恼,夫妻间的烦恼,小孩 身上的烦恼都强加在父母身上。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 用国学 筑国魂 用国学 建基业 学国学 做领导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 财。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学习国学的四个步骤
手中无国学 手中有国学 手中无国学 手中无国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