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关节类手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

(1)托肘摇肩法:受术者坐位,肩部放松, 肘关节屈曲,术者以一手扶按受术者肩部,另一 手托其肘部,其前臂放在受术者前臂上,按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中等幅度摇转肩部。
6
7
+ (3)小幅度摇法:受术者坐位,两肩部放松,患肢自 然下垂,操作者站于其患侧,上身略前倾,一手扶按其肩 部,另一手握其腕部,做缓慢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小 幅度环转摇动。
18
+ 5.踝关节扳法: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足后方, 一手托住其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先作拔伸摇转, 在此基础上,再作踝关节的屈伸及内、外翻扳动。
部放松,操作者站于患者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头 后部,另一手托起下颏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头 向患侧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随即用 劲再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 此时也常可听到“喀嗒”的响声。 + (2)颈椎侧屈扳法: 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于其健侧后方,用一手拇指 按住患侧颈椎脊突旁,另一手按住健侧头部,两 手协调用力,缓缓将患者颈椎侧屈至极限位置, 再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动,此时可 听到“喀嗒”响声。
1
2
运动关节类手法
摇法 扳法 拔伸法 背法
3
4
+ 动作要领
1.摇转幅度要在人体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应由小到大, 逐渐增加。 2.摇转的速度要慢,尤其是刚开始操作时的速度要慢,可 随着摇转次数增加及受术者逐渐适应稍微增加速度。 3.摇动时施力要协调、稳定,除被摇关节、肢体运动外, 其他部位不应随之晃动。
14
+ 2.肩关节扳法: + (1)外展扳法:患者取坐位,肩关节放松。操作
者站于患肩侧方,取马步或半马步,一手从腋下 穿过与另一手交叉扣于患肩上,前臂托住患肢上 臂,重心逐渐抬起,使患肩产生外展运动。 + (2)内收扳法:患者取坐位,屈肘关节,将患肢 放于胸前。操作者站于其后侧,紧靠其背部,稳 住其身体,用自己与患者患肩同侧的手扶住患肩, 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作肩关节内收至有阻力时, 两手协调运动使肩关节内收扳动。
+ 临床运用
本法刺激缓和,具有舒筋通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及运动功能障碍性疾 病。临床上根据操作部位不同,分为肩关节摇法、腕关节 摇法、髋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颈项部摇法、腰部摇法。
5
+ 1.肩关节摇法
可分为托肘摇肩法、大幅度摇肩法、 小幅度 摇法。常用于肩周炎、肩部筋伤、肩部骨折后遗 症等病症。
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操作者一手 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两手协同用 力,使腰椎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再 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扳动,此 时可听到“喀嗒”的响声,显示手法成功。 + (2)腰部后伸扳法:患者俯卧位。操作者一手 紧压在腰部患处,另一手托住患者两膝部,缓缓 向上提起,当腰后伸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 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16
+ 3.胸椎扳法: + (1)扩胸牵引扳法: 患者坐位,令其两手
交叉扣住,置于项部。操作者两手托住患 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 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在患者 作后伸运动同时,顺势握住患+ (1)腰部斜扳法:患者取健侧卧位,下面的下
部外伤、颈椎骨折等颈部病症禁用摇法。
11
二、扳法
+ 定义:以两手分别固定关节近、远两端或肢体的 一定部位向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使关节活 动度突然加大或复位,称扳法。
+ 动作要领 1.扳动时顺应关节的生理活动方向。 2. 要使关节在极度伸展或旋转的基础上,再作一 个突发性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动。 3.动作要干脆利落,用力要短暂,迅速,发力要 快,时机要准,力度适当,收力及时。
12
+ 临床运用 扳法属于被动运动手法,有松解粘连,
帮助复位,滑利关节,缓解痉挛,消除疼 痛,纠正解剖位置失常等作用。临床上常 用于治疗四肢关节的功能障碍及脊椎小关 节的交锁与错位等症。
临床根据扳动部位,分为颈项部扳法肩 关节扳法、胸椎扳法、腰部扳法、踝关节 扳法。
13
+ 1.颈项部扳法: + (1)颈椎斜扳法:患者取坐位,头略前俯,颈
15
+ (3)上举扳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半蹲位站于 患者前侧方,患者上肢伸直,肘部搁于操作者肩 上,操作者双手交叉扣住其患侧肩部,以患肩为 支点,重心逐渐抬起,使患肢抬起,作前屈上举 被动运动。
+ (4)后伸扳法:患者取坐位,患肢自然下垂放松, 操作者站于其侧方,用自己与患肩同侧的手扶住 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使患肢后伸、屈肘, 手背贴于背部缓缓上提至最大限度时,而后沿脊 柱向上扳动。
+ 4.踝关节摇法:
常用于踝关节损伤性疼痛,踝关节骨折后遗症等病症。 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操作者站于其足后一手托住足跟, 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稍用力作牵引拔伸踝关节,然后作 踝关节的环转运动。
9
+ 5.颈项部摇法:
常用于落枕,颈椎病,颈部软组织劳损,颈项强痛、 活动不利等病症。
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放松,操作者站于其后方或侧方, 用一手扶住其头后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颏部,双手作相反 方向用力,使头部缓缓作环旋转动。
+ 2.腕关节摇法:
常用于腕部软组织损伤,腕部骨折后遗症等病症。 操作者一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上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 在腕关节的拔伸下,将腕关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 转摇动。
8
+ 3.髋关节摇法:
常用于腰腿痛、髋关节活动不利等病症。 患者 仰卧位,患肢屈膝屈髋,操作者站于患侧,一手扶住膝部, 另一手握住其足踝部,两手协同动作,使髋关节屈曲至最 大限度,然后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
+ 6.腰部摇法:
常用于腰部酸痛、板滞、活动不利等病症。 患者取坐位,腰部放松伸直,操作者站于其后方,用 一手按住其腰部,另一手扶住患者对侧肩部,两手协同用 力,使受术者上半身缓缓左右摇动。
10
+ 注意事项 1.操作前要先用其他手法进行放松,不能
粗暴操作。 2.摇动时最大不可超过人体关节生理活动
范围,避免造成损伤。 3.对于习惯性关节脱位者禁用摇法。 4.对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及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