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社会评估的定量分析评估指标
就业效益指标:是指项目建成后给社会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按照项
目投资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劳动就业效益指标主要有:
1、 总就业效益:就是建设这个项目后给社会带来的直接就业和间
接就业的总效果与该项目直接投资和相关项目间接投资之和的总
投资之比。
非熟练就业人数熟练就业人数间接就业人数直接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定额指标万元人项目总投资新增总就业人数总就业效益
)(/
2、 直接就业效益指标,即拟建项目本身直接投资所能提供直接就
业机会。
项目直接投资
新增直接就业人数
直接就业效益
3、 间接就业效果指标:就是与投资项目有关联的配套或相关项
目,以及项目所在地区和部门所增加的附加投资(即间接投资)
而创造的间接就业人数。如为旅游旅馆项目服务的交通运输、商
业、房地产、工艺美术服务和当地的生活福利、市政设施等部门
报需的附加投资(即间接投资)与新增加的间接就业人数之比。
项目间接投资
新增间接就业人数
间接就业效益
收入分配效益指标:这里包括社会机构的分配效益;地区的分配效益
和国内外的分配效益。
1、社会机构的分配效益。它表示项目国民收入净增值在社会各阶层、
集团机构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效益情况,一般用分配指数来表示。
分配指数有以下四种:
职工分配指数=%100年国民净增值福利入正常生产年份的工资收 1)
企业部门分配指数=%100年国民净增值其它收益折旧年利润 2)
国家分配指数,是指政府或国家在正常生产年份的国家税金、利
润、折旧、利息、股息和保险费等收益在项目年度国民收入净增
值的比重,即
国家(含地区)分配指数=%100年国民净增值保险费用等年折旧年利润年税金
3)
未分配增值指数=%100年国民净增值社会福利基金年后备基金年扩建基金 4)
1)+2)+3)+4)=1
2、地区分配效益,是指项目所得的国民收入净增值在各地区之间的
分配情况,也就是项目的净增值能分配给项目所在地区的增值效益,
可用地区分配指数来表示。
地区分配指数=%100年国民净增值年福利年税金年利润年工资
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是否公平的重要问
题,包括贫富分配之间、地区分配之间是否公平的问题。我国项目社
会评估方法设置了“贫困地区分配效益指标”。以促进国家经济在地
区间合理布局,并促进国家扶贫目标的实现。
贫困地区收益分配效益指标、按下列两步计算:
第一步:贫困地区收益分配系数miGGD)(_
第二步 贫困地区收入分配效益=titiDCOCI)1()(
i
D
为贫困地区(某省、市、自治区)的收入分配系数,G为项目评估时的全国人均国
民收入,而_G为同时期当地人均国民收入,m为国家规定的扶贫参数,m取值介于1—
—1.5
3、国内外分配效益,主要用于评估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等涉外投资
项目。对于涉外投资项目,应检验建设项目所获得的国内净增值在国
内和国外之间的分配比重,要考虑国外投资者的分配效果与项目在国
内所得的国民净增值分配指数之间应达到合理的分配比例,可用下述
两种分配指标表示。
国内分配指数=%100项目国内净增值项目国民净增值 国内净增值=国民净增值+
汇出国外付款 1)
国外分配指数=%100项目国内净增值项目汇出国外付款 2)
汇出国外付款=国外贷款本息+国外贷款利润+外籍人员工资+其他
国外付款。
以上国内和国外分配指数的总和应等于1,同时国内分配指数要
大于国外分配指数,才能有利于提高国内经济建设的投资效果。
实际评估时,具体判别标应遵循下述原则:
当政府的分配目标意在提高职工的收入,以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
时,则应取职工分配指数高的项目或方案;如意在增加国家的收入,
则应选择国家分配指数高的项目或方案。
当政府的分配目标意在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全民族的生活水平时,
则应选择国内分配指数高的项目与方案;而如果国外付款的分配指数
过高,必然会降低国民净增值,则比采取措施,减少国外贷款,使用
国内物资以代替国外进口,或者重新考虑投资的集资方式。
环境保护效益指标
1、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的选择可以采用最低费用法。其计算公式
是:
ntntttttiiiCiKKB11
0min
)1(
1)1(
)1(
式中:
B
——项目环保措施费用;0K——项目初始环保投资;tK——第t年的追加
环保投资;tC——第t年的环保经常费;n——项目环保措施的服务年限。
2、 环境质量指数:
简易计算法,此法对各项环境污染治理的指数的算术平均数,即:
环境质量指数=ninii1/排放量种污染物质的最大允许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第种污染物质排放量第
n——项目排出的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如废气、废渣、废
水、噪声、放射物等。
加权平均法,如果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大,也较复杂,则对各污染
物聚集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给予不同的权重,而后再求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