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某高中高一历史试卷

台湾某高中高一历史试卷

国立台湾师大附中九十一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科试题一、单选题 (共60分,每题二分,不倒扣)1. 我国明教、白莲教的信仰受到哪一宗教的影响?(A)回教(B)祆教(C)摩尼教(D)景教2.王威翰为宋代「附中宝号」商人,为了便于记帐,他使用商业数字,请问若他买进598本的书籍,他该如何记帐?(A)〤〧卄(B)〣〤〧(C)〩〢〦 (D)〥〩〨3.广东商人拜北帝,福州商人拜妈祖,徽州商人拜朱熹,山西商拜人关公,这些商帮经常以奉拜当地共同的乡土神,其主要目的在:(A)祈求乡土神保佑其阖家平安(B)为对付其他商帮的竞争(C)凝聚内部的团结(D)为了掩人耳目,方便行走私贸易。

4.「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是指宋代哪一种地方公益?(A)乡约(B)保甲(C)社仓(D)义庄。

5.有关唐代门第,在哪一场战争后世族才趋于没落:(A)黄巾之乱(B)武后之乱(C)安史之乱(D)黄巢之乱。

6.下列哪一史事发生在康熙年间?(A)天津教案(B)南京教案(C)礼仪之争(D)下令禁教。

7.谁曾制定出家人改姓释,并制定僧尼戒律?(A)道安(B)法显(C)鸠摩罗什(D)鉴真。

8.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

请问这位古人是:(A)李翱(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9.宋代商业繁荣,商业技术因之多有创新,其中如四川富商联合发行的「交子」就可反应何种创新?(A)营业方式(B)合伙技术(C)宣传技俩(D)会计制度。

10.从唐代敦煌千佛洞的石窟艺术中,可以看到那些佛像雕塑充满立体感的染晕法,请问这是深受何处画风的影响?(A)波斯(B)印度(C)龟兹(D)日本。

11.张三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

张三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

请您根据历史知识,为张三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为何?(A)纸钞(B)金币(C)银两(D)布帛。

12.唐代北方的旱地耕作农具「不」包括下列何者?(A)方耙(B)磨(C)耖(D)人字耙。

13.葛洪的《抱朴子》一书,内容主要为何?(A)认为知识和文明是造成人类痛苦与罪恶的根源,为道家学说重要的著作(B)假托经义以推究灾异祥瑞,充满迷信色彩的书籍(C)叙述人类生老病死、轮回转生的思想,为佛教重要经典(D)讨论炼丹及长生不死,发挥道教理论的书籍。

14.从唐宋以后,政论家认为中央宰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其原因为:(A)宰相仅止一人,可以避纷扰(B)军国大事决于御史台(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事(D)置政事堂使三省分权又合议。

15.隋唐时代,佛学发展臻于鼎盛,佛教势力如日中天之际,思想界却有一股潮流逐渐蕴蓄发展。

此一股潮流是指:(A)返归先秦儒学(B)儒学与佛学融合(C)返归汉初黄老之学(D)理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16.请问道教思想中含有下列哪些内容?1神仙说2炼丹术3长生术4道家思想5灵魂轮回(A)1234(B)1235(C)2345(D)1345。

17.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是:(A)唐代科举进士科及第较难(B)唐代科举制度不公平(C)唐代科举对考生年龄的限制(D)明经科出身者与进士科出身者的对立。

18.唐代文化西传,以哪项发明最重要,对西方影响最大?(A)火药(B)造纸术(C)指南针(D)蚕丝术。

19.我国中古时期,「有一草原民族,既帮助中原政权平乱,却乘机进行掠夺,曾和另一边族共同侵犯中国,勒索无止无休,中原政权只得将公主嫁与其领袖,勉强维持和好关系。

」此一民族是:(A)大食(B)吐蕃(C)突厥(D)回纥。

20.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代赋税的两倍。

到神宗熙宁时已税收增至五千余万缗。

南渡后,更增至六千余万缗,国土缩小而赋税转而增多。

下列哪一叙述可反映此现象?(A)甘薯、玉米输入,增加农业生产量(B)江南已成为中国历史重心(C)大运河开凿后,对江南开发的助益(D)赋税征收制度的健全。

21.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藉历算、地理、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趁势利用当时中国弥漫何种思潮?(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经世致用之学(D)考据学。

22. 所谓「土断」之制,就是:(A)土地国有政策(B)限制土著不可迁徙(C)以土地限制户籍(D)土地买卖以户籍所在地为限。

23.唐以前曾行府兵制的朝代有:(A)北魏(B)东魏(C)西魏(D)北齐(E)北周(F)隋代24.武则天时,企图结合哪一社会、政治势力另造一新士族集团以对抗旧有山东士族?(A)宦官(B)豪富钜贾(C)进士新贵(D)外戚、显宦。

25.下列关于「坊制」的陈述,何者错误?(A)坊即城市内的住宅区(B)坊门每天都定时鸣鼓开关(C)每个坊都围有坊墙,设有坊门(D)到唐代才拆除坊墙,变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26.隋时期,陈姓夫妇与20岁及15岁儿子和刚满18岁的双胞胎女儿同住,家中尚有成年婢女二人,请问在均田制下,陈家应该拥有多少亩露田及桑田?(A)露田180亩、桑田60亩(B)露田240亩、桑田60亩(C)露田360亩、桑田60亩(D)露田440亩、桑田60亩27. 中国嵌入世界市场和欧洲近代哪一事件有关?(A)十字军东征(B)宗教改革运动(C)科学革命(D)地理大发现。

28.一本历史教科书提及:「此时外国人居留长安的约有二十万人,他们任官,与汉士比肩于朝,也有经商、买卖于商市,带来不同文化,使长安尉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这是发生在何时的情景?(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29. 西学未能在中国生根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何?(A)与双方对传播及接受的态度错误有关(B)传统科技基础与西方科技相距太远(C)认为器物层面不足以救亡图存(D)对康有为「西学源出中国说」的反动。

30. 唐代的诸道「进奏院」其主要职责是:(A)负责处理地方贡品的运销(B)负责接待进京晋谒的官员(C)负责各地飞钱的汇兑(D)负责管理海上贸易。

二、复选题 (共40分,每题两分,答错倒扣1/5题分)31. 下列有关边族建国所据之地,哪些是正确的?(A)东突厥:大漠南北(B)西突厥:葱岭东西(C)新罗:朝鲜半岛(D)吐蕃:西藏(E)南诏:滇西。

32. 北魏孝文帝曾透过哪些手段,推动汉化政策?(A)重用鲜卑世家(B)制定官制礼仪、赋税制度(C)迁都平城(D)兴办教育(E)崇尚儒学。

33. 有关「天可汗」制度的叙述何者正确?(A)「天可汗」是君王之王、共主之意(B)这是以唐朝天子为盟主的一种区域安全体系(C)亚洲世界诸国皆须参与(D)天可汗有册封诸王及调派联军之权(E)怛罗斯之战以后,唐朝声威达到顶点。

34.「西域」是中外文化、交通、商贸的重要地区,有关西域论述何者正确?(A)「西域」在汉代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地方(B)汉武帝时,派张骞西使西域,目的在联络(或寻找)盟国,夹击匈奴,但结果都失败(C)汉武帝时,匈奴请降,于西域设安西都护府,以治理西域各国(D)南北朝时,突厥强大,吐蕃崛起于青海,阻绝中国与西域的交通(E)唐高宗时,击败西突厥,曾设安南都护府,做为统治天山南路各国的根据地。

35. 有关怛罗斯战役的正确叙述是:(A)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有关西域、中亚霸权的争夺战(B)发生在西元八世纪,唐玄宗时期(C)此场战役唐军战胜,使大食西进政策受挫(D)此役与中国造纸术西传有关系(E)在此战役中国的将领是王仙芝36. 有关民族融合及文化交流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A)中华民族的融合是由上古至现代不断在进行着(B)春秋战国时代融入了五胡,因而有秦汉大一统的出现(C)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是属于民族融合的第三期(D)两宋时,女真、蒙古虽以军事入中原,但大多采用中国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国的文化思想(E)第四期自明代起迄现代,融入的外族主要是满、回、苗、傜等外族。

37. 有关朱熹与陆九渊的比较,哪些是正确的?(A)朱学主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特重持敬的内向工夫(B)南宋、元、明初学者大致不出朱子的范围,至明中叶,王守仁始光大陆九渊的学说(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D)朱熹教人以教人先发明本心,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E)朱熹思想系统以理为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38. 有关唐代日本汉化情形,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派遣「遣唐使」来华,主要目的在学习中国文物(B)用唐衣冠、年历、仿制汉字,号为「君子国」(C)推展的「大化革新」是一种「唐化运动」(D)日本文字字母平假名是据汉字楷书偏旁所制(E)日本除学习唐代政治制度外,日常生活、习俗也曾加以学习。

39.哪些重要的西方宗教曾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A)佛教(B)祆教(C)摩尼教(D)景教(E)回教。

40.十六世纪以后,国内商业的昌盛,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A)区域分工的形成(B)海商走私贸易的盛行(C)江南市镇的勃兴(D)白银广泛的流通(E)商人集团的活跃。

41. 有关中韩(朝鲜)关系,下列何者论述正确?(A)秦始皇时,平定朝鲜,于其北部设立郡县,首纳入中国版图(B)隋炀帝、唐太宗均曾用兵于朝鲜(C)唐高宗时,争爆发中日第一次大战-白江口之役后,并置「安东都护府」治理(D)唐时新罗立国规模大体上仿照唐制(E)自宋代始,朝鲜即脱离中国而独立,文化上也未再交流。

42. 以下有关中国对越南的影响,何者正确?(A)自秦、汉至晚唐,越南曾为中国郡县长达千年之久(B)越南的史书都用汉字来记载(C)历代王朝均沿袭中国的科举制度(D)佛教信仰自三国时期由中国传入越南,至唐代已广为流行(E)越南的书法、束发、节令、花道亦深受中国影响。

43. 有关唐代对外贸易与国内商业盛况,何者正确?(A)就对外贸易而言,海路以南海最繁盛;陆路主要沿着丝绸之路发展(B)当时的进口商品以绢帛、茶叶、瓷器为大宗;出口货物则以马匹、皮毛、珍宝、香料为主(C)各官府置有「飞钱」贷与商贾,以取利息(D)为便利日趋发达的远途运贩,已有邸店等服务性机构(E)唐末出现夜市,市制开始破坏。

44.所谓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包括哪些地区(A)朝鲜半岛(B)日本(C)越南(D)吐蕃(E)南诏。

45.由于世界市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带动国内商业的昌盛,区域分工于是形成,如:(A)此时农业商业化程度大幅提升(B)经济作物的发展扩大了粮田面积(C)粮食大量外销,以前以贩卖奢侈品为主,此时则以米、棉等民生必需品为主(D)由于农产商业化的经营,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形成区域分工(E)手工业原料的生产和成品的制造也产生分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