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的丹皮酚含量
学院:化学与药学院专业:药学
学生姓名:孟繁颖学号: 0511034232 指导教师:方洪壮职称:教授
2009年3年9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文档标准格式打印或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选题依据,课题来源,学术价值和对社会、经济发
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
六味地黄丸是最为常用的中成药之一,为中国药典所收载,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六位中药材组成。
传统医学常将之作为治疗肾阴不足病症的基本药物,近年药理学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血脂、抗动脉硬化、抗心律失常及提高微量元素含量的作用,并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糖代谢异常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其主要成分为丹皮酚,丹皮酚具有镇痛、止血、消炎、抗菌、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
丹皮酚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影响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等机制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诱导分化和凋亡、抑制侵袭和转移等作用,其药用前景相当广泛。
本实验中采用超声提取技术对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丹皮酚进行提取分离,以薄层色谱法点样、展开,使用薄层扫描仪对斑点进行双波长定位扫描获取丹皮酚峰面积数据,最后利用得到的峰面积确定丹皮酚的含量。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简介(拟解决的主要学术或技术问题和关键技术及难点,拟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方案、预计可获得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2.1 拟解决的主要学术或技术问题和关键技术及难点
2.1.1 提取工艺的优化与测定条件的选择
2.1.2 建立六味地黄丸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法
2.2 拟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方案
2.2.1 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提取
2.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2.2.3 方法学实验的考察
2.3预计可获得的成果,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获取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与含量测定方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论文提纲: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3 前言
4 实验部分
4.1 仪器、试剂和药品
4.2 提取工艺的确定
4.3 色谱条件的选择
4.4样品的制备
4.5 方法学实验的考察
4.6 样品的测定
4.7 结果与讨论
5 参考文献
4、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计划进度、预计完成的日期,阶段性成果的形式):
2009-01~2009-02文献查阅
2009-03药品、试剂、对照品购买,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2009-04样品制备、分析方法建立
2009-05样品含量测定
2009-06 数据处理;论文的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参考文献目录:
[1]赵忠震,李洪珍.六味地黄丸含量测定方法的探索[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
报,2007,2(4):32-45
[2] 王喜军,孙秀萍.六味地黄丸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1,5(11):27-40
[3] 刘文英.药物分析(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112
[4] 李发美.分析化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5
[5] 陈笑,张宁,王祝举.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
册,2006,04(9):46-78
[6] 林齐鸣,曹小玉.近年研究六味地黄丸的文献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4(7):38-49
[7] 徐礼桑.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112-1161
[8] 周宏兵.中药及其制剂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J].广东药学院学
报,2000,15(3):19-28
[9] 徐飞.六味地黄丸复方的提取工艺比较研究[J].中成药,2006,11(7):67-85 6、指导教师审阅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