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庄思想
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祖祖辈辈创造的精神文明也是我们民族一种宝贵的财富。
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它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而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历史上虽然不像儒家那样长期被“独尊”的显赫地位,但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比儒家更为久远,而且它自产生以来发展坎坷,却并没有像其他流派那样中途衰绝。
相反,它以其抽象思辨哲学的人文魅力,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在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它对华夏民族的心理状态、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以及精神风貌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
道家文化也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补充,它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特色。
虽然道家思想起源很早,但是其体系的真正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以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重建社会秩序的设想。
而道家的观点是:应该按照自然规律来重建社会秩序,使人性回归自然宁静、朴素纯真、无欲无争、“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实现天下大治。
谈到道家学说,就不得不提起道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子的道论是道家学说的基础。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最高的
哲学范畴,是天地万物的祖宗、宇宙的总根源。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道”的法则是自然,因而“道法自然”,“道”的自然无为本性,决定了“法自然,宗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也是道家、道教学说的纲领。
老子曾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说的就是“身重于物”,表现了对个体生命有限的忧患和“贵生”的思想。
当然,忧患在所难免,生命也犹可贵,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利用自己人生的价值,让生命流光溢彩,也就是所谓的“贵生”了。
道本体论。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即形而上的道本体论。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世界的本体,指出“道”无法用语言来表述。
这就克服了过去以有形之物为宇宙本原的局限性,是对中国哲学思维发展的突出贡献。
老子秉承多种观点。
譬如“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观、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接下来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人生观。
老子的人生哲学具有原始质朴的色彩,他把现实社会的动乱和不安都归咎为儒家的仁义礼智,认为只有“绝仁弃义”,摈弃孝悌仁义等名利思想,“见素抱朴”,才符合“道”的基本法则,才能达到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
老子提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他认为,人在立身处世时,应该把握住“三宝”,即“慈、检、不敢为天下先”。
因为只要“寡欲”,人们自然就不争了,人际关系自然就能协调,社会的一切祸乱就消除了,才能安定和谐。
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老子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当然,我不否认人是有私欲的,而社会的祸乱很多情况下也是由人的私欲引起的。
但是,人不能没有欲望,否则就成了行尸走肉,社会也不会发展进步。
试想,如果我们的民族少了斗志,少了力争上游的上进心,还会有令人敬仰的华夏文明吗?那么这样的“寡欲“得来的安定和谐又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样一个失去灵魂的民族也定会在历史中没落。
所以,我认为,“不敢为天下先”这种理论是不太适用的。
简单了解过了老子,让我们再了解一下道家的另一位著名代表—庄子。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已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说的就是让人们在有限的人生中,体会无限的自由。
其实我也觉得,人生短暂,我们有时候真的应该好好享受自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
如此,浮华世界的我们的心也能稍微平静下来,人生烦恼与痛苦也会得到安慰和解脱。
这也恰恰是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思想。
当然,凡事不能绝对,我们和庄子时代不同,思想也不会完全相同,虽然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非常诱惑人,但是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必须力争上游才不会被时代的潮流冲在后面。
所以,我觉得,庄子思想虽然很好,但也只能作为我们工作累了的一种调剂,使接下来的生活更有节奏,使接下来的我们干劲十足,更有动力。
与老子一样,庄子也秉承了多种观点,他的天道自然观就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他还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发展为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了“齐万物”的观点。
除此之外,他的自由的人生哲学观、超
然生死观也对当世影响深远,被后世铭记。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庄子的超然生死观。
庄子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
乃大归乎。
”视死亡为化归自然,返归道体,这也正是后世“视死如归”一语的渊源。
庄子妻死,箕踞鼓盆而歌;庄子将死,欲“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这就是庄子超然生死,追求“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庄子能坦然面对死亡,想必他的思想境界在历史上也是开天辟地。
是的,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那就坦然面对死亡吧,不过一定要活的有价值。
让生命在有限的时间流光溢彩,也是件美妙的事情。
愿道家思想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启迪,愿老庄思想如华夏历史源远流长。